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肠菌群失调 > 疾病预防 > 菌群失调引起的哪些问题

菌群失调引起的哪些问题



肠道是人体内最大的微生态环境,它的正常或失调,对人体的健康和寿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著名科学家梅契尼可夫认为,如大肠内微生态环境失调,有害细菌产生的毒素被肠壁细胞吸收后会引起慢性中毒,导致人体的衰老。这便是“自身中毒”学说。

在人体肠道里定植着数万亿个细菌,控制着肠内环境。不同菌群对人体的作用不同,有害菌与有益菌在人体健康的情况下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状态,菌群平衡,结构稳定,表现为肠内有益菌数量占优,肠内粘膜呈粉红色,肠道相对健康。有益菌也称之为益生菌,包括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菌种,可以合成人体不可或缺的维生素,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肠道蠕动,抑制有害菌、分解有毒、有害物质。

肠道老化,菌群失调,可危及生命与健康。这是因为肠道内有益菌群如双歧杆菌减少了,而那些荚膜杆菌、梭菌、大肠杆菌及腐败性细菌便会大肆生长繁殖,兴风作浪,产生有害毒素,肠道内硫化氢、氨、酚、靛基质等有毒物质增多,被吸收入血液后,就会对心、脑、肝、肾等重要脏器造成危害,引发多种疾病,使人体过早衰老。对中老年人来说,由于肠道的张力和推动力逐渐减退,牙齿缺损,咀嚼食物咬不烂,加上吃的过于精细,运动量小等原因,致使胃肠道的消化、蠕动功能差,极易引起便秘,粪便在肠道停留时间过长,菌群生态发生改变,有害菌群增殖而影响健康。如果经常吃高蛋白及高脂肪类食物过多,可促使胆囊向肠道排泄胆汁增加,某些细菌将部分胆汁转化为二次胆汁酸,这些胆汁酸是一种促癌物质,和其它致癌物质共同刺激肠壁,易引发大肠癌。

如果在菌群占位中有害菌“胜利”,肠内粘膜变得粗糙,有益菌的量会减少,肠道菌群失调,肠内呈碱性。有害菌还会产生致癌物等有害物质,使免疫功能下降,细菌更容易侵入,引发多种疾病,包括2型糖尿病、肥胖、便秘、腹泻等肠道疾病、肝脏受损和大肠癌等。了解过肠道菌群,那接下来看看会有哪些症状告诉我们肠道菌群失调了。

菌群失调导致宿便,国际医学会证实:宿便能产生22种毒素,这些毒素经血液循环会进入全身各个系统。大便在体内停留超过12个小时,释放出的毒素就相当于吸3包烟。试想想,在您的体内积聚了几十年的毒素,从来就没排清过,就好像一个人几十年从没洗过澡一样。厚厚的垃圾积聚在体内,毒素在体内随血液运行到各个器官,严重影响您的健康。主要会导致3方面的危害:

1、消化系统:牙酸、口臭、口苦、腹痛、腹胀、放臭屁;

2、排泄系统:小腹微凸、腰部肥胖、大变干燥、秘结、最终导致习惯性便秘、顽固性便秘;

3、皮肤表面:面部皮肤粗糙、晦暗无光泽、形成痤疮、褐斑、毛孔扩张、细小皱纹;

肠道菌群失调的表现大多都是容易被人们忽视的症状,但因此引发的疾病却会给健康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恢复肠道菌群的平衡,除了饮食上卫生、健康,坚持运动,还要补充足够的益生菌,肠道有大量益生菌存在,才能迅速占位,重新占领胃肠道,抑制并消灭有害菌。服用益生菌关键要看活性,益生菌种类越多也好,因为每一种益生菌都会给肠胃带来不同的作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zjgr.com/jbyf/11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