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肠菌群失调 > 疾病知识 > 抗生素替代物的种类以及在养禽中的应用
抗生素替代物的种类以及在养禽中的应用
饲用抗生素的使用曾被认为是20世纪养殖业生产中最伟大的生物技术,它的应用和推广推动了养殖业和饲料业的革命,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但是正如所有的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一样,抗生素的长期、大量滥用带来了严重的负面效应。如破坏家禽的胃肠道微生态平衡,干扰家禽免疫系统,特别是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局部非特异性免疫系统,降低家禽对某些疾病的抵抗力,影响家禽的健康,严重威胁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肉、蛋和奶等畜禽产品中的药物残留,直接威胁人的健康。通过抗生素耐药性的交互遗传和交叉传播,干扰术后病人和传染病感染人群的药物治疗效果,提高治疗用药的剂量,从而间接威胁人类健康。
当这些问题显现出来以后,各国迅速采取措施,禁止使用饲用抗生素,并通过立法禁止抗生素作促生长剂使用,今后的发展趋势是尽量不宴使用抗生素。近年来,饲用抗生素替代品主要有抗菌肽、益生素(微生物芬制剂)、寡糖(化学益生素)、糖萜素、酶制剂、酸化剂和中草药等。
1、抗菌肽
抗菌肽是生物体内诱导产生的一种具有强抗菌作用的多肽类物质。它广泛存在于多种生物体内,是生物体对外界病原物侵染而产生的一系列免疫反应的产物。其性能稳定,具有较强的广谱抗菌能力,对于家禽的革兰氏阳性菌及阴性菌均有杀伤作用,对原虫、肿瘤也有作用。抗菌肽有着独特的不同于抗生素的抗菌机理,抗菌肽的作用机制与酶或受体等蛋白因子无关,抗菌肽作用于微生物膜(细胞膜外膜),主要是作用予膜脂质的基质,通过物理化学机制使膜通透性增大,破坏其屏障凳而达到杀伤细胞的效果。抗菌肽具有传统抗生素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不会诱导耐药菌株的产生,有希望成为新一代抗菌剂。抗菌肽的高效广谱抗菌性已被药物学家、生物学家所重视,在一级结构的基础上,采用分子暮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方法可以生产抗菌的转基因动植物,同时可以通菖过基因工程的技术方法大量表达抗菌肽,使之成为新一代肽类抗菌药的来源,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2、益生素
益生素又称活菌制剂或微生态制剂,是一种无毒、无副作用及无残留的绿色饲料添加剂。益生素可在消化道内增殖,产生乳酸和乙酸使消化道内pH值下降,并产生溶菌酶、过氧化氢等代谢产物抑制有害细菌在肠黏膜的附着与繁殖,平衡动物消化道内的微生物群。益生素与消化道菌群之间存在生存和繁殖的竞争,限制致病菌群的生存、繁殖以及在消化道内的定居和附着,协助机体消除毒素及代谢产物。益生素可刺激机体免疫系统,提高干扰素和巨噬细胞的活性,促进抗体的产生,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另外,许多益生素具有抑制消化道内氨及其他腐败物质生成的作用。益生素可产生各种消化酶,促进家禽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3、寡糖
寡糖是由2~10个糖基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具有直链或支链结构的低聚物的总称。这些寡糖都属短链分支糖类,因其不能被禽消化,但可以被肠道有益微生物利用,从而促进有益菌群的增殖。寡糖因其调节动物微生态平衡的作用与活菌制剂相似,营养界称其为化学益生素。寡糖主要是维持体内已建立而且是健康的消化道菌群,选择性促进消化道中有益微生物的优先繁殖。寡糖由于其分子间结合位置及结合类型的特殊性,导致不能被单胃动物自身分泌的消化酶分解,但进入消化道后段可作为营养物质被其中的有益微生物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链球菌等消化利用,从而使其大量增殖,形成微生态竞争优势,同时发酵产生的酸性物质降低整个肠道的pH值,直接抑制外源菌和肠内固有腐败菌的生长,从而发挥正常肠道菌群在屏障、营养和免疫上的正常功能。某些寡聚糖还具有提高免疫和抗原免疫应答能力,从而增加禽体液及细胞免疫能力。寡糖是一类间接提高禽免疫力的物质,其本身没有杀菌作用,只是为有益菌提供养分或者为病原菌提供标靶,只能辅助抗病、防病;同时寡糖类物质易吸潮,不利于储存或均匀添加;成本也比较高。
4、糖萜素
糖萜素是从油茶饼粕和茶籽饼粕中提取的,由糖类(≥30%)、配糖体f≥30%1和有机酸组成的天然生物活性物质。糖萜素不但能有效地提高正常动物机体免疫功能和病鸡免疫功能,而且对调节神经免疫、抗病毒等有显著效果。糖萜素还具有明显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以及调节cAMP/cGMP系统功能,促进蛋白质合成和消化酶活性。糖萜素能明显提高家禽生产性能、家禽的成活率,同时还有明显改善肉、蛋品质的作用。毒理学试验表明,糖萜素使用安全、无药物残留、不产生抗药性、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维护人类健康,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糖萜素是一类间接提高免疫力的物质,其本身没有杀菌作用,主要通过提高动物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和抗病抗应激作用来达到其促生长目的。
5、酶制剂
酶制剂是一类具有生物催化性的蛋白质。虽然酶制剂本身对微生物没有呔大影响,但是可以提高饲料消化率,减少消化道内养分残留量,缩短残留时间,间接减少病原菌生长机会,从而起到抗病防病的效果。大多数酶类是以难消化的营养底物(抗营养因子)为目标,使饲料更大发挥其营养效果,这些酶统称消化降解酶,又可以分为2类:消化酶和降解酶。消化酶包括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家禽的体内可以产生;降解酶包括纤维素酶、13一葡聚糖酶、麦芽糖酶、甘露聚糖酶、果胶酶、植酸酶、支链淀粉酶和木聚糖酶,动物组织细胞不能合成。应用最多的是各种多聚糖酶的复合酶,单一降解酶只有植酸酶。其中的葡萄糖氧化酶(GOD)是一种需氧脱氢酶,能专一地氧化D一葡萄糖为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可以直接抑制家禽的大肠杆菌、沙门菌和葡萄球菌等的繁殖。反应时会消耗肠道内氧气,利于双岐杆菌、乳酸杆菌等有益厌氧菌的生长。酶制剂不直接参与攻击病原菌,大多数作用是减少病原菌的生长基质;在优质日粮情况。
总之,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使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望绿色、健康和安全。国家食品安全部门也制订严格的检查制度,绝对保证食品安全。同时,随着微生态制剂、中草药制剂、寡糖,尤其是抗菌肽等抗生素替代品的进一步推广,饲养家禽者观念的更新,抗生素时代即将成为过去,后抗生素时代已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