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肠菌群失调 > 临床体现 > 肠bull菌讲堂李宁肠脑相联,且

肠bull菌讲堂李宁肠脑相联,且



时长:22min

肠菌人士的专业分享

讲堂实录大家晚上好!我是来自陆军医院消化内科的李宁。首先要特别感谢肠?菌讲堂科普平台和肠道君先生的热情邀请,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今天我要分享的主题内容是肠道菌群在自闭症中扮演的角色!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肠道微生物。我们知道,肠道中存在着数量庞大的微生物,这群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他们依靠寄主的肠道而生活,同时帮助寄主完成多种生理生化功能,并且对我们人类的健康和疾病有着重要的影响。肠道的菌群,不同于肠道的微生物,它是指肠道内有细菌的一个统称,我们肠道中菌群约有余种,其中以厌氧和兼性厌氧为主;形态上有杆菌、拟杆菌、球菌、拟球菌、梭菌等等,这些细菌产生各种酶,起着对人体有益、无关或有害的作用。我们也可以根据细菌对我们肠道的作用,将其分为有害菌和有益菌,对人体有害的是有害菌,对人体起无关作用的就是中性菌,那么对我们人体有益的就是我们喜爱的益生菌。肠道微生物影响着我们人体的代谢,控制我们的体重,能够帮助我们塑造人体免疫系统以及帮助我们抵御病原微生物的入侵。我们血液中大约70%的物质来自于肠道,其中36%的小分子物质是由肠道微生物产生的,肠道微生物的平衡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这一平衡一旦被打破将有可能导致多种疾病发生。菌群失衡的时候,?体内大量的有害菌会产生??一些毒素,并且在我们体内堆积,??当毒素到达各个器官的时候,就会诱发我们机体的各种疾病,??当然也会影响我们中枢神经系统。那肠道微生物??到底是如何影响我们的身体和大脑的呢?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这幅图,??这幅图主要指肠道细菌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可以通过脑肠轴的三条途径来完成,??其中??这一条是迷走神经途径,这一条是神经内分泌途径,那么这一条是免疫途径?。那么中枢神经系统他可以通过??丘脑垂体肾上腺素轴改变胃肠道释放的应激激素,??还可以通过??迷走神经??影响??自主神经系统,从而影响肠道菌群的微环境,??也可以通过??我们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免疫细胞、潘氏细胞??分泌一些信号分子细胞因子抗菌肽等等影响肠道菌群的组成;??相反肠道菌?菌群可以通过肠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代谢系统,免疫系统等等来??影响我们的大脑功能。??肠道菌群所产生的激素??和神经递质例如五羟色胺、多巴胺、γ-氨基丁酸等等,它可以通过迷走神经系统到达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相应的??神经元的抑制作用或者是兴奋作用。那我们的孤独症谱系障碍被列为一种复杂的神经障碍性疾病,最主要的典型症状体现在社交语言沟通的障碍以及重复刻板的行为等表现。据美国疾控中心与预防中心统计,截止到年的自闭症发病率已经上升到了1:68,全球约有万人患有自闭症,而中国自闭症患者数量已超过万,中国发病率约为1/。自闭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每年以近20万的速度增长。随着发病率的持续升高,自闭症给家人带来长期沉重负担。自闭症的发病机制至今仍然不清楚,我们大致将它分为这几类。第一遗传因素,自闭症同胞患病率大约为2%-6%,因此呢,有部分患者可能是遗传因素导致的;第二神经生化因素,将自闭症儿童与正常健康儿童做对比,研究发现自闭症儿童血液或脑内的神经递质明显改变的;第三我们神经生物学因素,自闭症儿童脑内的神经活动也跟正常儿童是不一样的;第四免疫因素,也是目前比较重视的一类因素,自闭症患儿的免疫细胞数量,大部分都出现了一定的改变,并且自闭症患儿大部分都存在胃肠道免疫异常;第五孕产期的危险因素,自闭症患儿在出生前和围产期各种并发症的发病率高于一般正常儿童。孤独症患者通常有不同程度的胃肠道疾病症状,例如腹泻,腹胀或便秘。美国疾控中心和预防中心最近发现,自闭症儿童患上慢性腹泻或便秘的几率是他们同龄正常儿童的3.5倍,甚至更高。