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肠菌群失调 > 疾病预防 > 米桑小讲堂middot肠道菌群对肠道
米桑小讲堂middot肠道菌群对肠道
肠道病毒(enterovirus)作为危害婴幼儿健康的主要病原体之一,给世界各国带来沉重的医疗和经济负担。近年来,随着对肠道菌群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群在肠道病毒感染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肠道病毒
人体肠道菌群是指正常情况下存在于人体肠道内的所有细菌构成的共生系统。这些细菌总数可达CFU,其在肠道局部环境、肠道功能及整个机体健康的维持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肠道病毒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并在肠道内过度繁殖,引起胃肠道或肠道外症状,包括以脊髓灰质炎病毒为代表的肠道病毒属病毒,以诺如病毒、轮状病毒为代表的非肠道病毒属病毒。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对肠道的理化性质、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都有显著影响,同时也会影响肠道病毒的活性及感染能力,从而促进或抑制肠道病毒对肠道组织的感染。
脊髓灰质炎病毒
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PV)属于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肠道病毒属(Enterovirus)成员,为单正链RNA病毒。PV主要在消化道局部黏膜、扁桃体、咽壁淋巴组织以及肠道集合淋巴结中增殖,继而入血向全身扩散,并对神经细胞具有高亲嗜性,可导致中枢神经元和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严重损伤,引起脑膜炎和脊髓灰质炎。PV是第一个被发现感染人类的肠道病毒,常作为模式病毒用于肠道病毒生物学性状及其感染特性的研究。PV的感染不仅与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有关,还受到肠道菌群状态的影响,肠道细菌能提高PV的稳定性。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流行,全年均可发生感染,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寒冷季节呈现高发。诺如病毒变异快、环境抵抗力强、感染剂量低,感染后潜伏期短、排毒时间长、免疫保护时间短,且传播途径多样、全人群普遍易感,因此,诺如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快速传播能力。诺如病毒感染发病的主要表现为腹泻和/或呕吐,国际上通常称之为急性胃肠炎。诺如病毒是全球急性胃肠炎散发病例和暴发疫情的主要致病原,疾病负担严重。
轮状病毒
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其主要感染小肠上皮细胞,从而造成细胞损伤,引起腹泻。轮状病毒每年在夏秋冬季流行,感染途径为粪-口途径,临床表现为急性胃肠炎,呈渗透性腹泻病,病程一般为6-7天,发热持续1-2天,呕吐2~3天,腹泻5天,严重出现脱水症状。轮状病毒会感染与小肠连结的肠黏膜细胞并且产生肠毒素,肠毒素会引起肠胃炎,导致严重的腹泻,有时候甚至会因为脱水而导致死亡。
酪酸梭菌
酪酸梭菌作为新一代的微生态制剂,为革兰阳性厌氧内生梭状芽孢杆菌。酪酸梭菌在肠道内能够分泌大量的酪酸,酪酸是肠道黏膜生长的主要能量来源,酪酸的存在能够加速修复受损的肠黏膜;酪酸梭菌分泌的酪酸能抑制有害菌繁殖,促进有益菌的生长,调节肠道菌群的平衡;酪酸梭菌能够促进分泌型IgA的分泌,提高肠道免疫力和集体抵御病毒的能力。此外,有报道称,酪酸梭菌能抑制白细胞介素(IL)-1、IL-8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炎症因子的表达,缓解肠道的炎症反应。
因此,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联合使用酪酸梭菌能够促进婴幼儿机体的尽快恢复,达到加快疾病痊愈的目的,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END
★服用方法
成人:建议2粒/次,3次/天。
儿童:建议1粒/次,3次/天。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