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肠菌群失调 > 预防治疗 > 一篇文章读懂人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肠道菌

一篇文章读懂人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肠道菌



人体中最多的成分是什么?细胞?基因?都不对,是微生物!它们的数量与人体细胞的比例达到10∶1。仅在我们人体肠道中,就含有超过万亿个细菌,这些细菌有助于人体消化食物,产生维生素以预防食物中细菌所诱发的疾病,同时刺激免疫系统。肠壁中的所有这些细菌与身体的其余部分分离,肠壁的功能为选择性屏障,旨在只允许有用的物质通过,并在体内被吸收。

随着研究深入,科学家发现肠道微生物在许多慢性疾病和症状中,如炎症、肥胖等也起了关键作用。最近,丹麦技术大学,国家食品研究所的一个博士生项目考察了肠道细菌组成的调整是否会影响肠道的完整性。国家食品研究所博士生EllenGerdChristensen研究了肠道细菌组成的变化是否会影响肠道的完整性。

结果表明,全谷物小麦的摄入量会增加双歧杆菌的数量,双歧杆菌被认为有利于人体健康。此外,研究表明,双歧杆菌可能对肠完整性产生负面影响。大鼠动物实验也显示,直接给与活的双歧杆菌,大鼠肠道的完整性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此外,大鼠实验表明:抗生素会导致肠道细菌组成发生巨大变化,其对肠道完整性的正向或负向作用取决于具体的抗生素种类。

这个博士项目的研究结果,可用于阐明肠道自然细菌群落的组成变化是如何影响肠功能和肠道完整性的。

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细菌通过影响它们寄主的信号通路可能引发癌症、代谢综合征、甲状腺病变等疾病。近年来,在该研究领域也出现了不少亮点研究和突破性成果:

Science:肠道微生物与宿主共同进化

《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称肠道微生物群落与它们的宿主是共同进化的,并且受到宿主食物的强烈影响。

研究人员对范围广泛的哺乳动物的粪便进行了取样,这些哺乳动物包括从大鼠到熊猫到人类。通过对每一样本中所分离出的微生物的某些基因序列的分析,研究人员对存在于每种动物肠道中的属于不同门类的细菌和其它微生物进行了梳理分析。在同一种系的哺乳动物中,其肠道微生物群落相互之间没有多大的差别,这与它们是生活在野外或是在动物园中没有关系,就人类而言,其肠道微生物群落与那个人是吃肉或是素食者也没有关系。

但是,不同种系动物的肠道微生物群落确实存在差别。一般来说,那些食肉动物的肠道微生物的差异最小,而食草动物之间的肠道微生物的差异则最大。研究人员报告说,人类肠道微菌群中存在的多样性在杂食性灵长类中是相当典型的。这些结果表明,肠道微菌群的进化是哺乳类动物在适应以植物为基础食物的成功进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Natureimmunology:调节肠道微生物或可治疗肥胖相关性疾病

根据一项新的关于饮食,肠道细菌和免疫系统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发现,疫苗和抗生素可能在某一天能作为一种限制热量或治疗肥胖症手术的一种新的方法来控制体重的增加。

肠道细菌在食物消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们能提供许多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酶类,合成一定的维生素和促进食物热量的吸收。五十年以前,农民通过混合微生物与低剂量的口服抗生素喂养牲畜,发现这样能够加速增加牲畜重量。而最近,科学家发现,即使在高脂肪的饮食下,无菌环境中培养的,并因此缺乏肠道微生物的老鼠,不会增加额外的重量。

自然免疫学杂志的一篇文献或许能够揭示其中的一些机制。他们研究的重点是免疫系统、肠道细菌、消化和肥胖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体重的增加不仅需要增加热量,而且需要更微妙的肠道微生物和免疫反应。