胃肠道症状和儿童自闭症严重程度之间也有密切的联系。异常的肠道细菌所产生的毒素可能会诱发或加重一些自闭症患儿的症状。ASD症状??患儿那??也会合并一些胃肠道的问题,??例如哭闹不止、夜间惊醒、入睡困难、??恶心呕吐??便秘,??慢性腹泻、自杀以及声音嘶哑,腹部可复性膨隆等等,??当我们的孩子有这些症状的时候,??就说明??他们有胃肠道的问题。研究报导指出,??抗原抗体复合物,微生物,过敏原,化合物都会对我们的肠道黏膜屏障导致损伤,??当我们的肠道黏膜屏障损伤以后,就会形成肠漏症,??那么我们肠道内的毒素细胞因子就会通过??肠漏进入我们的血液循环,??进而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而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诱发或者是加重了自闭症。那么肠道菌群在自闭症中到底是扮演何种角色呢?首先我们了解一下ASD儿童肠道菌群的异常,早在年学者Bolte认为孤独症可能是由于长期亚急性破伤风梭菌感染所致,胃肠道感染破伤风梭菌后会释放一些神经毒素,并且会通过迷走神经传入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进而水解突触囊泡的小突触泡蛋白,抑制了神经递质的释放,从而引起孤独症的各种行为表现,而通过抗肠道梭菌的治疗,可减轻孤独症的症状。年song等研究发现,溶血组织梭状芽孢杆菌在ASD患儿粪便中含量是明显升高的;年Adams等研究发现,ASD患儿肠道中双歧杆菌的含量减少,而乳酸菌的含量增加;年Kang等研究发现,ASD患儿粪便中普氏菌属,粪球菌属和未分型的韦荣球菌科的含量比较低的;年Wang等研究发现,ASD患儿粪便中萨特菌和瘤胃球菌属均升高,其中,萨特菌与胃肠道症状并没有相关性,而瘤胃球菌与胃肠道症状呈正相关;年Finegold等研究发现,ASD症状严重患儿拟杆菌门含量明显增加,而厚壁菌门的含量明显降低,ASD症状严重者,脱硫弧菌和普通拟杆菌的含量显著增加。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几种特殊的细菌对我们asd的一个影响。第一是梭菌,??梭菌属是芽孢杆菌科的一个属,??它是能够形成芽孢??,??厌氧生长的革兰染色阳性大杆菌,因它的形状像梭形而得名。研究发现a??sd??肠道内梭菌属要高于健康对照儿童,??梭菌属能够合成酚类,??例如对甲酚、某些吲哚衍生物。这些??毒素都会对机体产生损害,梭菌属能够产生丙酸,丙酸具有??严重的神经毒性??,胃肠道症状与梭菌属含量之间存正相关的关系。当梭菌属的含量越高,那么儿童合并的胃肠道症状就越重。梭菌在临床上是如何治疗的?????第1个药是我们最常用的??万古霉素,??万古霉素这个药比较特殊,口服肠道是不吸收的,对??革兰阳性球菌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它的抗菌谱也是比较广的,??口服给药治疗艰难梭菌具有一定的疗效,??在临床上我们在做粪菌移植之前也是用万古霉素??用作杀菌??和清肠的?;第2个药是非达霉素,年5月27日获得了FDA批准,??并且是在美国上市的,该药主要用于治疗艰难梭菌,??目前呢,在国内该药物好像没有,他的主要作用是一个的艰难梭菌感染的治疗,在自闭症儿童身上应用比较少,对儿童用药的安全性也是没有明显报道的;??第3个??是粪菌移植(FMT),是目前治疗梭菌最有效和安全的疗法之一,已经被??列入指南。在这里,肯定很多?家长会问粪菌移植前一段时间在美国不是出了个事情吗???也就是年6月13日美国FDA发布通告,因为一个患者接受含有耐药细菌的粪菌移植,最终导致一个??严重感染,另一名患者死亡,这是一个严重的不良事件,也是在国外国内引起极大反响。??通过这件事情呢,??就告诉我们,??在做粪菌移植的时候供者的筛选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供者筛选不严格,??有可能会存在一些危险的事件发生;??第二,??针对我们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尤其是使用过大量抗生素的住院患者,在应用粪菌移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判断是否适合,??由于我们患者的免疫力缺陷,??这个时候就有可能会导致细菌的大量入侵而诱发一个急性的感染。在此,??我也要提醒各位家长,??在给孩子杀菌的时候,一定要听从医生的一个指导,??不能够自己盲目的滥用抗生素,否则会导致超级耐药菌的??爆发,这个时候耐药菌一旦出现,我们医生将会束手无策。下面我们看真菌对ASD的影响。