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肠菌群失调 > 预防治疗 > 肠道菌群影响人的心理健康

肠道菌群影响人的心理健康



肠道菌群影响人的心理健康

肠道内有数量众多、种类丰富的菌群,它们和宿主间形成了互利共生的关系,深深影响宿主的健康。不过,肠道菌群的作用可不止如此,研究发现它们不仅调控肠道活动,还影响宿主的脑功能和行为,人类的心理精神健康与肠道菌群关系密切。

很多人心情糟糕的时候会出现口腔溃疡、疱疹等症状,这是人体内菌群与心理互动的典型案例。在焦虑时,神经细胞中的五羟色胺水平迅速降低,寄生在三叉神经结的疱疹病毒会根据神经细胞的安定程度,来决定是否寻找新的宿主,这个时候的感受就是感染,出现口腔溃疡和面部疱疹,于是你说“最近事儿多有点上火”。

人体不但有大脑,还有第二大脑,这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神经学家迈克·格尔松教授最早提出的。肠管和肠道神经系统、肠道微生物形成了人体的第二大脑——肠脑,它影响人的喜怒哀乐、思维和认知能力。过去我们以为一些疾病是脑部的问题,忽略了肚子方面的原因,实际上肠道对人的心理和精神健康有重要影响。例如,正常人群中50%~80%的个体携带幽门螺旋杆菌,这种细菌不仅是胃癌的元凶,它所产生的碱性蛋白——尿素酶可造成血液中高血氨的状态,是人类的情绪杀手,我们推论幽门螺旋杆菌与老年痴呆症有一定关联。

肠道的神经元被误以为仅仅是控制消化和蠕动,实际上肠道通过迷走神经直连头脑,可以将信息从肠道传播到头脑。肠道拥有独立于大脑的复杂神经系统,其神经元数量远远超过脊髓和外周神经系统。“肠脑”负责向头脑递送所需的95%的五羟色胺和50%的多巴胺。如果肠道传递的这些物质减少,会使信息传递减少。如果将迷走神经切断,动物的很多本能行为会消失。

肠道内的微生物能够调控人的生理和心理,人的很多行为可能来自于我们的肠道。例如,厚壁菌能够强化免疫力,拟杆菌影响体重,梭菌可使脾气性格失控,肠胃炎症可导致女性抑郁样行为。肠道微生物可以让我们患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甚至孤独症,研究人员发现患有这些疾病的人,同时患有消化系统功能性疾病,而且这不是偶然的。有直接临床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干预能够控制这些心理异常疾病。

免疫、神经内分泌和迷走神经途径构成肠-脑轴的交流系统,动物研究和临床观测结果表明,肠道菌群通过肠-脑轴对宿主的应激反应、焦虑、抑郁和认知功能产生重要影响。平衡的肠道菌群有利于宿主的身心健康,如果肠道菌群失调可能引发肠脑疾病和中枢系统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症、阿尔兹海默症和自闭症等。了解肠道菌群对宿主行为的影响,有利于治疗精神和心理疾病。通过对白鼠(慢性束缚应急抑郁模型)施以NS8乳杆菌,发现其焦虑、抑郁等行为减少,识别记忆能力得到提高。食用NS菌的动物行为更加安定,而未食用NS菌的动物则躁动不安、好斗,学习、记忆力明显低下。

每种益生菌都有独特的性质,不可盲目使用。益生菌的有益作用依赖于和宿主的相互作

作者:中科院心理所金锋

大家都在看

人格障碍有哪些类型人格障碍要跟精神病区分

最走心的几张图,哪张戳到你?

人格分裂、多重人格、精神分裂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本文转自网络









































北京治疗白癜风费用要多少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最专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nzjgr.com/yfzl/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