为了测试微生物和免疫功能的作用,研究人员比较了正常小鼠和具有遗传缺陷且无法产生淋巴毒素(一种分子,有利于调节免疫系统和肠内细菌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小鼠。他们发现,即使经过长时间消耗高脂肪的饮食,缺乏淋巴毒素的小鼠不增加额外的体重。

标准饮食中,这两组小鼠体重保持稳定。但九周的高脂肪饮食后,正常小鼠的体重增加了三分之一,增加的体重大部分是脂肪。缺乏淋巴毒素的小鼠吃的一样多,但不增加体重。

高脂肪饮食引起两组老鼠的肠道微生物发生改变。与以前相比,正常小鼠增加了大量的一类细菌(erysopelotrichi),这类细菌与肥胖和健康问题都有关。缺乏淋巴毒素的小鼠无法清除分段丝状菌——这类细菌先前被发现能引起某些肠道免疫反应。

研究人员将实验小鼠的肠内容物移植到在无菌的环境生长,并因此缺乏它们自身肠道微生物的正常老鼠体内,通过此举证明了肠道微生物的作用。获得共生细菌(这种细菌能产生淋巴毒素)的老鼠,体重快速增加。而那些缺乏淋巴毒素细菌的老鼠在三周后体重增加较少,直到它们自我的免疫系统开始恢复正常的细菌菌群,体重才会增加。

调节肠道微生物或可治疗糖尿病

丹麦科技大学的科学家日前确定了此前未知的种人体肠道微生物以及多达种能够感染人体肠道细菌的病毒(噬菌体)。研究人员称,随着更多的肠道微生物被发现以及各个菌落之前的关系被理清,未来科学家将有望通过增加或删除某些细菌的方式来治疗糖尿病、哮喘和肥胖等疾病。

研究人员表示如果能够更多地了解病毒和细菌之间谁攻击了谁,则有望将噬菌体制造成特定的生物抗菌药物,用于对抗细菌感染。

肠道微生物可以“指挥”我们的大脑?

人体的肠道世界太过于神秘,寄居在人体肠道内的微生物们影响了人体的对食物的消化、吸收,甚至影响人体的免疫力以及对药物的吸收和抗药性。而最新科研发现肠道内的微生物居然可以“指挥”我们的大脑进行工作。寄居在我们肠道内的微生物能帮助解释“发自肺腑”这一古老的词语吗?(注:小肠和大肠均属六腑之一)目前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肠道细菌真的可以影响我们的思维。

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和神经病学的EmeranA.Mayer教授在年7月的NatureReviewNeuroscience上发表了一篇关于肠道与大脑对话的综述。

这篇文章中指出我们消化系统内的细菌可能在我们生理生长的同时帮助塑造大脑的结构,并且当我们成年时可能影响我们的情绪、行为、感觉。这一观点开辟了一条崭新的方法来认知大脑的功能和健康与疾病的关系。EmeranMayer教授曾用MRI扫描来查看数以千计志愿者的大脑来比较大脑的结构和肠道内不同细菌的类型的关系。他发现大脑区域间的连接是不同的,是依哪类细菌主导性地寄生一个人的肠道中而定的,所以他推断出特定的某些不同微生物混合在我们肠道中可能帮助塑造了大脑的某些类型。生物谷推荐原文:MayerEA.Gutfeelings:theemergingbiologyofgut-brain   近年有研究发现,肥胖者与与非肥胖者肠道内部的细菌种类有所不同。华盛顿大学的戈登教授曾进行过一项实验,将肠道内无菌的小白鼠分成两组,一组植入从肥胖小白鼠处采样取得的肠内细菌,另一组则植入一般体型小白鼠的肠内细菌,之后两组皆喂食同样的饲料。结果显示,即使吃一样的饲料,体内被植入肥胖小白鼠肠内细菌的那组较容易变胖。也就是说,“是否为易胖体质”受肠内细菌影响。   既然在肠内细菌环境不同的情况下,胖的人限制食量还是会变胖,瘦的人偶尔大吃大喝也不会对身材造成影响。那么,想要健康的改善肥胖问题,就要改变肠内细菌的势力分布,建立平衡稳定的肠道菌群环境、保证肠道健康。   肠内细菌分为三大类,分别是有害菌、益生菌及条件致病菌,三种细菌在肠内的数量与平衡,是改变肠内环境的最大关键。当益生菌处于优势时,人会变瘦;反之,当有害菌佔据优势,人就会变胖。只要改善饮食及生活习惯,就能有效抑制肠道内有害菌数量,增加有益菌占比。

