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肠菌群失调 > 疾病知识 > 于君团队再突破,揭示大肠癌中的肠道古菌失

于君团队再突破,揭示大肠癌中的肠道古菌失



白癜风容易治疗好吗 http://pf.39.net/bdfyy/zqbdf/181213/6712021.html

今天是第期日报。

于君等:大肠癌中的肠道古菌组失调

Gastroenterology[IF:19.]

①分析2个结直肠癌(CRC)队列共人(包括CRC、结直肠腺瘤和健康人)的粪便样本;②健康人主要含3个古菌门,可分为2个古菌肠型,古菌多样性随年龄增加;③CRC患者中,嗜盐古菌富集、产甲烷古菌减少,嗜盐古菌Natrinemasp.J7-2在健康→腺瘤→CRC的发展阶段中逐渐增多;④CRC中富集的9种古菌可较好的区分CRC和健康人;⑤古菌与细菌多样性在健康人中正相关,但在CRC中丧失,CRC中富集的古菌分别与CRC中富集和耗竭的细菌呈正相关和负相关。

AlteredGutArchaeaCompositionandInteractionwithBacteriaareAssociatedwithColorectalCancer06-19,doi:10./j.gastro..06.

结直肠癌(CRC)与肠道菌群失调关系密切,此前研究主要聚焦肠道细菌,对真菌和病毒的变化也有报道,但肠道古菌与CRC的关系仍不清楚。《Gastroenterology》最新发表了来自香港中文大学于君与团队的研究,用宏基因组测序分析鉴定了我国健康人、CRC癌前病变(腺瘤)和CRC患者的肠道古菌组成特征,表明粪便古菌组或能作为CRC肿瘤发展的标志物,并报道了CRC中的古菌与细菌间的生态网络互作的变化,提示CRC中的肠道古菌失调可能与细菌失调共同促进了肿瘤发生。这些发现为描绘CRC肠道微生态的失调特征又填补了一块缺失的拼图,也为CRC的检测诊断和预防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mildbreeze)

Nature子刊:Zeb2调控肠道菌群,促进结直肠癌

NatureCancer[IF:N/A]

①肠上皮细胞(IEC)特异性表达Zeb2(Zeb2IEC-Tg/+),可诱导小鼠的肠道屏障破坏、细菌易位及结肠炎症;②在没有其它致癌突变存在的情况下,Zeb2IEC-Tg/+可导致小鼠结肠上皮粘膜的异常增生,促进自发性侵袭性结直肠癌的发展,而小肠上皮保持正常;③Zeb2IEC-Tg/+小鼠的肠道菌群失调,抗生素处理去除菌群或在无菌小鼠中,癌症的发展被完全阻止,提示菌群对于Zeb2诱导的结直肠癌发展是必需的;④人肠道上皮中的Zeb2表达与结直肠癌相关。

Zeb2drivesinvasiveandmicrobiota-dependentcoloncarcinoma06-15,doi:10./s---2

肠道菌群在结直肠癌的起始、进展及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NatureCancer》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Zeb2(一种上皮间充质转化调节因子)可通过菌群依赖性方式,促进小鼠的自发性侵袭性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去除菌群可完全抑制Zeb2诱导的结直肠癌。在结直肠癌患者中也可发现肠道上皮中的Zeb2表达,而健康人的肠道上皮则无Zeb2的表达。这些发现提示,Zeb2可通过调节宿主-菌群的互作以诱导侵袭性结直肠癌。另外,该研究构建了首个自发性菌群依赖性的侵袭性结直肠癌小鼠模型,有助于深入研究宿主-菌群互作如何调节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

szx)

Lancet:阿司匹林可预防林奇综合征患者的结直肠癌

Lancet[IF:59.]

