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肠菌群失调 > 疾病预防 > 益生菌nbsp没听错吧原来肠道也
益生菌nbsp没听错吧原来肠道也
最近翻阅资料时被一项来自日本学者的研究结果给“震”到了,他发现,10-20岁青少年的肠道年龄呈明显老化趋势,女孩子尤为显著,有些正值花季的少女如果按其肠道年龄推断,已经有60岁了!而这一现象,与他(她)们的不良饮食习惯等生活因素密切相关。
是的,你没听错,人的肠道也有年龄。所谓肠道年龄,是指一个人随着生理年龄的增加,其肠道内菌群变化所处的不同阶段,即通过肠道菌群之间的平衡程度,来判断一个人的肠道是否有老化现象。“肠龄”与“肌龄”、“心龄”、“骨龄”一样,都是反映身体老化状况的指标。从今以后,仅仅说一句“我老了!”还不够,还要具体说说,是肠子老了?心脏老了,还是骨头老了!
肠道是人体内最大的微生态系统,里面驻扎的细菌共有多种,数量超过兆,比人体细胞总数(60万亿~万亿)还要多10倍。如此庞大的“菌”团,其实是“鱼龙混杂”:有益菌和有害菌彼此“暗中较劲儿”,都想“抢占上风”;而中性菌作为“墙头草”,随时做“壁上观”,哪方势力强大就“投靠”哪方。
由此可见,这肠道可真不是一个“清净之地”,有益菌与有害菌之间的博弈,随时都有可能破坏肠道的微生态环境。
你可别忘了,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掌管着人体70%的免疫功能;肠道也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器官,如果肠道菌群失衡,有害菌“得势”,排毒受阻,体内的毒素就会经由其它的渠道(例如:肾脏、皮肤、呼吸道等)排出体外,由此造成肥胖、体臭、口臭、皮肤晦暗、过敏、长色斑等那还都是小case,如果造成各种消化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甚至癌症,那就是致命的大麻烦!
导致肠道有益菌势力受损的常见因素:年龄因素
我们以常被科学家用作判断肠道年龄重要指标的双歧杆菌数量为例。
大多数人在10岁以后肠道内的双岐杆菌就开始锐减;到了成年,双岐杆菌在肠道菌群中所占的比例从40%下降到了10%左右,随之肠道开始老化;步入老年期的55-60岁这一阶段,双岐杆菌等有益菌的数量再度减少,60岁后只剩下1%-5%,到临终前几乎完全消失,接近于零。
相反,在一些健康长寿的百岁老人体内,往往还可以检测到双岐杆菌等有益菌。可见,长寿的“秘诀”里,绝对有益生菌的贡献!
饮食因素
?饮食结构不合理,低纤维、高脂、高糖饮食
?暴饮暴食
?食品中的各种添加剂
?食物原料在种植/养殖阶段使用的农药、兽药,如抗生素、杀虫剂等
这些都是破坏肠道有益菌的不良因素。
抗生素的滥用
很多地方,都存在不管大病小病,直接打针、挂瓶,各种抗生素轮番上阵的状况。很多人都经历过感冒、发烧用药后,又接着腹泻的病程,这往往就是抗生素引起了肠道菌群失调的结果。滥用广谱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更会使肠道内的益生菌遭受灭顶之灾(例如,连服数天四环素就可使肠道双歧杆菌“全军覆没”),甚至会造成某些致病性细菌的抗药性,让这些致病菌无药可治,“无法无天”。
环境污染
污染的水、空气对体内的有益菌也极具破坏性。
如何保护好肠道益生菌,保持肠道年轻态:重视膳食结构的平衡合理
一日三餐的饮食应做到粗细搭配,尤其是要常吃些全谷类、薯类、豆类、蔬菜瓜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老话说得好:“要想长生,肠中常清”!膳食纤维不仅促进肠道蠕动、加快粪便排出,而且能抑制肠道内有害细菌的活动,加速胆固醇和中性脂肪的排泄,有利于肠道内微生态环境的稳定。(了解更多膳食纤维的营养知识有什么治疗白癜风的方法北京著名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