缺乏膳食纤维,肠道菌群多样性下降

都说膳食纤维重要,但很多人觉得少吃点也无所谓。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会告诉你后果有多严重:肠道菌群会被活活“饿死”。

该大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系的贾斯汀·舍恩博格和他的研究团队通过小鼠实验发现,有着人类肠道菌群的小鼠如果饮食中缺乏膳食纤维,其肠道菌群中微生物的多样性会显著下降,极易引发相关疾病。如果连续四代都是如此,即便改回富含膳食纤维的饮食也无法恢复菌群的原本状态。

  

此前就有研究人员发现,如今依然以狩猎和采集为生和那些保持着农业社会生活方式的人,肠道菌群的多样性要高于那些生活在工业化社会中的人。后者饮食中膳食纤维的缺乏被认为是造成这种差异的一种可能。新研究这次给予了有力证明。

  

可供菌群使用的碳水化合物存在于膳食纤维中,也是肠道微生物的主要能量来源。研究人员给年纪较小的小鼠种植了人类肠道微生物,来确定减少碳水化合物对其造成的影响。

  

他们发现在一代中,摄入碳水化合物含量低的小鼠肠道菌群的变化还可通过改变饮食结构的方式得以逆转。但如果连续四代都摄入缺乏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将不断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只有移植失去的微生物群体加上摄入富含可供菌群使用的碳水化合物才能恢复肠道菌群的多样性。

维护肠道菌群膳食纤维必不可少

对膳食纤维大家都不会觉得陌生,对于它的功能也都耳熟能详,包括防止便秘、预防结肠和直肠癌等,殊不知,膳食纤维还可以通过影响肠道菌群对人体起到多种健康保护作用。这是因为膳食纤维摄入增加时,胃肠运输速度增快,肠腔内细菌数量因营养物质增加而增多,从而使短链脂肪酸的含量明显增加,肠腔内PH值下降,影响肠腔内特定菌群的生长。

  

例如,目前以被许多人所知的菊粉(维乐夫水溶性膳食纤维),又称菊糖,是以块茎类植物菊苣为原料加工而成的功能性多聚果糖,也是最易溶解的水溶性膳食纤维。有研究为健康成人志愿者连续口服菊粉后16天,检测肠道菌群,通过比较发现双歧杆菌数目明显增加[1]。而其它的膳食纤维类型(阿糖基木聚糖低聚糖、果糖-低聚糖、葡聚糖、麦芽糊精等)后,也具有使人类肠道双歧杆菌数量增加,引起肠腔内菌群组成改变的作用。

?文章及图片来源:生物谷

?警惕:缺乏膳食纤维,肠道菌群遭殃!

?两分钟看肠道如何影响我们的心情

?过去8年关于肠道菌群你必须知道的一些事

?揭开肠道菌群的神秘面纱:究竟对人体有哪些重要影响!

?你的肠道“变黑”只需要8周,简单三招就能清肠

?你所不知道的肠道菌群,感谢你身上的万亿好细菌

?便秘?拉肚子?胃肠病来了,那是因为肠道菌群失调了!

?肠道健康图什么?怕什么?养什么?

?小儿便秘大作战!膳食纤维对幼儿的重要影响









































北京普通的治疗白癜风大概需要多少钱
如何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nzjgr.com/yfzl/4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