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肠菌群失调 > 预防治疗 > 原创生猪的冬季饲养管理
原创生猪的冬季饲养管理
进入冬季,天气寒冷,猪的饲养比其他季节更为难养,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措施,以保证生猪的健康生长。
1、管理难点(1)气温低;(2)昼夜温差大;(3)通风不良;(4)湿度大。
2、致害性(1)气温低造成舍内温度低,会使生猪生长慢而耗料多,生长停滞甚至死亡;母猪不发情难配种,甚至流产;乳猪易拉稀、感冒、抵抗力差而易患呼吸道疾病,毛色难看易死亡;易诱发传染性胃肠炎、口蹄疫等疾病。(2)通风不良导致舍内空气污浊,有害气体如硫化氢、一氧化碳、氨气等积聚于下,易患呼吸道疾病、眼结膜炎等,并使抵抗力下降。(3)昼夜温差大,猪易患拉稀、感冒等疾病。(4)湿度大,猪易患仔猪副伤寒、沙门氏杆菌、大肠杆菌等肠道传染病。
3、技术措施温度:(1)初生仔猪:需设置保温箱或小保温圈,内设电热板和烤灯,注意圈上口要有覆盖物,烤灯莫烤坏仔猪。小环境温度:初生至3日龄,32—34度;4—7日龄,28—32度;8—14日龄,25—28度;15—断奶,23—25度。湿度40-60%。2—3日龄起,供给充足干净的饮水。吃初乳后,灌服庆大霉素、氟苯尼考,或肌注长效土霉素。(2)断奶保育仔猪:断奶第一周,不低于断奶时的温度,及23—25度,以后每周降0.5—1度,最低不低于18—23度。湿度60-70%。(3)育肥猪及母猪:10—16周龄20—18度;17周龄以后17—18度;妊娠、空怀母猪15—18度、哺乳母猪18—20度。湿度65-70%。要紧闭门窗,挂以棉帘,糊严门窗和墙壁缝隙,堵上出粪口等以保温。严防贼风。
通风:在密闭门窗的同时,还要通风换气,妥善解决保温与通风的矛盾。可选风和日丽气温较高的中午,循序渐进开启门窗,切勿忽然大开,2—3小时关闭。通风效果以人进舍无太大刺鼻呛眼为度。
4、技术要点;针对冬季养猪易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要求畜主,一要想尽一切办法保温,尽量达到理想温度;二要妥善解决保温与通风、母猪与仔猪不同温的矛盾,和昼夜温差大的问题;三要勤清圈舍,多扫少冲,以降低湿度;四是没喂全价料的,料中要加2%的豆油;五要料中定期加枝原净+强力霉素或土霉素,饮水加电解多维保健。
5、冬季常发病:由于冬季气温低、封圈等,易患以下疾病:
1)口蹄疫:是由病毒引起的偶蹄兽发生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流行特点:1、感染偶蹄动物,牛羊猪最易感。2、不同年龄的猪易感性不同,年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3、多发生于秋末、冬季、和早春,春季为高峰4、水泡液和水泡皮含毒最多,通过污染饲料、饮水和工具等感染。
临床症状:1、体温升高,全身症状明显,蹄冠发红,形成水泡和溃烂。2、鼻盘、口腔、齿龈、舌、乳房也可有水泡或溃疡。3、哺乳仔猪不见水泡而引起四肢麻痹、不能站立、急性心肌炎突然死亡。
病理变化:死亡仔猪心肌松弛、色淡、表面及切面灰白色至灰白色的斑点及斑条,与正常心肌相间形成虎斑心。
预防措施:1、注射疫苗。依法上报按规定处理。2、隔离、护理、减少应激,用碘制剂带猪消毒。3、肌注头孢噻呋钠、黄芪多糖、多西环素、阿莫西林等。4、电解多维、清瘟败毒散拌料和饮水。5、碘酒或碘甘油等涂抹患处。
