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肠菌群失调 > 疾病预防 > 省台录制心情不好小心肠胃生气哦养
省台录制心情不好小心肠胃生气哦养
养生大国医
近期,应邀参与省台公共新闻频道与教育科技频道联合推出的养生节目——《养生大国医》,与各位分享肠道激惹证相关知识!
点击查看视频!
肠道激惹症
临床表现
1
腹痛
腹痛是主要症状,伴有大便次数或形状的异常,腹痛多于排便后缓解,部分病人易在进食后出现,腹痛可发生于腹部任何部位,局限性或弥漫性,疼痛性质多样。
2
腹泻
①持续性或间歇性腹泻,粪量少,呈糊状,含大量黏液;
②禁食72小时后症状消失;
③夜间不出现,有别于器质性疾患;
④部分患者可因进食诱发;
⑤患者可有腹泻与便秘交替现象。
3
便秘
排便困难,大便干结,量少,可带较多黏液,便秘可间断或与腹泻相交替,常伴排便不尽感。
4
腹胀
白天较重,尤其在午后,夜间睡眠后减轻。
5
其他
近半数患者有胃灼热、恶心、呕吐等上胃肠道症状,背痛、头痛、心悸、尿频、尿急、性功能障碍等胃肠外表现较器质性肠病显著多见,部分病人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精神异常表现,如焦虑、抑郁、紧张等。
6
体征
通常无阳性发现,部分患者有多汗,脉快,血压高等自主神经失调表现,有时可于腹部触及乙状结肠曲或痛性肠襻。
病因
1
遗传因素
很多病人从童年开始即有肠道易激综合征,并常有家族史,说明与遗传因素有关。
2
精神因素
本病症状发作与加重均与情绪紧张有关,焦虑、激动、抑郁、恐惧等因素刺激机体,影响植物神经功能,而引起结肠运动功能和分泌功能失调。
3
胃肠反射
肠道易激综合征病人饭后的胃肠反射较正常人增强,表现为肠壁肌张力增高,蠕动增强。
4
饮食因素
有些病人可因乳糖酶缺乏发生乳糖类消化不良,很多病人可因进食冷饮或刺激性食物发作。
5
结肠分泌和吸收功能障碍
肠道易激综合征便秘患者可能与粪渣在结肠内运行过缓有关。
6
肠道菌群失调
正常人肠道以厌氧菌为主,食物种类可影响正常人肠道菌群中厌氧菌与需氧菌的比例,如麦类食物可使厌氧菌减少,需氧菌增加。此外,肠道病人运用抗生素不当,也可引起菌群失调继发本病。
7
药物
泻药常可引起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其他药物也可引起结肠高度过敏。若饮用大量的咖啡,可因咖啡的大量摄入而发生结肠过敏,有些药物可加重过敏结肠的症状,如毛地黄、奎尼丁、心得安及某些抗高血压药物如肼苯哒嗪和利血平等。
8
肠道动力学改变
研究表明肠道易激综合征患者有结肠动力学改变,且还有小肠和食管动力学改变。
9
其他
人体内分泌的影响,胃肠激素的变化、微量元素(镉含量过高,锌含量相对过低)的改变、气候变化,以及肠道寄生虫病和肠道感染后遗症等,改变结肠的反应性,可诱发和加重病情。
治疗
1
调整饮食
详细了解病人的饮食习惯及其与症状的关系,避免敏感食物,减少产气食物(奶制品,大豆,扁豆等),高脂肪食物。高纤维素食物(如麸糠)可刺激结肠运动,对改善便秘有明显效果。
2
心理和行为治疗
对病人进行耐心的解释工作,具体包括心理治疗,生物反馈疗法等,对于有失眠,焦虑等症状者,可适当运用药物改善。
3
中医循证治疗
根据中医循证理念,本病多在思想负担沉重、情绪紧张、焦急、愤怒、抑郁等因素时发病,表现为腹痛、腹泻、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发作。故临床多见于焦虑、抑郁、睡眠患者,中医辨证最常见肝郁脾虚型,多表现为情绪紧张或精神刺激后腹泻,泻前腹痛或肠鸣,可伴有嗳气泛酸,食欲减退等。我们根据中医循证医学理念,运用疏肝解郁、健脾和胃法治则,采用中药结合膏方治疗,患者在腹痛、腹泻好转的同时,还可改善情绪与睡眠,能增加体内的快乐因子,比如五羟色胺、多巴胺等,都可取得非常不错的疗效。
金主任专家门诊时间调整:
自11月21日起,除周五下午,其余时间均为专家门诊时间!可提前一周预约。请各位新老患者相互转告,谢谢!
金涛主任简介:
医院主任中医师,教授,医学硕士,硕士生导师,资深膏方专家,杭州日报首届十大人气养生大咖。
从事临床工作多年,尤为擅长治疗内科疑难杂症,并长于中医养生调摄。在继承中医各家学说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循证医学最新成果进行了诸多研究,创立了一整套独特有效的中医循证治疗方法,并独创了系列组方如衡宜系列方,解郁汤,抑忧养心汤,荷叶降脂汤及代谢综合征系列方。用以治疗多种疑难杂病,如免疫系统疾病(干燥综合症、类风湿关节炎、自免性肝炎、自免性胰腺炎、慢性肾炎、溃疡性结肠炎、桥本甲状腺炎)及过敏性疾病(变应性哮喘、荨麻疹、过敏性鼻炎);失眠,焦虑症,抑郁症;代谢综合征(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中医肿瘤康复等。
若您觉得稿子不错,喜欢本文,烦请点赞或分享到您的朋友圈!
此文原创发布,如要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果您想收到“大医金成”更多精彩内容,点击右上角的人形图标----获取更多既往内容。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