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肠菌群失调 > 疾病预防 > 嗯哼,严肃点大便也能治病,这是真的
嗯哼,严肃点大便也能治病,这是真的
近日,医院接受志愿者捐粪在网上流传开,引发网友热议。
该医院正在接受志愿者捐献粪便
合格提供者每次可获元补助
如果初筛合格,更可获得免费全套体检套餐。
有网友表示不能接受……
也有网友表示,这些年都白拉了……
但实际上,大便可以治病不但有科学依据,而且早已经过了医疗实践的检验。从本质上来说,捐献大便和献血、捐献器官一样,都可以挽救患者生命,在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据医院消化内科周永健主任医生介绍,粪便治病听起来新鲜,其实主要是发挥粪便中“粪菌”的作用,今后,粪菌移植将为更多腹泻、结肠炎等消化疾病患者提供这种新的治疗方法。
粪便移植将健康人粪便中的正常功能菌群,移植到受者胃肠道内,从而重建肠道菌落平衡,治疗肠道疾病。
最新研究表明,粪菌移植可用来治疗如顽固性便秘或腹泻、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严重菌群失调、难治性肠道过敏、急慢性艰难梭菌感染(特别是复发性感染)、消化道感染性疾病、肠易激综合征等,甚至对肥胖、糖尿病(合并肠道疾病)、代谢综合征等肠道菌群相关性疾病也能发挥作用。
医院看到,“粪便治病”可不是一个简单植入的过程,医生必须采用健康合格供者的新鲜粪便,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制浆、离心、悬浮等一系列精细复杂的过程提取出粪便中的细菌,然后才注入患者的消化道。而一份优质的不含病菌的粪菌群,对捐粪者的要求很高。
粪便捐献标准岁以下身体健康的广州本地居民以及在校学生,男女不限。2无传染病,无糖尿病及恶性肿瘤病史,近3个月内未使用抗菌药物。3捐献前供者若有任何轻微的身体不适,例如牙齿发炎、休息不好等亦不能捐献。4医院身体指标检查。大便这么肮脏的东西,竟然能用来治病?这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
对此,周永健解释说,人体肠道细菌数量庞大,肠道菌群失衡与人类多种疾病发生发展相关。“正常的肠道菌群处于一个和谐稳定的状态,如果某些细菌数量增多、减少或者缺失,可能就会出现消化系统疾病。将健康人粪便中的正常功能菌群,移植到受者胃肠道内,就可以重建平衡,治疗肠道疾病。”
实际上捐粪便并非我国独此一例,在外国,捐粪便还可以有钱拿的。因为医生可以尝试从健康人的粑粑中分离提取粪菌,植入患者的空肠、消化道内,治疗某些顽固的消化道疾病,这对患者来说是个福音。
志愿者捐粪四步走1第一步
医院进行基本资料初筛,看是否符合入选标准。
1第二步
去医院寄生虫教研室连查三次大便找虫卵。
1第三步
合格后再做胃肠镜检查,验HP。
1第四步
抽血验肿瘤指标、自身免疫指标、传染病系列等等,还要做胸片、B超、心电图。
注:上述所有检查总费用约为元,医院支付。
分离粪菌:不是你想得那么简单对于普通人来觉得及其恶心的粪便,在消化科医务人员眼中却是个“宝”。而且从一堆粪便中分离粪菌,对医务人员来说是不小的心理挑战。
“粪便治病”不是一个简单植入的过程,医生必须采用健康合格供者的新鲜粪便,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制浆、离心、悬浮等一系列精细复杂的过程提取出粪便中的细菌,然后才注入患者的消化道。
据介绍,为了分离一份优质的不含病菌的粪菌群,对捐粪者的要求很高。拿到新鲜的粪便后,医务人员立刻小心翼翼地放入实验室的设备里,放入粪菌智能化分离系统中。
黄红丽博士解释,所谓实验室的粪菌制备就是从捐赠者的粪便中纯化得到用于FMT的菌群。其流程分两个步骤,供体筛查和粪菌制备。而在粪菌制备中用到的技术手段主要是过滤和漂洗,过滤的目的是去除不溶性颗粒杂质,漂洗是为了去除可溶性杂质。
在耗材安装上,包括过滤器、收集桶、灌装管都是一次性的耗材。捐赠者留便到专用的粪便收集桶后,通过安装粪菌收集桶到机器内,将收集桶内的搅拌棒与机器的马达连接起来。
然后通过加注适当的生理盐水并搅拌,形成粪便的悬液。粪便悬液过滤后被灌注到50ml离心管中。最后在生物安全柜和离心机里进行,是将菌液进行离心、去除上清,加生理盐水重悬,这一步骤重复3次,最终得到可以用于移植的粪菌悬液。
分离后的粪菌用内镜观察,可以看到菌液成乳黄色或淡黄色,透明,无明显不溶物。这样才能提取有用的粪菌用于治疗。
结肠炎怎么来?40岁的李女士(化名),从3年前开始经常无缘无故地腹痛、腹泻,还反复拉血便,后来被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在分析病情后并征得李女士同意后,医生决定实施这一特殊的治疗方法。该院消化内科技术团队,以聂玉强、周永健教授为首,李永强、黄红丽、周有连博士为核心骨干成员,首轮对供体筛查后,只选定一名年轻人为供者。
像李女士这样的结肠炎患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腹泻、腹痛、黏液便及脓血便、里急后重、甚则大便秘结、数日内不能通大便;常伴有消瘦乏力等,多反复发作。那么,结肠炎是怎么引起的呢?该如何预防?
据介绍,和任何一种肠胃病一样,引起结肠炎的病因是有很多因素的。
首先,很多学者认为结肠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因为本病并发自身免疫病者较多,在部分患者的血清中可查到抗结肠上皮细胞抗体,所以认为本病的发生可能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
其次就是感染因素,在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多种因素中,目前的研究表明病毒的可能性较大。
除了以上两种病因之外,遗传和神经因素也是主要的结肠炎的病因。有些肠胃病是有遗传性的,结肠炎的血缘家庭发病率较高,本病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精神因素在结肠炎发病中也起一定作用,患者多有某些性格特征,对于生活中重大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性差,属心身疾病一类。
来源
广州日报、新快报、搜狐健康综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