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肠菌群失调 > 疾病预防 > 肠道菌群
肠道菌群
白癜风怎么能治好 https://m-mip.39.net/nk/mip_7461259.html
一、什么是肠道菌群?什么是肠道菌群失调?
我们的身体中充满了细菌,它们存在于身体各个角落,皮肤、鼻腔、生殖器、尿道或是消化道。健康人的胃肠道内寄居着种类繁多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称为肠道菌群。肠道内细菌总数多达万亿,种类超过0种,主要分布于回肠、盲肠、结肠和直肠,以乳酸杆菌、大肠杆菌、类杆菌和梭状芽孢杆菌等为主。其中,乳酸杆菌和类杆菌为有益细菌,能够促进肠道蠕动;梭状芽孢杆菌为有害细菌,能够引起肠道炎症;大肠杆菌是条件致病菌,即所谓“中立细菌”,正常情况下在肠道内发挥“正能量”,一旦失控则会影响健康。
正常生理情况下,肠道内的各种细菌按一定的比例进行组合和分布,不同菌种之间互相制约,互相依存,相互利用,使得肠道菌群在数量上和活性上形成一种动态平衡,这种生态平衡维持着人体消化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当人体内外环境发生改变时,肠道各菌群之间的平衡被打破,致使有益菌、有害菌和条件致病菌的质与量产生变化,这种情况称为肠道菌群失调,由肠道菌群失调所引起的相应临床症状称为肠道菌群失调症,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腹泻、便秘、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
有益菌菌群的生理功能:
1、吸收水分,粪便较软,较易排泄
在胃部分解消化的食物,经由小肠吸收营养后,成为粘稠状物体送至大肠。然后再经过18小时将水分及矿物质吸收,就变成容易排泄的粪便。肠道内环境良好时,粪便的软硬适中,排便会较为顺利。
2、缓和的蠕动,能顺利将粪便排出
藉由肠的蠕动,将粪便缓慢的推送至肛门。如果蠕动过快或太慢,都将影响粪便的构成,导致便秘或者腹泻。而如果肠内干净,则蠕动的速度就相当的有规律,粪便可顺利排出。
3、有助维他命的合成
比菲德氏菌等好菌能维护肌肤的健康,并具有合成有助热量产生的维他命B1、B2及B6等,以及与止血、骨骼形成有关的维他命K等之功用。健康的肠道,好菌会不断繁殖,维他命的合成也可顺利进行。
4、迅速排出有害物质
健康的肠道并非完全没有坏菌的存在,有害物质多少会产生。当然还包括,吃进体内的食品化学添加物或是无法成为营养成分的物质。只要肠内环境良好,这些物质在开始危害身体前就被排出体外。
5、避免病原菌的侵害
比菲德氏菌等好菌可以刺激并提高身体的免疫机能,而且易引起食物中毒等病原菌因具怕酸特质,所以像是含有好菌的乳酸饮料或健康食品等,都可抑制病原菌在肠内繁殖。肠道有益菌菌群除了以上功能之外,对人体还有营养作用,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B族维生素和非必需氨基酸对人类的毛发具有重要的作用,当缺少这些营养元素,会导致头发脱落或毛发发黄、发叉,容易折断等现象。
有害菌菌群的生理功能:
1、排泄不顺畅,肠内囤积粪便
为帮助排便,粪便的软硬程度要适中,但不健康的肠则因膳食纤维的不足,导致粪便囤积大肠,无法顺利排泄;又或者是因坏菌的繁殖引起细菌感染,而产生腹泻的发生。2、蠕动过快或太慢
肠不健康,可能会影响肠的蠕动速度过快或太慢,妨碍粪便顺利排出。粪便更会因此变太硬或太稀,最终导致便秘,肠道中过路菌群更因此加速繁殖,如此恶性循环下去。
3、产生有害物质
不健康的肠道是坏菌繁殖的绝佳场所,大量的坏菌会导致阿摩尼亚,硫化水素及粪臭素等有害物质的产生。这些物质不但是恶臭屁的来源,更会加速肠壁的老化,产生导致癌症的物质,成为大肠癌的发病根源。
4、再次地吸收对身体有害的物质
有害物质不会乖乖地待在肠内,它会随着肠的吸收而跟着血液循环全身,引起疲倦、肌肤干燥、头痛、呕吐等身体不适,会发生恶臭的物质更会经由血液,透过嘴巴或身体而散发出来。
5、病原体容易侵入
不健康的肠内,乳酸菌等好菌的量会变少,肠内呈碱性。另外,因坏菌所产生的有害物质使肠壁所具有的免疫功能下降,导致肠内杀菌作用变弱,细菌或病原菌更容易侵入。
如果肠内有益菌菌群占优,肠内黏膜呈现粉红色,表示肠内环境相当良好。如果有害菌菌群“胜利”了,肠内黏膜粗糙,血液不流通而呈暗红色。
二、为什么会发生肠道菌群失调?