①名平均45岁的林奇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名每日服用mg阿司匹林,名每日服用安慰剂,干预维持2年以上,平均随访10年;②随访期间,阿司匹林组及安慰剂组中分别有40名(9%)及58名(13%)患者发展出结直肠癌;③意向性治疗分析及按治疗方案分析显示,阿司匹林组患者的结直肠癌风险显著降低;④阿司匹林对结直肠癌发病率的降低作用在干预5年后才显现,并可维持10年以上(多至20年);⑤阿司匹林对于其它癌症的发病率无显著影响。

Cancerpreventionwithaspirininhereditarycolorectalcancer(Lynchsyndrome),10-yearfollow-upandregistry-based20-yeardataintheCAPP2study:adouble-blind,randomised,placebo-controlledtrial06-13,doi:10./S-(20)-4

林奇综合征患者的结直肠癌风险升高。来自《Lancet》上发表的一项RCT结果,对近千名中年林奇综合征患者进行平均10年(最多20年)的随访,发现每日服用mg阿司匹林,持续2年以上,可显著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阿司匹林对于结直肠癌的预防作用在干预5年之后才开始显现,但可维持10年以上(甚至多达20年),但对于其它癌症并无显著的预防作用。(

szx)

大肠癌进展调节子新发现

CancerDiscovery[IF:26.37]

①构建一个分析框架(PRADA),通过系统检测其目标调节子的协调变化来识别致癌RNA结合蛋白;②PRADA识别出RNA结合基序单链互作蛋白(RBMS1)是结直肠癌(CRC)进展的调节子,通过其3’UTR结合靶标mRNA,调节转录后RNA稳定性;③RBMS1是结肠癌细胞系中EMT和转移性肝定植的抑制因子;④A激酶锚定蛋白12(AKAP12)和Syndecan结合蛋白(SDCBP)是RBMS1的功能性下游靶标;⑤脱乙酰化酶1(HDAC1)介导的启动子去乙酰化导致LST细胞中RBMS1沉默。

RBMS1suppressescoloncancermetastasisthroughtargetedstabilizationofitsmRNAregulon06-08,doi:10./-.CD-19-

精准肿瘤学的一个关键挑战在于识别驱动病理基因表达的主调控因子。最新发表在《CancerDiscovery》的研究构建了一个名为PRADA的分析框架,识别出RNA结合基序单链互作蛋白(RBMS1)是结直肠癌(CRC)进展的调节子,并探究了RBMS1作为一种未知的RNA稳定性调节因子和CRC转移抑制因子的作用,对患者的风险分层有临床应用价值。(

Lexi)

国内团队:单细胞RNA测序分析胃腺癌异质性

Gut[IF:17.]

①对来自9个胃腺癌(GA)和3个非癌样本中的个细胞进行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鉴定出具有不同表达谱的五个细胞亚群;②瘤内和瘤间分化程度具有高度多样性,低分化程度可预测GA不良预后;③其中三个亚群与Lauren亚型组织病理学特征较吻合;④第四个亚群的Wnt/β-连环素通路激活,表达主细胞标志物(如LIPF和PGC)和RNF43,与实体胃底腺型GA一致(GA-FG-CCP);⑤第五个亚群在EBV感染后特异性表达免疫相关基因(如LY6K和MHCII)。

DissectingtranscriptionalheterogeneityinprimarygastricadenocarcinomabysinglecellRNAsequencing06-12,doi:10./gutjnl--

肿瘤异质性是胃腺癌(GA)准确诊断和治疗的主要障碍,来自医院第五医疗中心的刘岩和刘兵以及军事医学科学院的应晓敏与团队的研究,使用单细胞RNA测序来描述GA中的分子和细胞异质性。该研究为解释胃肿瘤的异质性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源,这将有助于精确诊断和预后。该研究结果发表于《Gut》。(

Lexi)

国内团队:识别食管癌高危人群的初筛工具

GastrointestinalEndoscopy[IF:7.]

①纳入我国一项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筛查项目中无癌症史的名参与者,其获得了初步评估结果,该初评策略评估了ESCC的8个潜在危险因素;②在中位5.5年随访期间,名参与者发展为ESCC;③基线评估为高危的人群发生ESCC的风险高于非高危人群,调整性别、年龄、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和身体质量指数(BMI)后的风险比(HR)为3.11;④高危人群的初步评估结果与所有食管癌和上消化道癌的风险显著相关,HR分别为3.30和3.03。

Aninitialscreeningstrategybasedonepidemiologicalinformationinesophagealcancerscreening:aprospectiveevaluationina

转载请注明:http://www.nzjgr.com/jbzs/11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