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肠菌群失调 > 预防治疗 > 养禽论坛关于菌群失调
养禽论坛关于菌群失调
什么是“菌群失调”?
菌群失调是指由于某种原因(如滥用抗生素),正常菌群中各种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可发生较大的变化。
从微生态学整体的观点,微生态平衡应包括微生物与微生物之间,微生物与机体之间,以及微生物、机体、环境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相应地微生态失调也同样述及到以上三方面的平衡失调。但目前讲的微生态失调主要是指微生物菌群之间的平衡失调,也就是机体某个部位的正常菌群的数量或者菌群的组成发生较大幅度的变化,并造成机体功能或结构异常,这就是菌群失调。
根据失调的程度,学者们将其分为三度。
一度失调是较轻度的失调,如有人服用抗生素几天后,发生了便秘,停药后毋需其他治疗,就自愈了。
二度失调相对就重一些,如果诱发失调的因素去除后,失调的症状如慢性肠炎等仍不能自然消除。
三度失调就更重了,临床表现为急病状态,如艰难梭菌引起的伪膜性肠炎,可发生严重的腹泻。当大便直接涂片、染色镜检或细菌培养检查,结果大便中原有的大部分菌群很少,只有少数菌群占绝对优势,所以三度失调又称菌群交替症。
确定一个人是否发生菌群失调,可从临床病史分析与实验室检查两方面加以综合判断。
临床病史分析就是病人有哪些临床表现,以及是否有会诱发菌群失调的因素,如用药情况,疾病、手术或饮食等情况。
实验室检查主要是收集有正常菌群部位的分泌物等标本进行细菌总数及各主要菌群定量比例检测。实验室检查还包括可能存在疾病的检验。临床医生根据病史分析与实验室检査结果,经综合后再判断某病人是否存在菌群失调。
“菌群失调”是疾病的原因,还是疾病的结果
“菌群失调”既是疾病的原因,又是疾病的结果,是一件事物的两个方面或是原因与结果相互转化的结局。菌群失调是生态失调的一种表现形式。
菌群失调是指宿主的微环境或微生物间的微环境中正常微生物群发生的定量或定性的异常变化。
作为疾病的结果,引起菌群失调的因素很多,例如感染,尤其是外源性感染,抗生素的应用,放射性物质和放射线的影响、外科手术等,都会引起菌群失调。
作为疾病的原因,宿主正常菌群在量和种上的变化将会造成一系列后果,以至使宿主由生理性平衡状态向着病理性紊乱状态转化,引发种种疾病。
(文章来源:走进微生态世界)
▌文末产品推荐《微益生》
点击《微益生》,深入了解《微益生》产品功效。
?皮肤病最好医院?白癜风系统检查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