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肠菌群失调 > 预防治疗 > 涨姿势小儿便秘该怎么处理
涨姿势小儿便秘该怎么处理
便秘是指排便困难或费力,排便不畅,便次太少,粪便干结且量少。是儿科临床常见的胃肠道症状,病因很多。若长期持续存在会影响患儿生活质量。
一.小儿便秘的诊断标准
小儿便秘的诊断标准较多,但最常采用的为年新修订的罗马Ⅲ标准:
1.适于4岁以下儿童:至少符合下列2项条件,并持续1个月:(1)每周排便2次或2次;(2)能自行排便后每周至少有1次大便失禁;(3)有大量粪潴留史;(4)有排便疼痛或排便困难史;(5)直肠内有巨大粪块;(6)排出粪便粗大以致于堵塞下水道。伴随症状包括易激惹、食欲减退和(或)早饱。一旦大量粪便排出,这些症状很快会消失。
2.适于4—18岁儿童:符合下列2项或以上,症状每周至少1次,持续2个月以上,但肠易激惹综合征诊断依据不足:(1)排便2次/周或不足2次;(2)每周至少有1次大便失禁;(3)有大量粪潴留史或有与粪潴留有关姿势;(4)排便疼痛或排便困难史;(5)直肠中有巨大粪块;(6)排出粪便粗大以致于粪便可以堵塞家中下水道。
二.导致儿童便秘常见的原因
1.饮食不足:小儿进食太少时,消化后液体吸收,使大便余渣减少,变稠。奶中糖量不足时肠蠕动弱,可使大便不易排出。
2.膳食结构不合理:常见者为蛋白质食物(肉、蛋、奶)摄入偏多,含碳水化合物食物(主食)摄入少且过于精细(粗粮少),含膳食纤维食物(豆类、水果、蔬菜)摄入不足,此外每日饮水少亦为重要原因。
3.肠道功能失常:由于生活不规律和缺乏训练按时排便习惯,以致未形成按时排便条件反射,终致肠肌松弛而便秘。
4.胃肠动力异常:近年来随着胃肠传输时间和多通道下消化道测压技术在儿科的应用,发现部分便秘患儿存在结肠或直肠肛门动力障碍,结肠无力和出口梗阻是最常见得因素。
5.胃肠激素分泌和调控异常及某些代谢因素:胰腺素分泌过少等也可影响胃肠动力导致便秘。
6.药物作用:服用某些药物可使肠蠕动减弱而便秘,如胆碱能药物、抑酸剂、某些抗惊厥药等。
7.遗传因素:部分患儿生后即便秘,有家族史,可能与遗传有关
8.精神因素:小儿环境和生活习惯突然改变,突然精神刺激如焦虑,抑郁等可抑制外周自主神经对大肠的支配,引起不同程度的短时间便秘。排便时疼痛,肛裂疼痛,对卫生间环境不适应和个人情绪不佳等可导致便秘。
三.小儿便秘的治疗
小儿由于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故应慎重采用药物治疗。小儿便秘的治疗通常以改善饮食及日常生活习惯为主,必要时也可采用各种药物。
1.基础治疗:
最关键,强调合理膳食结构,增加摄入富含膳食纤维食物(谷类、薯类、蔬菜和水果等)和足量饮水。
2.心理治疗:
对于治疗困难、年较大(6岁以上)患儿可主动配合儿童,还可辅以行为心理治疗和生物反馈治疗,鼓励患儿积极排便,养成良好排便习惯和进行排便习惯训练。增加运动量,持患儿愉快精神状态,力形成定时排便生物钟。
3.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有缓泻剂、胃肠动力剂及微生态剂,现主张选择膨松剂和渗透性通便剂,避免长期应用刺激性泻剂。
1.乳果糖:
属于渗透性泻药,是一种人工合成的不吸收双糖。含有一分子果糖和一分子半乳糖,机体无法将其水解为单糖,因此,口服乳果糖后药物几乎不被吸收,可以原型到达结肠,并充分吸收水分到肠道或防止大便中的水分被吸收来增加肠道中的水分,起到通畅大便的作用。口服乳果糖<1岁婴儿,每天2.5ml清晨顿服;1—9岁幼儿,每天7.5ml清晨顿服,服用3d后疗效不显著者,可于下午增加1次用药次数,若剂量过量出现大便稀烂则适当减量。
2.小麦纤维素颗粒联合双歧杆菌活菌散:
小麦纤维素颗粒是天然的植物纤维素,具有良好的膨胀和吸水功能,能够有效地调节肠道菌群,促进健康康菌体生长。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则通过抑制有害菌种的繁殖,调整菌种失调现象,改善肠道内的微生态系统,通过分解脂肪、蛋白质和糖,促进机体吸收、消化营养物质,增强患儿的新陈代谢,恢复肠道运动功能。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后,能更好地中和肠道毒素,改善粪便成分,减少水分的吸收,刺激排便。服药方法:小麦纤维素颗粒,2次/d,1次/袋,,连续服七天。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1—4岁,3次/d,mg/次;1岁以下,3次/d,mg。均用凉开水送入,连续服用28d。
