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肠菌群失调 > 疾病知识 > 腹胀恶心就是胃肠疾病注意,这些疾病也会
腹胀恶心就是胃肠疾病注意,这些疾病也会
腹胀、恶心、食欲不佳
一定是胃肠道疾病吗?
当然不是
医院消化科
经常有胃肠不适的患者来问诊
但是经检查却发现
引起胃肠功能紊乱的“罪魁祸首”
并非胃肠道疾病
糖尿病、帕金森
甚至是精神类疾病等
都有可能让你的肠胃出现问题
医院
消化科专家梁雪莹
就来为大家介绍
“这些疾病也会引起胃肠不适”
千万要注意哦
总是有患者出现进食生冷、刺激性食物后,上腹部不适,食欲缺乏,腹胀,恶心等胃肠不适从而就医。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种情况大多属于胃肠功能紊乱,多见于夏季。由于天气炎热,人们出汗多,同时大量饮水冲淡胃液、进食少,容易引发低钾血症;另外,进食生冷食物也可刺激胃肠,导致胃肠功能紊乱。
胃肠功能紊乱
胃肠道功能紊乱是以胃肠道功能失调而发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如胃脘痞胀、嗳气纳差、腹中鸣响、大便或干或稀,症状时作时止,总觉腹中上下左右有不舒服的感觉等。利用现代医学仪器检测通常无器质性病变,且病情的起伏与病者的情绪波动密切相关,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身心疾病。
哪些疾病可以导致胃肠功能紊乱?
01
消化系统疾病
胃肠功能障碍如消化不良、胃酸过多或过少,见于胃炎、胃溃疡等疾病;还可见于急性胃肠炎。
02
糖尿病
肠功能紊乱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一项调查显示76%的糖尿病患者有胃肠道症状。
其主要表现为胃轻瘫、腹泻及便秘,患者常常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腹胀不适,便秘、腹泻、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甚者大便失禁等症状。
高血糖可通过抑制迷走神经活性、胃电活动、胃肠激素的分泌等延缓胃排空、抑制胃窦部及小肠的II相和III相收缩,导致胃肠功能障碍,这种抑制作用与血糖水平呈正相关。血糖水平越高,肠功能障碍越严重。
03
帕金森
帕金森存在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可以引起腹胀、消化不良等,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导致胃炎,引发恶心、呕吐等不适,胃肠功能障碍将影响抗帕金森药物吸收、利用,引起运动症状的波动和恶化。
在消除了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及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后相应的胃肠道症状及帕金森的运动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
04
急性重症胰腺炎
急性重症胰腺炎常合并胃肠功能紊乱。导致胃肠动力障碍,甚至引起胃肠功能衰竭。
胃肠动力障碍时,胃肠蠕动减弱使肠道内细菌过度生长繁殖,引起菌群失调,加重胃肠道屏障功能损害,导致使肠道内细菌移位和肠源性感染,诱发和加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及多器官衰竭。
05
精神心理因素及其他
暴饮暴食,长期精神紧张和压力引起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功能失调。
服用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阿司匹林等对胃肠造成损伤。
低钾血症这些都可能导致胃肠功能紊乱。
出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
规律生活习惯
1、规律作息时间,保证睡眠时间;
2、不吸烟、不饮酒,不饮浓茶;
3、少食多餐,避免生冷刺激性食物,适当增加运动;
4、抗焦虑、抑郁药有一定疗效;
除药物治疗外。行为治疗、认知治疗和心理干预等可能对这类患者也有益。精神心理治疗不但可缓解症状,还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促胃肠动力药物
促胃肠动力药物可明显改善与进餐相关的上腹部不适,如:上浮饱胀、早饱。
1、甲氧氯普胺:较强的镇吐作用,能增加胃动力;但不宜长期大量食用。
2、多潘立酮:增加胃窦和十二指肠动力,促进胃排空,明显改善消化不良患者上腹不适、早饱、腹胀等症状;个别患者长期服用可出现乳房胀痛或溢乳现象。
3、依托必利:可增强并协调胃肠运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4、莫沙必利:可显著改善患者早饱、腹胀、嗳气等症状。目前未见心脏严重不良反应报道。
助消化药物
复方消化酶和益生菌制剂可改善与进餐相关的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
医院消化科
医院消化科建立了老年消化疾病管理平台,目前对于服用NSAIDs的患者进行长期健康随访以及消化道风险的监测评估,致力于减少NSAIDs相关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
来源:医院消化科梁雪莹
编辑:王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