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肠菌群失调 > 疾病预防 > 自身免疫病和肠道健康的关联
自身免疫病和肠道健康的关联
什么是肠漏症?
你可曾想过,我们的肠道,除了用于消化食物,还和免疫系统的健康息息相关?
事实上,人体免疫系统超过70%都在我们的肠道里。
得了自身免疫病,是因为我们的免疫系统,错误地将我们自己的身体,当做敌人来进行攻击。
那么肠道的健康程度,和自身免疫病有关联么?
有,大有关系!自身免疫病患者几乎都同时患有肠漏症。
健康人的肠道黏膜有一层粘液保护膜,这层保护膜上的肠道内膜细胞之间,有很小的缝隙,让消化完全的各种营养素渗入到血液系统,供人体使用,而其他不应该进入血液的大分子,都被挡在肠壁细胞的外面。
当人体肠道渗透性增加时,肠道内膜细胞的缝隙增大,许多原本不应该进入血液的大分子,比如还没有完全消化掉的食物蛋白质、脂肪、肠道内的细菌和细菌毒素,就会乘机而入,进入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由此引发一系列不正常的免疫反应,乃至自身免疫反应。
肠漏症患者的症状可能包括:
胀气,肚子痛,便秘,拉肚子,皮肤疹(湿疹,异位性皮肤炎),食物不耐受,肌肉痛,关节痛,成人记忆力差,儿童过动、注意力不集中,不明原因发烧、头痛,体能变差,焦虑,疲劳综合症等等。
更为可怕的是,肠漏症还可能直接导致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最新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自身免疫病患者,在患病之前都已经患有肠漏症!
一个肠漏症患者,他的肠道还没有完全消化掉食物,一些蛋白质、脂肪大分子、以及有害细菌,会通过增大的肠道内膜细胞缝隙,进入血液系统。免疫系统会立即识别出这些物质为身体外来物质,而发起免疫攻击,在血液里产生对这些食物大分子的抗体。
肠漏一旦形成,患者吃的食物在没有被完全消化前,会源源不断进入血液系统,使得免疫系统一刻不停地发起攻击,而没有喘息的机会。
我们知道,我们的身体是需要休息的;同样的道理,我们的免疫系统也需要休息。一个过度兴奋、一刻不停到处发起攻击的免疫系统,很容易发生错误,而攻击起我们自己的身体,这样就导致了自身免疫病。
另外,由于某些食物的大分子组成,和我们人体的很多组织十分相似,有时候,免疫系统会误以为我们的身体组织,也是这些外来有害物质,而对我们自己的身体发起攻击,这也就引发了自身免疫病!
一个经典的例子是:小麦麸质蛋白分子和人体的甲状腺组织非常相似。当一个肠漏患者进食小麦面粉食品,比如面条、馒头、包子、饺子、面包、饼干之类的,这些食物中的小麦麸质蛋白,在被消化成氨基酸之前,就进入患者的血液循环系统,引发免疫反应。
假如这个患者的免疫系统,错误地以为自身的甲状腺组织蛋白也是外来的小麦麸质蛋白,就会对甲状腺发起攻击,那么患者就会得桥本甲状腺炎、或者甲亢。
肠漏症是由什么引发的?认识到了肠漏症的危害,你可能要问,肠漏是由什么引发了呢?
