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肠菌群失调 > 疾病预防 > 难治性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ldquo
难治性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ldquo
白癜风容易治吗 http://pf.39.net/bdfyy/dbfzl/160319/4793212.html
临床问题15
对难治性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应暂停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即“踩刹车”),如何理解和处理?
由于幽门螺杆菌在抗生素作用下自我保护而球形变,导致根除失败,为了使其恢复活性,通常停抗幽门螺杆菌治疗3~6个月,即所谓的踩刹车。但除了暂时停止抗幽门螺杆菌治疗之外,对这些难治性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同时还应该进行“个体化整体评估”(临床问题4,9)和整体治疗(临床问题8),做好下一次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前准备(临床问题16),然后进行标准的抗幽门螺杆菌治疗。
临床问题16
如何实现“难治性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疾病的“个体化的整体治疗”?
对“难治性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经验治疗是“标本兼治的分阶段综合疗法”,具体分为以下3个阶段:(1)治疗前准备的个体化治疗,此阶段治疗目的是梳理不利于患者接受标准治疗的状況,如患者有肠道菌群失调应调整菌群,有明显消化道症状者应缓解症状,以便增加患者接受标准治疗时的依从性,也可服用中药辨证论治。在准备阶段虽然用药时间和药物因人而异,但一律不可使用抗生素及任何对幽门螺杆菌有抑制作用的药物。患者症状缓解后停药至少2周,于治疗前必须重复13/14C尿素呼气试验(UBT)检测,确定为阳性者才能进入第2阶段的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2)含抗生素的个体化杀菌治疗。(3)巩固疗效的个体化治疗,对有明显症状者可对症治疗,对治疗中发生过肠道菌群失调者可服用益生菌2周。
临床问题17
如何理解和运用“幽门螺杆菌治疗新路径”——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非抗生素疗法?
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有2个途径:
(1)抗生素的直接杀灭作用;
(2)非抗生素药物的作用:通过影响炎症因子、加强黏膜屏障、改变胃内微环境以及影响幽门螺杆菌在胃内黏附与定植,从而抑制或清除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治疗新路径”是指中药、益生菌、黏膜保护剂等非抗生素类药物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疾病治疗中的合理应用。有研究显示(临床问题12~14),中药在治疗幽门螺杆菌及其相关疾病方面具有较好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已有临床研究证实,对幽门螺杆菌相关“病?证”具有治疗作用的药物有荆花胃康、温胃舒、养胃舒、胃复春、摩罗丹等。目前临床研究显示不仅中药(临床问题10~14),而且还包括某些益生菌(如乳酸杆菌、布拉氏酵母菌等)和黏膜保护剂联合含抗生素的标准三联或四联疗法能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减少治疗中不良反应。其有效性和作用机制需要将来更多、更深入、更细致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来证实。
一个好的病组带动一个好的专科
一个好的学科带动一个学科群的发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