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肠菌群失调 > 疾病预防 > 肠道菌群与2型糖尿病关系科普资料

肠道菌群与2型糖尿病关系科普资料



肠道菌群与2型糖尿病关系科普资料;人体肠道里驻扎着万亿个细菌,数量是人体细胞总数的10倍。重约1公斤。2型糖尿病前期;肠道菌群中的优势菌会出现变化,如双歧杆菌和类杆菌减少。而革兰阴性菌相对增多。肠道菌群参与合成多种肠道消化酶,80%的食物由肠道消化,99%的营养在肠道吸收,80%的毒素经肠道排出。70%的免疫细胞在肠道、人体90%的疾病与肠道问题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肠道有益菌群参与合成多种物质比如;肠道菌群可以产生大量的化学物质;包括5-羟色胺(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γ-氨基丁酸、牛磺酸、琥珀酸、肌酸、短链脂肪酸(乙酸、丁酸、丙酸)等。肠道内有益菌;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能合成多种人体的维生素,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B1、B2、B6、B12)B3(烟酸)、B5(泛酸)、叶酸、维生素K等。还能利用蛋白质残渣合成非必需氨基酸、如天冬门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和苏氨酸等,同时还能促进铁、镁、锌等矿物元素的吸收。以上大部分物质可参与营养素代谢;少数在肠道参与代谢,大多数通过门静脉进入肝脏参与糖、脂,和氨基酸的代谢。三大营养素代谢后进入线粒体为细胞提供能量。肠道菌群失调造成对机体对、三大营养素吸收代谢失常。便会形成脂肪沉积以及糖分过剩,引发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代谢类问题有;高血糖、高血脂、肥胖等肥胖引起胰岛素抵抗的机制,与脂肪细胞来源的激素和细胞因子相关。有益菌群减少的具体原因有;出生方式、药物、疾病、饮食、环境、压力、遗传。肠道菌群失调可产生脂多糖等内毒素;比如;脂多糖内毒素随血液进入胰岛细胞,诱导免疫系统对胰岛细胞进行攻击,导致慢性低度炎症。目前认为,慢性低度炎症是导致胰岛素β细胞损伤和胰岛素抵抗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些慢性低度炎症子对人体细胞是有破坏作用的,导致胰岛B细胞增殖减少、凋亡增多;胰岛素分泌减少;破坏胰岛素受体,导致胰岛素敏感性下降。B细胞增殖减少、凋亡增多、最终变成不能分泌胰岛素的原始细胞或者转换成分泌其他激素的细胞。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胰腺是专门负责调节血糖的器官,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胰岛α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低血糖时分解肝脏储存的糖元(升高血糖)重建肠道菌群可修复肠道受损粘膜;阻止内毒素进入血液。缓解胰岛素抵抗,保护胰岛细胞。并防止细菌病毒的入侵。促进肠道蠕动,分解有害、有毒物质。重建肠道菌群后,还有以下多种对于控制血糖、胰岛素分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1、益生菌吞噬葡萄糖作为与有害菌对抗的能量来源。益生菌定殖在胃肠道的上皮细胞上,形成一道防护层,消灭有害菌的同时消耗着人体多余的葡萄糖,在体内输送的葡萄糖就会减少。部分菌株包裹着有害物质和部分糖分随大便排出体外,从而有效降低血糖。2、有益菌群参与构成的神经递质。可参与脑肠轴、迷走神经对胰岛素分泌的调控。3、有益菌群通过分解膳食纤维产生的代谢物,短链脂肪酸(乙酸丁酸丙酸);参与糖、脂代谢。并降低血液中游离脂肪酸;游离脂肪酸以甘油三酯的形式沉积在肝脏、肌肉以及胰岛β细胞等非脂肪组织中,然后通过多种途径,导致肝脏及外周组织胰岛素抵抗和胰岛分泌功能障碍,引发或加重2型糖尿病。短链脂肪酸可以增加肝脏和肌肉组织的酶活性,从而更好地控制血糖。

4、两个主要的短链脂肪酸受体;

G蛋白偶联受体41(GPR41)和G蛋白偶联受体43(GPR43)结合。通过它们介导的信号系统诱导短链脂肪酸、促进回肠内分泌细胞分泌促胰素;比如;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胰高血糖肽-2和肠肽YY比如;胰高糖素肽-1;小肠内的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葡萄糖进入血液成为血糖。胰高糖素样多肽-1是小肠分解淀粉的同时产生的,它第一时间将血糖要升高的消息报告给胰腺,然后分泌胰岛素。胰岛素的生命周期只有5-15分钟,它首要的使命就是去找到细胞为糖打开大门,让糖进入细胞,为细胞供给能量,葡萄糖是细胞重要的能量来源。这样血液中的糖含量就会降低了。胰高糖素样多肽-1除了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并减少胰岛α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从而降低血糖以外,还能够刺激胰岛β细胞增殖和分化、抑制β细胞凋亡、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抑制食欲和降低体重。

5、胆汁酸代谢;肝脏中利用胆固醇合成的初级胆汁酸,经门静脉与胆汁一起回到肠道内,经肠道菌群改造后(包括初级和次级的;游离型和结合型的)再返回肝脏。

此过程为胆汁酸的肠肝循环。每天循环6一12次。

胆汁酸核受体的激活,能抑制肝脏糖异生。增加肌肉和脂肪等外周组织胰岛素敏感性。

另一方面,它的激活能够抑制肝脏脂肪酸和甘油三酯的合成。6、有益菌群促进小肠对多种微量元素的吸收;近年来,临床研究结果证实,微量元素在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中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对改善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改善血压、调节血脂、减少脂蛋白氧化易感性、改善蛋白尿、降低同型半脱氨酸水平、减少感染的发生率等都有一定帮助。7、有益菌群合成的B族维生素以辅酶形成参与糖、脂代谢。是“能量释放的助燃剂”。研究显示,B3(烟酸)是葡萄糖耐量因子的组成成分,具有增强胰岛素效力的作用。合成的多种维生素有预防并发症作用。8、肠道菌群产生人体所需95%的五-羟色胺(血清素)和50%的多巴胺等神经递质,降低压力荷尔蒙(皮质醇激素)调理睡眠与情绪,避免因情绪引发的血糖升高。重建肠道菌群对改善糖、脂代谢。高血糖,胰岛素抵抗、胰岛细胞、糖耐量。以及预防并发症等。有着极积的补救作用。

肠道菌群产生的部分代谢物及其功能一览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zjgr.com/jbyf/12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