研究认为,肠漏由以下因素引起:基因、肠道感染、肠道菌群失调、进食容易引起肠漏的食物、某些刺激肠道的药物、长期的疲劳、缺少睡眠或者精神紧张。
恢复肠道健康,对调理失控的免疫系统,减缓自身免疫疾病的病情,从根本上治疗自身免疫疾病,有着至关重大的意义。
人群中有一些人因为自身基因的原因,容易得上肠漏症和自身免疫病。很遗憾,我们无法改变自己的基因。幸运的是,我们可以从其他方面着手,恢复自己的肠道健康。
怎样治疗肠漏症?首先,我们可以从饮食上着手,严格避免引起肠漏、造成身体发炎的食物。这包括:
1.谷类,特别是小麦、大麦、黑麦。这些谷类含有大量的麸质蛋白、植物凝血蛋白。这两种蛋白可以强有力地扩张肠壁细胞间隙,导致肠漏,而麸质蛋白本身又极其容易引起免疫反应,引发自身免疫疾病。因此患者需要严格禁食小麦、大麦、黑麦。其他谷类,其他五谷杂粮:大麦、燕麦、黑麦、荞麦、小米、玉米等也应该尽可能避免。在肠道功能恢复得比较好的时候,适量的白米饭是可以吃的。因为白米饭里几乎完全是淀粉,不大可能会引起免疫反应。
.乳制品,如鲜牛奶、酸奶、奶酪、奶粉。很多人对牛奶蛋白质敏感,还有很多人无法消化牛奶中乳糖,进一步加重肠漏。
3.鸡蛋。很多人对鸡蛋白敏感,食用后会加重身体炎症。鸡蛋白也是导致肠漏的因素之一。可以在自身免疫症状好转以后,尝试着引入鸡蛋黄。
4.糖以及含糖量高的点心。因为糖会促使有害细菌大量增生,在肠道里聚集更多毒素,从而进一步加重肠漏。建议患者少吃甜食,可以每天少量吃些新鲜水果,有益于补充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
5.豆类,包括大豆、豆腐、绿豆、红豆等等。豆类含有大量植物凝血蛋白,这种蛋白可以强有力地扩张肠壁细胞间隙,导致肠漏。需要禁食或者少吃。
6.茄科蔬菜,比如西红柿、茄子、土豆、辣椒。前3种蔬菜富含凝集素和皂素,而辣椒还有辣椒素。这些物质可以强烈刺激肠道,加重肠漏症。
7.酒精,可以强有力扩张肠壁细胞间隙,导致肠漏。
8.种子植物油,比如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色拉油等等,含有过量的Omeg6。长期大量的食用这些油脂可以造成身体发炎,建议尽可能改吃降低炎症的橄榄油、动物脂肪(比如猪油)、椰子油。
9.坚果和种子,比如花生、杏仁、核桃、葵花籽、南瓜子,这些食物本身是很健康的。然而对于我们自身免疫患者来说,我们的免疫系统本身就已经问题重重,而这些坚果种子容易引起过敏,这也就意味着它们有可能直接导致自身免疫反应。因此,为了安全起见,最好避免这些食物一段时间,等自身免疫症状完全消失以后,可以尝试着重新引入。
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应该吃的食物包括:不同种类的新鲜蔬菜(不包括西红柿、土豆、辣椒、青红椒、茄子)、适量根茎类蔬菜取代米面类主食(比如南瓜、红薯、芋头、藕)、富含蛋白质的肉类(猪、牛、羊、鸡、鱼、虾)、适量动物内脏(特别是肝脏)、骨头汤、橄榄油、少量富含碘质的海带紫菜、适量富含益生菌的发酵蔬菜、以及适量的低糖水果。
除了选择正确的食物,也可以多食用发酵类蔬菜(如酸泡菜)来获得益生菌,平衡肠道菌群。前提是,你没有组织胺不耐症。
目前口服益生菌来是一股新的养生潮流。很多人使用益生菌来治疗反复腹泻、IBS(肠易激综合症)等肠道问题。
但也有人指出口服益生菌可能效果不佳,因为胃酸酸性大,杀菌性强,在益生菌到达肠道之前,一大部分益生菌就在胃里光荣牺牲了。另外,口服益生菌似乎很难在肠道里扎下根,很容易随着大便排出体外。因此,患者常常需要长期服用益生菌,才能取得效果。为了减少被胃酸杀死的概率,最好在吃饭的时候服用益生菌,饭菜可以起到中和胃酸的作用。
我曾经做了个便检,结果显示我的肠道里没有乳酸菌。功能医生开了含好几种乳酸菌菌种的益生菌,吃了一段时间,没有特别觉得有效果。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感受。可能是因为我吃的时间不够长。
另外,可以考虑服用谷氨酰胺(L-glutamine)来修复受损肠道,减少炎症。
如果肠道被病菌或者寄生虫感染,需要寻求专业胃肠科医生的帮助,积极治疗。
平常大家经常用的消炎药,比如阿司匹林,对肠道有很大刺激作用,需要尽量避免或者用其他药物代替。
学会放松,减少生活中的压力,和家人、朋友、同事、领导有良好的关系,每天高高兴兴的。对疾病坦然接受,相信自己会慢慢好起来。
可以试试冥想、瑜伽来减轻忧虑。事实上,很多病友都有在压力大时,病情加重的经验。对于自身免疫疾病这样的慢性病,缓解压力可能是除了饮食之外最关键的部分。
有充足的睡眠,不要熬夜,尽量每天在11点之前入睡,给免疫系统充足的休息,让其恢复平衡。
适度运动有助于减少身体炎症,但是要注意不要过量运动。步行和慢跑等有氧运动都很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