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肠菌群失调 > 饮食调养 > 中医五脏看便秘不吃泻药和灌肠治便秘
中医五脏看便秘不吃泻药和灌肠治便秘
网站运营求职招聘QQ群 http://www.ommoo.com/news/20210927/115874.html
新朋友:点击标题下蓝色字“宏宇养生” 中医认为便秘跟脾胃运化失司有莫大关系,病位虽在肠道,却与五脏相关。食物由口腔进入胃腑,腐熟转化成水谷精微,由脾脏运化输送到机体脏腑,以提供营养、气血与能量,而糟粕则经过小肠、大肠发挥传导、受纳等功能,最后不能消化的食物通过魄门(即肛门)排出体外。若果不幸出现便秘,可尝试用针灸方法处理。
生活习惯:常久坐的人,身体渐发胖,下肢尤甚。
症状:肠道蠕动缓慢,平素怕冷、四肢冰冻、面色苍白、腰酸背痛及膝盖酸痛。喜温热饮,饮冷后腹胀满闷或见夜寐小腿抽痉。
脾肾阳虚型便秘
中医认为便秘跟脾胃运化失司有莫大关系,病位虽在肠道,却与五脏相关。食物由口腔进入胃腑,腐熟转化成水谷精微,由脾脏运化输送到机体脏腑,以提供营养、气血与能量,而糟粕则经过小肠、大肠发挥传导、受纳等功能,最后不能消化的食物通过魄门(即肛门)排出体外。总体来说食物的传导是以降为顺。若脾肾阳虚,使脾运化失司,肾转化失调,继而使糟粕停滞,排便失调,导致排便不畅、便乾、便秘或时而便溏等。
从中医角度来看,便秘的成因如下:
1、肠道津亏
如饮食不节,过食辛辣、煎炸、燥火、酒类等热性食物,或外感热性疾病而导致;
2、七情刺激
气机运行不畅,失其调达,化火化燥,则大便秘而不行;
3、体虚久病
或误用攻伐之泻下方法,脾胃功能虚弱,中气不足,则排便乏力;
4、脾肾阳虚
阴寒内盛,寒性凝滞,温煦无权,肠道运化失司则大便不行。
各种病因既可出现不同特质的便秘,也会在全身出现不同症状。
便秘同时可分为5种不同的证型:
1.大便不畅或秘结
直接跟脾胃有关,脾胃气滞引致腑气不通,大肠传导失司,则可见“气秘”;
2.脾胃郁热
热灼津伤,则肠道乾燥,大便乾结,出现“热秘”;
3.肠道津亏
无水行舟,大便无法得滋润推动,出现“津枯便秘”;
4.脾胃受寒
寒凝则运化无权,大便难行,出现“冷秘”;
5.中气不足
产后、大病或久病久泻,以致肠道推动无力引致“虚秘”。
服用泻药和灌肠的坏处
对于经常便秘的患者,泻药和灌肠并没有针对便秘的成因来进行调治从而解决问题的根本。就以泻药而言,用后大便堵塞的困扰彷彿即时获得缓解,但数天后问题依然,结果又要再用泻药,渐渐成了习惯,到最后不依赖药物便无法自行排便,造成泻药依赖性或泻药上瘾。到最后没有泻药便解不出大便来,有些病人,甚至同时使用大剂量的数种泻药,肠道也无动于衷。不当的滥用、误用泻下药,会损害人体正气,易伤脾胃,有机会使便秘情况更严重、更反覆,甚至演变为脾胃虚弱的排便失调。
滥用泻药会引发多种疾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肛肠疾患、痛经、胃肠神经功能紊乱,还会影响影响大脑功能。泻药是刺激肠道蠕动,使排便次数增加,减少很多营养物质的吸收,不管泻药的品种是哪一种,都有过度排泄的过程,这种过度的排泄,不单止排泄你吃进食物的残渣,它还把肠液中的电解质一起排除,继而造成电解质紊乱,特别是钾的降低,从而使心脏、肌肉等造成严重损害。
情绪会影响肠胃肠易激综合症你中招了吗?
另外,灌肠所使用的药液里面含有多种化学物质,其药性易于导致肠内菌群失调,同时它是强制肠道发生排便反射的,如果灌肠次数过多,可让肠道形成一种在没有强製作用下就不发生排便反射的不良习惯,久之肠道的敏感性会严重降低,而且无力对肠道已经被破坏的平衡系统进行修復。再者,经常反覆灌肠容易令肛门受到物理性创伤,继而出现肛裂、痔疮或瘜肉等。
若果不幸出现便秘,可尝试用以下方法处理:
电疗或针灸:
贴片或针刺中脘、天枢、支沟、足三里及上巨虚等穴,平补平泻手法,佐以艾灸,隔日1次,7次为一疗程,可疏通三焦、理气通便、增液润肠,从而杜绝便秘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