研究表明假丝酵母菌尤其是白色念珠菌在自闭症患儿肠道中明显升高,那么白色念珠菌就可以在我们体内释放氨气,诱发我们ASD的一个行为,当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时候,它还会影响我们机体对碳水化合物以及矿物质的吸收,影响我们儿童营养物质的利用,从而导致体内毒素堆积;酵母菌特别是假丝酵母菌它们都是非常喜爱糖类的,并且依赖糖类生长,肠道环境适宜时能够快速的繁殖,其中的酪蛋白和谷蛋白就能够增加ASD患儿肠道内酵母菌含量的增多,ASD患儿食用含蔗糖食物后会表现出更多的自我刺激行为,这一点也充分的说明酵母菌是依赖我们的糖类而生长。真菌的治疗,那么如何才能知道我们孩子有没有真菌的一个过度增生呢?第一??我们可以通过大便16s??rRNA了解到我们肠道真菌情况;另一个方面是可以通过我们的症状来判断的,如一旦了解到我们孩子肠道真菌过度增殖??就需要治疗,??首选药物是制霉菌素,是多烯类抗真菌药,具广谱抗真菌作用,对念珠菌属的抗菌活性高,口服后胃肠道不吸收。服用较大剂量时可发生腹泻、恶心、呕吐和上腹疼痛等消化道反应,减量或停药后迅速消失;特别指出,5岁以下儿童不推荐使用。我们可以选用特殊饮食,因为麸质和酪蛋白饮食都可以增加酵母菌的增生,我们可以避开含有麸质和酪蛋白的食物,做一个特殊的饮食,从而可以减轻我们儿童的一些症状;??第三个是粪菌移植,粪菌移植是治疗菌群失调比较好的一个方法,只是相对来说价格要贵一些,??还有就是我们平时也可以用一些牛至油、BIO以及大蒜素等等来抗真菌治疗。下面我们来看双歧杆菌对ASD的影响。我们知道双歧杆菌它是一种益生菌,目前在临床上应用最广,并且研究最多的益生菌之一。因为它的末端常常分叉,故名双歧。双歧杆菌具有维护肠道菌群平衡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增强机体免疫力,能够防止便秘以及胃肠道的一个障碍,还能帮助人体合成维生素、氨基酸,以及提高机体对钙离子的吸收等等;研究也发现,ASD患儿肠道内的双歧杆菌含量是明显的降低的,更有研究表明,ASD患儿在连续服用四个月含有双歧杆菌的益生菌制品之后,肠道的菌群能够得以恢复,并且拟杆菌门与厚壁菌门的比例也恢复了正常,脱硫弧菌的含量也出现了一个降低,但是呢,这个临床研究的样本量相对要少一些,后期还需要通过大样本的临床观察来验证结果。当我们孩子肠道内双歧杆菌缺乏的时候,??我们就要给他及时补充含有双歧杆菌的益生菌制剂或者粪菌移植治疗。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菌群代谢产物对ASD的影响。肠道菌群能够调节机体内胆汁酸、胆碱和短链脂肪酸等代谢产物。肠道菌群能将膳食纤维发酵成甲酸、丙酸和丁酸等短链脂肪酸,尤其丙酸对神经组织有刺激作用。丙酸是梭菌属、脱硫弧菌和拟杆菌等肠道细菌的发酵产物,这些菌群在ASD儿童肠道内过度增长。丙酸和其他短链脂肪酸能够影响脂质代谢与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等生理过程。丙酸还通过脑-肠轴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因此我们推测它可能是诱发ASD发病的一个环境因素。肠道菌群能够产生神经递质和神经调节因子等等。其中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能够产生γ-氨基丁酸(GABA),链球菌和肠杆菌能够产生5-羟色胺,链球菌也能产生乙酰胆碱,γ-氨基丁酸是一个抑制性的神经递质,当它缺乏的时候,进而影响到孩子兴奋的表现。肠道菌群产生的神经递质在肠腔内可能会引起肠道上皮细胞释放递质分子,从而调节肠神经系统的神经传导或者直接作用于初级传入轴突。由于时间原因就不做过多阐述,下面来做一个小结。??ASD是一个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而肠道菌群能够通过菌群-肠-脑轴与中枢神经系统相连接,并对机体的健康和疾病产生影响。因此以肠道菌群为切入点,改善肠道菌群失衡将是今后ASD发病机制研究和治疗的一个重要方向。在这里,我再次引用希波克拉底的一句话,万恶之源源于肠道,只有我们的肠道平衡,我们的大脑、我们的神经、我们的免疫才能平衡,我们的身体才会健康。下面简单了解一下我们自闭症研究团队的成员。这是我们团队自制的一个粪菌胶囊??在此,我要再次感谢肠?菌讲堂科普平台和肠道君先生的热情邀请!要感谢大家的一个??耐心的聆听,谢谢大家!让我们携手行动,爱不孤独!!!

—广告位招商

《肠菌讲堂》

转载请注明:http://www.nzjgr.com/lctx/11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