2)传染性胃肠炎: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猪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流行特点:1、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传染源,各年龄均发。2、多发于冬季寒冷季节,夏季发病较少。3、10日龄以内的猪死亡率高达90—%。
临床症状:1、仔猪突然呕吐接着急剧水样、喷射状腹泻,呈黄色、淡绿色、灰白色,恶臭。病猪迅速脱水,体重下降,精神萎靡,被毛粗乱。5周后很少死亡。2、中猪、肥猪食欲消失,粪便黄绿色,混有气泡,一周左右康复。3、母猪腹泻反复感染,症状较重,体温升高,乳止,呕吐、纳呆,痢重,先呕后泄。
病理变化:1、肠内充满乳凝块,胃底粘膜有充血点2、小肠壁变薄,肠内充满黄绿色或灰白色液体,含有气泡和凝乳块,小肠细膜充血,淋巴结肿胀。
预防措施:1、引种检疫。2、科学免疫。
治疗方法:1、隔离、消毒(草木灰、碱性消毒液)。2、防脱水(对半液、补液盐)。3、黄芪多糖、多西环素、头孢噻呋、土霉素、氟苯尼考、磺胺咪肌注。次苍与苏打混服。
3)流行性腹泻:是由病毒引起的仔猪和育肥猪发生的接触性传染病。与传染性胃肠炎极为相似。
流行病学:只发生于猪,各年龄均发,哺乳猪、中猪、肥猪发病率高,尤以哺乳猪为重。母猪变动很大,约为15-90%。病猪是主要传染源,通过粪便污染的饲料、饮水、环境、用具传染。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染。寒冷季节多发。
症状:潜伏期5-8天。主要症状为水样腹泻,或呕吐。呕吐多发于吃食或吃奶后。年龄越小症状越重。1周龄内仔猪腹泻后3-4天因严重脱水死亡,死亡率50%,高达%。病猪体温正常或稍高,食少或绝。断奶母猪少神、厌食,持续1周后渐复。少数猪愈后发育不良。育肥猪周后康复,死亡率1-3%。成年猪症状较轻仅限呕吐,重者3-4天自愈。
诊断:与传染性胃肠炎无显著差别,只是病死率比其稍低,传播速度也较缓慢。多发于寒冷季节,年龄越小,死亡率和发病率越高,并呕吐、水样腹泻、严重脱水。
防治:1、用抗生素无效,可参考传染性胃肠炎治法,用流传二联苗产前免疫。2、白细胞干扰素-国际单位皮注,日1-2次。3、口服补液盐-毫升一次口服。4、抗生素防继发感染。
4)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是以生长速度慢、饲料利用率低、食欲减退、咳嗽、呼吸困难为特征的疾病。虽总体死亡率不高,但可严重影响经济效益。本病的新特点一是表现混合感染,病原体为支原体、蓝耳病毒(PPRSV)、圆环病毒(PCV-2)等感染为主,再结合其他细菌继发或混合感染;二是发病时间表现为断奶后各个阶段均可发病。该病是由细菌、病毒、支原体、环境应激等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呼吸道疾病的总称。四季均发,以秋末初春和冬季为甚。
病原体:1、病毒性:蓝耳、伪狂犬、园环、流感、猪巨大细胞、包涵体鼻炎等。2、细菌:胸膜肺炎放线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副嗜血杆菌、沙门氏杆菌、巴氏杆菌、链球菌、化脓棒状杆菌等3、寄生虫:附红细胞体、弓形体、蛔虫、后园线虫、球虫4、其他:霉形体、霉菌与霉菌毒素(T-2毒素、F-2毒素)。
