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肠菌群失调 > 疾病知识 > 高通量DNA序列分析表明先前冻存的粪便细
高通量DNA序列分析表明先前冻存的粪便细
生物样本库BS小组
摘要:
粪菌移植在治疗复发性艰难梭状芽胞杆菌感染(CDI)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先前的治疗均使用新鲜粪便进行移植,我们最近报道了一例应用标准化的、部分纯化过的冻存粪便细菌移植成功治疗CDI的案例。本研究用16S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分析表明,来自健康供体的冷冻粪便细菌能稳定移植入患者肠道菌群。在移植后的供者和受者粪便中发现了类似的细菌类群,但不同患者和时间点之间的相对丰度变化很大。移植后的患者中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丰度变大,占总体序列的75-80%。而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的丰度比患者移植前的丰度降低5%。有两例患者移植后的菌群与供者非常相似,其中以拟杆菌科、理研菌科、紫单胞菌科为代表的拟杆菌门丰度最大,主要由拟杆菌属、另枝菌属、副杆菌属组成。厚壁菌门主要由胃瘤菌科、毛螺旋菌科、疣微菌科和未分类的梭菌科为代表。其中一例患者随后接受了抗生素治疗其他非肠道感染,从而导致肠道中以肠杆菌科为主的变形菌门数量增多。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从健康的捐赠者来源的冷冻粪便菌群可以用来有效治疗复发性CDI,达到恢复肠道菌群结构、清除肠道艰难梭状芽胞杆菌的目的。
编者按:本研究首次对粪菌移植后的CDI患者粪便进行了16S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健康供体来源的经标准化冷冻制备的粪便细菌能稳定移植入肠道菌群,恢复菌群保护功能,与新鲜粪便移植效果差异无几。对包括艰难梭状芽胞杆菌在内的菌群进行详细分析的结果有助于全面理解复发性CDI患者在粪菌移植治疗后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变化。而且,粪菌移植后的患者将是一个独特且有趣的临床研究队列,可以用来研究影响宿主肠道微生物群落稳定性的各种因素。
作者:HamiltonMJ,etal.
编译:白冰珂
校审:刘妍
原文:
High-throughputDNAsequenceanalysisrevealsstableengraftmentofgutmicrobiotafollowingtransplantationofpreviouslyfrozenfecalbacteria.GutMicrobes.Mar-Apr;4(2):-35.doi:10./gm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