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肠菌群失调 > 疾病知识 > 正确认识肠道菌群
正确认识肠道菌群
肝炎、脂肪肝等慢性肝病不断进展会出现肝硬化,进而导致消化道出血、腹膜炎、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这一系列病程的发生和发展,肠道菌群紊乱都难辞其咎。
对肝硬化患者和正常人的肠道细菌组成进行对比,结果发现肝硬化患者双歧杆菌等有益菌数量降低,而肠杆菌、肠球菌等有害病菌数量增多,并且病变越严重、肝功能越差,这种菌群的失调越明显。
肠道菌群,人体肠道的正常微生物,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能合成多种人体生长发育必须的维生素,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B1、B2、B6、B12),维生素K,烟酸、泛酸等,还能利用蛋白质残渣合成必需氨基酸,如天冬门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和苏氨酸等,并参与糖类和蛋白质的代谢,同时还能促进铁、镁、锌等矿物元素的吸收。这些营养物质对人类的健康有着重要作用,一旦缺少会引起多种疾病。肠道细菌移位是肝硬化及其并发症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所谓肠道细菌移位,指肠道细菌及其代谢产物从肠道转移至血液或其他组织器官。肝硬化患者发生肠道细菌移位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肝硬化晚期出现的许多并发症明显地增加了肝硬化患者的病死率,自发性细菌感染和肝性脑病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自发性细菌感染包括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尿路感染、肺炎等,致病菌主要为肠源性大肠埃希菌。肝性脑病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
氨中毒假说是目前公认的致病假说之一,研究发现氨、内毒素等有害物质由肠道菌群产生。肝性脑病患者大肠杆菌等革兰阴性菌增多,双歧杆菌等厌氧菌减少。增多的革兰阴性菌分泌大量的尿素酶,分解肠道中的尿素,使产氨增加;双歧杆菌等减少,乳酸产量减少导致肠腔pH值升高,使氨排出减少,从而诱发或加重肝性脑病。
肠道菌群与肝硬化的进展及其并发症的形成都有密切的关系,只有充分认识这些关系,才能更深刻地了解肝硬化的发病机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为肝硬化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个好北京医院治疗白癜风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