发病特点:该病多发于13—20周龄的育肥猪、5—12周龄的保育猪。发病率为25-60%,死亡率5—10%。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散发或地方流行,寒冷季节多发。饲养密度大不同日龄混群、卫生条件差、通风不良、温湿度过高过低有害气体浓度大、转群、运输等应激反应,均可促发。
临床症状:1、多发于6-10周龄保育猪,有时见于1-3周龄哺乳猪(有神经症状),最普遍的是育肥猪。2、体温升高,食欲下降或废绝。3、眼结膜发炎,有分泌物,流泪,有时眼眶水肿。4、有的腹泻、堆卧、长缓、消瘦、皮白、死亡率升高。5、呼吸困难,咳喘,腹式呼吸。6、孕猪流产、死胎、木乃伊,反情率高。
防控:1、全进全出;2、密度合理,科学混群;3、清洁卫生,定期消毒;4、慎重引种;5、防寒防暑防潮,通风换气;6、充足饮水、7、饲喂优质饲料,提高抵抗力、8、搞好母猪伪狂犬、猪瘟、蓝耳等病的免疫。治疗:1、哺乳仔猪在3、7、21日龄分别肌注长效土霉素(得米先)0.5毫升;2、断奶猪在28、35、42日龄分别肌注头孢噻呋(速解灵)3、妊娠母猪在产前和产后1周用支原净每吨克加土霉素或金霉素每吨克拌料;4、阿莫西林每吨水克,全群饮水1周。
该病因是混合感染,故应联合用药。该病病程7-10天甚至更长,想1-2天即解决问题很难,因心急而频繁换药是错误的。治愈后还要坚持1-2天,以防反复。
5)脱肛
1、病因:较复杂。任何年龄、季节均可发生,一般发生在20—70公斤的猪,以及年老瘦弱或分娩前后的母猪,并在冬季寒冷、潮湿环境下发生。
发病因素有以下几点:1)疾病:长期便秘或顽固性下痢;阴道炎、尿道炎、尿道结石继发;严重的咳嗽使腹压增大而脱肛。2)毒素:食入大量霉菌毒素;饲喂大量的棉粕。3)药物:料中大量添加林可霉素或泰乐菌素,可致直肠边缘肿胀而使直肠脱出;长期添加抗生素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形成便秘而脱肛。4)生理:母猪过肥或怀孕后期腹压增高,子宫压迫直肠,肛门括约肌松弛等,会诱发母猪脱肛。5)饲喂:料中粗纤维含量过低,肠道蠕动功能降低,会引起脱肛;营养不良,突然变换饲料,料中混有大量泥沙或其他异物都会发病。6)管理:天气寒冷、环境潮湿、温度过低,猪扎堆拥挤,过度挤压造成机械性脱肛;气温太高,天气突变,以及饲养管理中各种应激因素,如撕咬打架剧烈运动等也会引起;运动不足,其分泌机能和胃肠消化功能受到影响,致使肠内容物停滞,也会引起脱肛。
预1)加强饲养管理。防止惊吓,减少应激;注意冬季防寒保暖、夏季防止气温过高,保持圈舍清洁卫生干燥。2)科学饲喂。饲喂营养丰富的全价饲料,同时补给一些青绿饲料;给予充足清洁的饮水,保持适当运动;防止饲料霉变;母猪怀孕后期腹压过高,可适当提高饲料营养浓度,减少喂量。
治疗:1)治疗原发病。如便秘、腹泻等。2)还纳脱出肠段。对轻度脱肛,脱出的直肠较短,可用1%的明矾水或0.1%的高锰酸钾水洗净肠管及肛门周围,提起猪后腿,缓慢送回腹腔,在再肛门上下左右分4点注射95%的酒精,每点1—3毫升。然后使猪后腿离开地面20--30分钟后,放入单圈饲养。3)手术:针刺水肿粘膜,轻挤水肿液;如粘膜水肿坏死,应剥去烂肉清洗干净,但不得损伤肠管肌层,然后轻轻整复送入肛内。并在肛门周围做荷包缝合,缝合打结要适当松些以排粪。手术时要注意器械的消毒。为放努责而再次脱出,可于交巢穴注射1%的普鲁卡因5—10毫升,术后用抗生素配合治疗,一般3—5天即愈。但脱肛非常容易复发,对发生2次以上、无饲养价值者可行淘汰,出现脱肛母猪也不宜再作种用。
