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肠菌群失调 > 预防治疗 > 剑桥女博士回国后每天和大便打交道,是为了
剑桥女博士回国后每天和大便打交道,是为了
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施雯通讯员邵敏
剑桥女博士每天的工作,居然是和大便打交道!
这么不可思议的事就发生在杭州,浙江省农科院的实验室里。
年,王欣从英国剑桥大学达尔文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后归国,目前是浙江省农科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员。
她从事了30年肠道微生物领域的研究,为肠道菌群失衡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过去,我们便秘或者拉肚子,常常不明原因。
比如拉肚子的问题,有人一吃梨就拉肚子,会觉得是自己脾胃虚寒,怪梨性太凉,其实梨含有山梨糖醇,可能是你肠道对糖醇类物质过敏,引发的腹泻。
医院能快速找到病人腹泻的真正原因,那就能开出一张饮食清单给你,告诉你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
现在,医院是通过革蓝氏染色法,检测肠道菌群,但准确度不高;或者利用宏基应组测序法,用生物信息学进行长达一个多月的测算,才能得到结果。
王欣的研究,就是用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让长期便秘、腹泻人群摆脱生活困扰。
有人会问,既然有这么好的技术,那为什么不投入市场,为这么多长期腹泻、便秘的人士某福利呢?
这件事,其实2年前王欣就开始做了,她和4位同事一起凑足40万元,入股成立了一家医疗科技公司,将自己30多年来的科技成果进行产业化。
“当时,我们凑钱入股办公司,实在也是无奈之举。”剑桥女博士心里的苦,很多同事也感同身受,非常理解。
王欣坦言:科研成果是实验室里的东西,就好像是个婴儿,还需要你一路陪伴教导才能长大成人,就像我这个研究,它是需要很多临床实验数据的,这在农科院是无法完成的。
为了让科研成果尽快而顺利地产业化,王欣和课题组的4位同仁想了变通的法子,自己出钱去外面开公司。
2年下来,项目积累了2万多临床数据,现在,相关技术和设备已经进入了报证阶段。
胜利在望的时候,王欣又判来了一个好消息,省农科院农创园要开园了。
其实,清末建院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已有多年历史。
这家位于杭州德胜中路上的单位,至今还在城中保留着大片农田。
7月26日下午,30多家科创企业来到院里,参加入驻省农科院农创园的开园仪式,王欣的公司也成为首批入园的企业。
搞科研的单位,开始搞产业,省农科院这家百年老店,宣布正式“下海”。
农创园的建立是为了解决省农科院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问题。
省农科院相关负责人说,今后,农创园将依托省农科院构建创业服务生态产业圈,建设成为科研创新的催化器,应用推广的放大器,成果转化的助推器,优质企业的孵化器,产业发展的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