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肠菌群失调 > 疾病知识 > 健康伙伴益生菌及肠道菌群失调症
健康伙伴益生菌及肠道菌群失调症
在人的肠道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细菌,其中99%是对人体有用的,有好处的,被称为“益生菌”。益生菌的数量很大,每克肠内容物中就包含益生菌几千亿个(),人体内共有益生菌几百万亿个(),总重量约0.5-1千克。
一、益生菌对人体的作用
(一)消灭外来的致病菌:人进食的食物并不是无菌的,随着食物总会有一些致病菌进入人的胃肠道,通过口腔的溶菌酶以及胃酸的作用会将其中相当一部分杀灭,但总会有一些进入肠道。在肠道,数量万倍于敌的益生菌便会将这些致病菌消灭,以防止肠道感染而引发的腹泻。这也是人体内的一种“生物防治”吧。
(二)给人提供某些营养物质:肠道正常菌群可合成大量人体所需的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如双歧杆菌可产生维生素B1、B2、B6、B12、叶酸、泛酸等多种维生素和各种氨基酸,大肠杆菌可产生维生素B1和维生素K。细菌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物质对人有营养作用。例如,具有凝血作用的维生素K,主要不是来自食物,而主要由益生菌提供。新生婴儿肠道内无菌,随着进食,肠道益生菌群才会逐渐形成。生后头几天,由于肠道内益生菌缺乏,维生素K来源不足,容易引起体内维生素K缺乏,引发呕血、便血、脐出血、阴道出血等全身出血症状。这就是“新生儿自然出血症”,预防办法唯有为刚出生的婴儿或待产的产妇注射维生素K,除此之外,益生菌还能为人体提供部分维生素B12、叶酸和泛酸等营养物质。
此外,益生菌还能促进铁、钙和维生素D的吸收,这对于保证这些营养物质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三)防止便秘:益生菌代谢过程中产生乳酸和乙酸等酸性物质,刺激肠蠕动,保持正常的排便功能。现在市面上不少防治便秘的保健食品,其主要成分就是双歧杆菌等益生菌。
(四)增强人体免疫力:这么多细菌存在于肠道中,人体不会没有任何反应,产生相应抗体是必然的。抗体多了人的免疫力就强。因此,肠道足够的益生菌是人体维持正常免疫力的必要条件。
(五)使人长寿:儿童肠道内益生菌数量极多,成年以后,随年龄的增长益生菌数量不断降低,到老年仅余3%左右。世界第一长寿地区――前苏联高加索地区的老人肠道益生菌数量,比其他地区老人高得多。世界第五长寿地区――我国广西巴马地区88-岁老人肠道内益生菌数量仍然有53%-89%,数倍于我国其他地区老年人。
益生菌吃什么?吃膳食纤维素。膳食纤维素到达大肠后,益生菌将其分解,摄取其中对它们有用的营养物质。因此,人体食入膳食纤维素充足,细菌食物便多,就会快速大量繁殖,数量就会不断增加;反之,膳食纤维素不足,益生菌数量就会不断减少。可见,膳食纤维素充足是保证肠道益生菌生长、繁殖的必要条件,只有如此,才能保证人体健康的免疫力。
二、肠道菌群失调症
研究显示,肠道菌群和宿主的健康状况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受到饮食、药物、精神压力等因素的影响时,肠道菌群在种类、数量、比例、定位和生物特性上会发生改变,敏感肠道菌被抑制,而未被抑制的肠道菌快速繁殖,使其正常生理性组合被破坏,转化成病理性组合,所引起的临床症状称为肠道菌群失调症,其发生率为2%-3%。目前引起肠道菌群失调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
(一)肠道原发疾病:如急慢性肠道感染、炎症性肠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综合征等。
(二)全身性疾病:如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代谢综合征、结缔组织病、肝肾功能受损等慢性消耗性疾病。
(三)其他:如抗生素的不规范应用、化疗及放疗后、各种创伤、多脏器功能衰竭(M0F)、胃肠道改道手术后、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等。发生肠道菌群失调时,除了原发病的各种症状,还可在原发病的基础上出现腹泻、腹胀、腹痛、腹部不适等。其中,腹泻为肠道菌群失调的主要症状。
三、二重感染
(一)什么叫“二重感染”
二重感染又称重复感染,是指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可使敏感菌群受到抑制,而一些不敏感菌(如真菌等)乘机生长繁殖,产生新的感染的现象。抗菌药物的使用可致菌群改变,使耐该种抗菌药物的微生物引发新的感染。引起新感染的细菌可以是在正常情况下对身体无害的寄生菌,由于菌群改变,其他能抑制该菌生长的无害菌为药物所抑杀后转变为致病性菌,或者也可以是原发感染菌的耐药菌株。使用广谱抗生素时较易发生的二重感染有:霉菌性肠炎、难辨梭状芽胞杆菌肠炎、口腔霉菌感染、白色念珠菌阴道炎等。
二重感染临床上多见于高龄、恶性肿瘤、长期联合使用抗菌药物尤其是广谱抗菌药、长期住院的患者,二重感染一旦发生,其治疗往往比较棘手,不仅给患者造成机体上的再次打击,而且延长了原发病的治愈时间,增加患者的住院费用。因此,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二重感染的发生对于疾病的治愈更显得尤为重要。
(二)为减少二重感染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能用窄谱则不用广谱,联合用药必须有明确的适应证,不盲目联合使用多种抗菌药物,不频繁更换抗菌药。
2、对于一些病种包括肝硬化或消化道出血、脑血管病、糖尿病等,在未出现感染的临床表现而常规使用抗菌药预防用药时,应谨慎、严格掌握用药指征。
3、对同时患多种疾病的老年人以及抵抗力低下的患者要把握好给药剂量和给药间隔。
4、对应用广谱抗菌药物7—10天后的患者应警惕二重感染的发生,密切观察其临床表现,并尽早送标本做细菌培养,一旦出现二重感染则马上停药或更换其他不易引起二重感染的抗菌药物。
北京看白癜风去哪家医院最好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疗效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