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肠菌群失调 > 疾病预防 > 肠道菌群失衡分等级,III度失衡有多严重
肠道菌群失衡分等级,III度失衡有多严重
人体肠道内栖息着约种以上的细菌,肠道内的大部分细菌定植于人体结肠内,其中每克肠内容物细菌含量高达CFU。肠道微生态系统是机体最庞大和最重要的微生态系统,其对宿主的健康与营养起着重要作用,是激活和维持肠道生理功能的关键因素。
肠道微生态失衡
当机体受到年龄、环境、饮食、用药等因素影响时,就会引起肠道微生态失衡,又称为肠道菌群失调(imblanceofgutmicrobiota)。
由于肠道菌群组成改变、细菌代谢活性变化或菌群在局部分布变化而引起的失衡状态;表现为肠道菌群在种类、数量、比例、定位转移(移位)和生物学特性上的变化。
01
肠道菌群与粘膜免疫
菌群可刺激肠道粘膜的生长
菌群促进IgA的产生
菌群可调节淋巴细胞功能
菌群可调节细胞因子的释放
02
肠道菌群的种类
正常菌群的种类:G+杆菌50-70%,G-杆菌24-44%,G+球菌2-13%,G-球菌0.5-9%。
其中厌氧菌占99%,需氧菌0.1%
03
肠道菌群失调的分度及诊断
菌群失调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中具有能引起肠道微生态失衡的原发性疾病,有肠道微生态失衡的临床表现。
如:腹泻、腹胀、腹痛、腹部不适等症状,有肠道微生态失衡的实验室依据。
具体分为三类,其中I度和II度菌群失调是数量的改变,而III度是质的改变,具体如下:
I度失衡
也称潜伏型微生态失衡,只能从细菌定量检查上发现菌群组成有变化,临床上无或仅有轻微表现,去除病因后可自然恢复。
临床表现:慢性腹泻,轻,可自发缓解。粪便外观:多为稀便,大便常规无明显异常。
涂片所见:细菌总数在正常低值,G+杆菌较正常,G-杆菌稍增加(或G+球菌较正常增加)。
II度失衡
又称为局限微生态失衡,在临床上可有多种慢性疾病的表现,如慢性肠炎、慢性痢疾等。
临床表现:慢性腹泻粪便外观:多为稀便,也可呈黏液水样便、脓血或柏油样便;大便常规可见少量白细胞和脓细胞,偶隐血阳性。
涂片所见:细菌总数明显减少;G+杆菌减少,G-杆菌明显增多(拟杆菌、大肠杆菌),G+球菌较正常增多,杆球比例倒置;可见到少量类酵母样菌。
III度失衡
也称菌群交替症或二重感染(superinfection),肠道的原籍菌大部分被抑制,而少数菌过度繁殖,临床表现病情急且重,多发生在长期大量应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细胞毒性药物、激素、射线后,或患者本身患有糖尿病、恶性肿瘤、肝硬化等疾病。
临床表现:急性腹泻,二重感染,可出现低热和白细胞升高。粪便外观:稀或黏液便,常呈黄绿色或黑色;大便常规可见大量白细胞及脓细胞,大便隐血呈阳性。
涂片所见:细菌总数显著减少;原有细菌大多被抑制;一种细菌或真菌占优势:如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大肠杆菌,艰难梭菌,绿脓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应做细菌培养及分离。
04
肠道微生态失衡的治疗
I度菌群失调:祛除诱因
II度菌群失调:积极恢复肠道正常菌群;改善全身情况
III度菌群失调:针对优势致病菌种进行治疗,积极支持治疗,改善全身情况
菌相依?
菌相依?是由生命科学行业领先机构奥维森基因健康公司(allwegene)诚意打造的高端健康管理品牌。以“基因技术服务大众健康”为愿景、以“与菌群相知相爱,与健康相依相伴”为品牌理念,为大众提供全新的精准健康管理整体解决方案。
点击下方“阅读全文”,进入菌相依?商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