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肠菌群失调 > 疾病预防 > 肠毒综合症

肠毒综合症



肠毒综合症概述

肠毒综合症是由一种小肠球虫、魏氏梭菌病、腺病毒、呼肠孤病毒等多种病因引起的,是一种以肠道感染为主的急性传染病。

危害

危害:肠毒综合症是今年来多发的一种综合症侯群,料肉比增加,引起肉鸡生长发育受阻,死亡率增加,严重危害肉鸡业的发展。

病因分析1、饲养管理

肉鸡在饲养管理过程中,个别养殖户24小时不断料,使胃肠道一直处于工作状态,导致胃肠道机能减弱,消化液分泌不足,肠道一直处于充满状态,致使营养物质消化不良,在小肠前段吸收不完全,当食物进入肠道后段,过剩的营养物质被有害菌利用,致使肠道菌群失调、自体中毒。

环境原因潮湿、密度大、氨气重、通风不良等。

2、小肠球虫感染。

球虫繁殖需要宿主细胞大量的氧,导致小肠黏膜产生大量乳酸,肠道内PH值大大降低,从而造成肠道菌群减少,有害菌大量增值。PH值降低会导致消化酶功能下降,肠道蠕动加快,饲料通过消化道的时间变短,胆汁会迅速从肠道内排出,从而出现特征性粪便、浅黄色的料粪。肠道内氧减少导致厌氧菌的滋生,从而出现坏死性肠炎。致使肉鸡出现料粪。

3、肠道内环境改变

因魏氏梭菌等肠道有害菌大量繁殖致使肠道内环境发生变化,加重了腹泻症状。致使肉鸡采食量下降和出现西红柿酱、胡萝卜丝样、鱼肠样粪便。

4、病毒性继发肠炎

因肠道内环境发生变化致使肠道粘膜免疫系统功能丧失,造成腺病毒、呼肠孤病毒继发感染,引起更严重的肠粘膜损伤。

5、电解质大量的丢失

因为肠粘膜的水肿、出血、脱落导致营养物质吸收障碍,引起肉鸡出血电解质紊乱,故后期出现乱飞、乱跳、尖叫和神经症状。

6、自体中毒

因球虫、细菌产生大量内毒素,一方面内毒素吸收后引起神经症状和兴奋。另一方面因内毒素刺激肠粘膜,加重腹泻和降低消化吸收功能。

7、霉菌和劣质原料

1、近两年来,根据研究报道霉菌引起鸡群免疫抑制、霉菌毒素刺激肠粘膜,也加重了肠毒综合症的症状。

2、近年来因为饲料价位过高,在饲料中棉粕、杂粕代替豆粕,导致饲料中粗纤维、拮抗成分含量过高,也加速了本病的发生。

3、劣质料油酸败变质,刺激胃肠道,使胃肠道水肿,蠕动加快,也是导致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发病特征

发病日龄主要集中在2—7周龄,30日龄左右高发。近两年发病日龄趋于早化,最早一周之内的雏禽即有发生,危害加大。发病鸡群主要集中在肉仔鸡,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但以温暖、潮湿的夏、秋季节多发。

主要症状

1、初期仅见个别粪便稀便,不成形,内含没有消化的饲料(料粪,含有玉米或内含有粕糁;浅红色粪便或浅黄、绿色粪便);

2、出现以上粪便2-3天后,致使肉鸡采食量下降和出现西红柿酱、胡萝卜丝样、鱼肠样粪便。导致增重缓慢或发育不良,消瘦,贫血;

3、个别鸡精精神沉郁、羽毛蓬松,闭眼似睡、头颈卷缩,离群呆立或蹲地,整齐度较差,发病鸡发育不良,生长受阻,大群精神尚好;

4、发病后期的鸡群出现尖叫、兴奋、跳跃。死前出现瘫痪昏迷等神经症状;

5、常与猝死综合症并发。

病理变化

1、初期十二指肠、空肠的卵黄蒂等前后肠粘膜增厚、有点状出血,颜色变浅呈灰白色,肠内有少量的肠内容物或有未消化的饲料;

2、中后期肠壁变薄、胀气、粘膜脱落,肠内容物呈西红柿酱样、粘浓样;严重时肠粘膜完全脱落崩解,肠壁变薄,内容物呈血脓样或柿子样;

3、有时肠粘膜有较大的出血点,肠道外观粗、坚实、有充盈感;

4、肝、脾有时有小坏死灶;

5、综合为小肠球虫病和坏死性肠炎症状。

用药指南

肠毒综合症、消化道溃疡引起粘膜脱落其结构、功能的恢复需要较长时间,达到彻底治愈,必须坚持连续使用5-7天。

治疗肠毒肠炎时:新霉素或者硫酸粘菌素+白头翁散或者黄连解毒散+新生命维他。

用完一个疗程,停药三天,饮水消毒(仅用一天或者半天)一次(消毒液浓度剂量不可过高),可大大降低疾病的复发率。

后期可用EM益生菌原液调理肠道菌体,促进家禽生长发育。

饲养管理:适当控料,水槽、料槽、饮水器等进行消毒。饲料做好防霉、防潮。

河南九鼎农牧集团   









































哪家医院治白癜风最好
北京中科助力白癜风康复


转载请注明:http://www.nzjgr.com/jbyf/8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