6)咬尾咬耳病1、病因:1)品种和个体差异:同圈饲养不同品种或同品种但体重差异过大。2)环境:舍内温度过高过低,通风不良和有害气体积蓄天气突变,圈舍潮湿引起皮肤发痒等,使猪严重不适感或休息不好而引起;光照过强猪处于兴奋状态而烦躁不安也会引起;猪生活环境单调,特别是猪活泼好动,于是互相玩弄耳尾,最终导致严重的食肉癖。3)营养:当饲料营养水平低于饲养标准,满足不了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如蛋白质缺乏、粗纤维过低均可造成;日粮营养成分不平衡,如矿物质。微量元素和各种维生素不足及比例失调也会发生。4)管理:猪群中社会地位低下者,不能得到槽位;密度过大及同栏猪过多,次序混乱;水料槽不足,地面喂食;猪活动频繁,无法充分休息而烦躁;猪因荷尔蒙刺激导致情绪不稳;卫生状况不良或并栏饲养,猪群整齐度不佳,均可诱发该病。5)疾病:患狂犬病、严重腹泻、缺乏钙磷铁等引发营养代谢紊乱可诱发。有的猪咬尾后,会导致群起而攻之波及整刺激而烦躁不安,在舍内摩擦而致耳后、肋部等处出现渗出物,对其他猪产生吸引作用而诱发;猪体内寄生虫特别是蛔虫,刺激患猪攻击其他猪也会发生。
防制措施:1)满足营养需要:饲喂全价配合饲料,并定时定量,不喂霉变饲料,饮水清洁,避免抢食争斗及饮食不均。发病时及时对饲料营养进行分析,针对营养不足尤其是微量元素及多维素缺乏,要及时补充。2)给予良好的饲养环境:猪场的选址、场区布局设计、猪舍类型、通风类型、粪污处理及其饲槽饮水方式等都要符合猪正常生理要求,以避免酷暑严寒、贼风侵袭、粪便污染、空气污浊潮湿等因素造成的应激。3)合理组群:把来源、体重、体质性格、吃食的方面相似的猪组群饲养。每一猪群的多少,应依猪舍设备、圈养密度、饲养方式等因素而定。在自然温度、自然通风条件下每群以10—20头为宜同群个体体重小猪不超过4—5公斤中猪不超过7—10公斤。分群后要保持猪群稳定,除疾病或体重差别过大、体质过弱而不能在群内饲养外,不宜任意变动。刺激而烦躁不安,在舍内摩擦而致耳后、肋部等处出现渗出物,对其他猪产生吸引作用而诱发;猪体内寄生虫特别是蛔虫,刺激患猪攻击其他猪也会发生。防制措施:1)满足营养需要:饲喂全价配合饲料,并定时定量,不喂霉变饲料,饮清洁,避免抢食争斗及饮食不均。发病时及时对饲料营养进行分析,针对营养不足尤其是微量元素及多维素缺乏,要及时补充。2)给予良好的饲养环境:猪场的选址、场区布局设计、猪舍类型、通风类型、粪污处理及其饲槽饮水方式等都要符合猪正常生理要求,以避免酷暑严寒、贼风侵袭、粪便污染、空气污浊潮湿等因素造成的应激。3)合理组群:把来源、体重、体质性格、吃食的方面相似的猪组群饲养。每一猪群的多少,应依猪舍设备、圈养密度、饲养方式等因素而定。在自然温度、自然通风条件下每群以10—20头为宜同群个体体重小猪不超过4—5公斤4)适宜的密度:以不影响猪正常生长、发育、繁殖,又能合理利用面积,一般育肥猪以每头不低于1.2平方米。5)断尾:仔猪出生当天,在离尾根1-2厘米处用钝口剪钳剪掉,并涂以碘酊。6)其他措施:饲养人员要固定,禁止外人参观,其他动物禁入;及时去势;对有咬尾恶癖的猪及时挑出单圈饲养,还可肌注镇静剂;对咬伤的猪及时隔离,并用0.1%的高锰酸钾清洗消毒,并涂上碘酊;对严重咬伤者,可用抗生素治疗防感染;当前驱虫防止诱发该病。
鲁西特区济宁片技术服务部邹城六和裴忠绳
手机:邮箱:peizhongsheng
sina.cn北京治疗白癜风那家医院看的好中科白癜疯医院是骗人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