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肠菌群失调 > 疾病预防 > 涨姿势春天来了,孩子又要过敏啦不过
涨姿势春天来了,孩子又要过敏啦不过
春!天!来!了!
天啦!宝宝有过敏史的妈妈们又要恐慌啦????!
别急,今天我们要和过敏来一场正面对决,将宝妈的各种疑惑全部“答”得烟消云散。
宝宝过敏信号瞧过来!
过敏主要累及皮肤、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累及皮肤可出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或特异性皮炎(湿疹);累及消化系统可出现呕吐、恶心、腹痛、腹泻、便秘、大便带黏液及血液、生长迟缓;累及呼吸系统可出现频繁打喷嚏、流鼻涕、咳嗽、喘息等。除了皮肤表现,过敏的其他表现不够特异,往往很难在早期得到诊断。
春季的宝妈如临大敌,为何每年过敏季都这么心累!
每年的春天,刚刚脱下厚重棉衣,为何宝妈不能和宝宝一起美美哒外出嗨皮?!
万物复苏,是不是连疾病也一起复发了呢?我们来看看导致宝宝过敏的几大罪魁祸首吧!
空气、水源、接触物或食物中天然无害物质都可能导致过敏,婴幼儿过敏的主要原因是食物。食物方面的原因包括牛奶蛋白、蛋清、豆类、小麦及带壳海鲜等,环境因素则包括霉菌及螨虫、粉尘、动物毛等。
如何预防?
难道一到春天就要把宝宝藏起来嘛?有没有能避免宝宝过敏的方法呢?
预防过敏的8点建议:
第一口奶尽量喂母乳——孩子出生后,尽可能地不要先喂配方粉,孩子早期接触配方奶越少,致敏的机会就越少,今后出现过敏的可能性就越小;
干净有度,不追求无菌——保持干净的环境,有少量细菌进入人体,免疫系统能够承受,不会致病,又能锻炼孩子的免疫力,是最理想的状态;
别把消毒剂吃进肚子里——常使用消毒剂或消毒毛巾等难免会让宝宝将消毒成分食入人体,它会杀死肠道内正常的菌群,使肠道菌群失调,肠壁受到破坏,使食物颗粒有机会进入血液,引发过敏;
尽可能少用抗生素——抗生素杀灭细菌时“好坏不分”,肠道内的正常细菌被抗生素杀灭后,本身肠道表面已形成的保护膜会被破坏,食物颗粒就会趁机从缝隙进入,造成过敏;
最佳年龄选择最佳食物——人体的消化能力是有限的,适当的年龄选择适当的食物很重要,通常小于1岁的孩子最好不要进食以下食物:蛋清、鲜牛奶及鲜奶制品、大豆和花生、带壳的海鲜等;
预防配方粉过敏,为了预防更多的过敏——早期不接触配方粉,避免肠道受损伤,也避开了1岁以内肠道最薄弱的时期,不仅可以预防配方粉过敏,更重要的是可以预防很多其他食物的过敏;
生活方式比基因遗传更关键——过敏并没有明显的遗传倾向,有过敏史家庭的孩子之所以更容易出现过敏,很大原因是这个家庭中有一些容易引起过敏的生活方式;
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强身健体可以预防过敏,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锻炼,免疫力提高了,肠道菌群也正常,自然就能够避免过敏了。
过敏了如何治疗?
千防万防,过敏难防。如果宝宝还是不小心中招了,妈妈们也千万不要被吓哭。在正确识别宝宝过敏信号之后,及时带宝宝就医。
治疗过敏的方法包括3种:
对症治疗
对过敏进行对症治疗,经常会采用药物,使用抗组织胺药物(开瑞坦、苯海拉明、仙特明),或使用激素类药物(氢化可的松、派瑞松等)。
对因治疗
最标本兼治的治疗方法是针对病因的治疗,考虑对因治疗前,要先找到过敏原,去除或回避过敏原至少数月,情况自然会有明显好转。过敏治疗中,脱敏疗法非常有前景,而且对成人已开始使用,目前,国外很多专家都在研究儿童脱敏治疗。脱敏疗法是用特殊的制剂,根据特殊的规程,逐渐刺激孩子,从而使他最终达到脱敏,但这种方法是由专业人员掌控的,利用特殊制剂完成的一种医学治疗方法,家长不可擅自尝试。
益生菌疗法
宝宝过敏主要是从食物过敏开始的,而肠道发育不成熟则增加了过敏的可能性。不太健康的肠道菌群可导致食物在未能充分消化的状态下被吸收,益生菌治疗就是使不太健康的肠道菌群逐渐恢复健康,并促进肠道成熟,以及刺激全身免疫系统的成熟,这个过程可以抵抗导致过敏出现的途径。
如果用药,建议遵循医嘱,视宝宝的过敏情况积极进行治疗。
过敏体质能够改善吗?
过敏的治疗,关键在于对过敏原的判断和回避,及早判断并果断回避过敏原,合理改善免疫状况。特别是婴幼儿过敏。家长不要把重点放在治疗相应症状上,只有及早中断过敏原,且完全中断时间保持至少数月以上,才能有效控制过敏。
另外一些众妈纠结的问题:
到底可以不可以给孩子使用激素?
针对皮肤过敏症状,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使用到激素类药物,激素药物是指一类药物,包括很多品种,家长不要“谈激素色变”,要了解对宝宝使用了哪种激素。一般抹在皮肤上的是皮质醇激素,且皮肤用药剂量非常小,而通过皮肤屏障被身体吸收的药物剂量又是微乎其微,而且这类药物见效很快,通常数天就能见到效果,所以使用激素的总量很小,家长无需过于紧张,应在医生指导下足量使用,使皮肤问题快速好转。
要不要给宝宝查过敏源?
医院在开展过敏诊断,包括皮肤点刺试验和血液免疫球蛋白E(IgE)检测等。不过,这两种检测都是针对IgE介导的急性过敏,过敏还有非IgE介导的慢性过敏,且IgE需达到一定浓度时才可被检测到,所以过敏原检测阳性说明一定有过敏,但阴性也不能说明没有过敏。因此,要通过生活中孩子对食物或环境的切实反应来确定过敏原,“食物回避+激发”是诊断过敏的主要方法,而血液检测等手段只能作为辅助。
授权声明: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合作邮箱:marketing
drcuiyutao.北京哪里能治愈白癜风北京白癜风去哪个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