发生肠道菌群失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1、饮食因素
俗话说“病从口入”,长期过多摄入肉类或蔬菜、进食熏烤或油炸类食品以及腐败变质等被细菌污染的食物,会使肠道内有益细菌减少、有害细菌增多、条件致病菌“变坏”,造成肠道菌群失调。此外,肠道菌群的主要能量来源为食物中的膳食纤维,如果饮食中缺乏膳食纤维,则肠道菌群会被活活“饿死”,菌群的多样性将显著下降,造成肠道菌群失调。
2、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免疫功能减弱,抵抗力下降,肠道内各类菌群的数量和分布将逐渐发生变化。双歧杆菌等有益细菌数量减少,而产气荚膜杆菌等有害细菌数量增加,最终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发生。
3、环境因素
我们的生活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肠道菌群的生存环境。气候温度的变化,营养状况的好坏,生活作息的方式,酒精与烟草的影响,甚至毒品等有害物质的主动和被动接触,都会影响肠道菌群的结构,造成肠道菌群失调。
4、不合理用药
我们都知道,抗生素能够“杀菌”,所以抗生素的使用可导致肠道菌群改变,而改变的程度取决于抗生素的“杀菌目标”和在肠道内的浓度。滥用抗生素导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便是肠道菌群失调症的一种表现。此外,长期不合理使用泻药及含有助泻成分的减肥药物,同样会破坏肠道内菌群平衡。
5、遗传因素
人体基因构成与细菌基因构成之间有着明显的适应关系。在基因构成互相适应的基础上,两者共同合成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发生交叉反应,相互影响,维持肠道菌群的稳定平衡。由基因突变导致的肠道菌群失调诊断困难,需要借助专业的基因检测手段。
三、肠道菌群失调会对健康产生怎样的影响?
肠道菌群失调,健康就会受累,最常见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免疫功能受损
肠道内正常菌群通过刺激并激活人体免疫系统使免疫细胞活化,从而产生抗体、干扰素、白介素等物质来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强抵抗力。双歧杆菌可通过降低肠腔内酸碱度而抑制致癌物的形成,并可使某些致癌物转化成非致癌物。一些细菌还可分解、转化人体内的亚硝酸盐等致癌物质。肠道菌群失调可能降低人体免疫功能,增加罹患肿瘤的概率。
2、肠道抗感染能力降低
肠道内菌群从来源上分为常居菌群和外来菌群两种。正常状况下,常居菌群能够在肠道内构建起一层隐形的生物屏障,抑制外来菌群在肠道中的定植和繁殖,避免潜在致病菌或外来菌引发肠道感染。肠道菌群一旦失调,肠道内致病细菌数量增多,则发生肠道感染的几率大大增加。
3、营养合成障碍
肠道中的正常菌群能够合成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K、尼克酸、生物素、叶酸,以及多种氨基酸、蛋白质等,供人体利用。肠道菌群失调会阻碍这些营养物质的合成与代谢,对健康造成影响。
四、如何防治肠道菌群失调?
良好的饮食结构和习惯对于维系肠道菌群平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笋、薯类、芹菜、茄子等植物中富含膳食纤维,经常食用有益于维持肠道菌群平衡。酸奶等一系列人造含菌食品也可以帮助调节肠道菌群,保证有益细菌的数量和分布。
若已发生肠道菌群失调,甚至出现了相关的临床症状,则必须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寻找并祛除病因。通过调整饮食,改善生活环境,停止使用抗生素,口服益生菌制剂等措施,做到“治标又治本”,才能彻底治愈疾病,重新恢复肠道菌群之间的平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