3.其他:
也可根据需要,为解除粪便嵌塞联合用开塞露、甘油栓。及其他通便剂:欧车前、甲基纤维素、聚乙二醇。
参考文献:
1.张莉,陈磊,小儿便秘临床治疗研究进展,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第14期P-
2.郜华杰,小麦纤维素颗粒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中国实用医药第10卷第11期P-。
3.邱小英,社区干预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分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第22卷第1期P19-20
编辑:泰和妇幼综合:医学界儿科频道
大家都在看点击下面标题查阅
1、想孩子长高,妈妈们必须知道这些
2、超声来解答:羊水过多
3、什么是子宫颈癌?为什么需要做宫颈癌筛查?
4、一图教会你发现与控制乳腺增生
5、0-1岁宝宝喂养误区大盘点
科室名片儿内科
儿内科是我院的重点科室之一,经过20多年的精心建设,科室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是一支具备医、教、研综合能力并有创新意识年富力强的团队,以呼吸、消化、心血管、神经、感染性疾病等为主攻方向的学科,床位60张,年住院达人次。基本涵盖儿科所有病种,病人辐射全县及周边。医师8名,副主任医师资格1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4名。对小儿呼吸、消化、神经、心血管、内分泌、肾脏、危重症抢救有一系列诊疗规范和指南。熟练掌握儿童哮喘、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治原则,合理使用抗生素。同时配置各种先进抢救设备,心电监护系统、中心供氧系统、智能输液泵、儿童急救气囊、喉镜等,保障危重病人及时救治。长期以来科室始终秉承“爱心圣手,佑妇护婴,敦医励健,崇和尚新”的院训,践行“科技创新、服务大众、培育新人、引领未来”的使命,注重内涵建设,全面质量管理,全心全意为广大儿童提供优质服务,赢得了社会各界和广大家长的普遍信任和高度赞誉,今后我们将继续以精湛的技术,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为全县儿童的健康事业而不懈奋斗。
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
我院于年9月新开设新生儿科及重症监护室(NICU),科室布局合理,设施条件居前,服务理念先进,病人无需家属陪护,为产科的坚强后盾,医护人医院专科培训、学习,医疗护理技术力量过硬,目前新生儿科开放床位20张,现有医生7人,其中副主任医师资格1人、主治医师3人,护士10人(省优秀护士1名)。
主要的诊疗范围有产房及手术室内新生儿复苏;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救治;足月危重症新生儿的救治;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肺炎等各种新生儿常见及疑难疾病的诊治及新生儿保健技术等,并形成了系统的诊疗规范,开展了多项新技术。
科室拥有高素质的护理队伍,有新生儿专职护士,常规开展深静脉置管、桡动脉穿刺、腋静脉穿刺、鸟巢护理、早产儿发育支持照顾等技术。病房实施24小时监控系统,配备空气净化器,早产婴儿培养箱、蓝光治疗箱、无创正压通气、拥有各种无创多功能监护仪、全功能婴儿辐射抢救床、输液泵、脉氧饱和仪、全自动血气分析仪等先进的硬件设备。
新生儿科结合我院儿童保健专科特色将进一步完善早产、高危新生儿出院后长期随访系统,完成高危儿出生后的抢救出院后的随访、评估和促进康复的纵贯,序列治疗;致力于提高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救治成功率并改善远期预后;完善早产儿及高危儿神经发育评估与促进康复中心;成立专业的转运小组,完善危重症新生儿院前急救与双向转运系统;开展新生儿体、智能力评估,感统训练等,积极为我县提高人口质量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