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肠菌群失调 > 临床体现 > 曹兴午精液阴道分泌物线索细胞与菌沙的
曹兴午精液阴道分泌物线索细胞与菌沙的
作者:曹兴午、袁长巍
导读细菌性阴道病虽然是女性的感染性疾病,但与性伴侣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治疗女性中时就不能不考虑男性,而治疗男性又不能不考虑女性,其关系密切是不言而喻的。尤其将性行为传播的细菌性阴道病归纳在性传播疾病(Sexuallytransmitteddiseases,STD),更容易造成误解。现就两性相互感染与细菌形态学检查,精液、阴道分泌物检测的线索细胞(cluecell)和菌沙现象(bacterialsandphenomena)进行介绍。
1阴道上皮细胞与线索细胞1正常上皮细胞与乳酸杆菌图1阴道分泌物瑞-姬染色正常阴道上皮细胞
标本来源:阴道分泌物。
形态特征:阴道分泌物中常见为中间层和表层上皮细胞,大而扁平的多边形细胞,直径30~60μm,边缘呈锐角,有卷边或皱折,嗜酸性,核为圆形,清晰可见,核质比例1:10。可见上皮细胞附着多量乳酸杆菌。
临床意义:阴道上皮细胞脱落与性激素密切相关。雌激素促进阴道基底层上皮细胞增生分化,向表层推移,细胞逐渐变薄,核致密最后固缩,胞质由嗜碱变嗜酸。女性不同年龄,阴道脱落细胞有一定规律,临床以计算脱落细胞百分率,作为了解体内激素的升降状况。
应用评估:根据阴道脱落细胞相应的变化,可了解女性月经期和妊娠期卵巢及胎盘激素水平。生理性与病理性改变。
1阴道分泌物中线索细胞图1加德纳菌形成的线索细胞,革兰染色
标本来源:阴道分泌物。
形态特征:阴道加德纳菌形态特征:为无动力、无荚膜、无鞭毛,具有多形态性特征,可呈小杆状,两端钝圆,可呈球杆状。阴道加德纳菌大小为0.5μm×1.5~2.5μm。阴道加德纳菌大多数菌株为兼性厌氧菌,其最适宜pH值为6.0~6.5,可在25~42℃中生长,最适宜生长温度为35~37℃。阴道加德纳菌附着在阴道上皮细胞上,称线索细胞,是细菌阴道病诊断的特异性细胞。
临床意义:可由单一种细菌为主引起的线索细胞,如阴道加德纳菌、动弯杆菌或拟杆菌,甚至是球菌。有大量的加德纳细菌附着,特点是上皮细胞表面布满加德纳杆菌或有弯曲状的短杆菌。可以确诊为细菌阴道病。
应用评估:线索细胞的检出对细菌阴道病具有特异性,检出后可结合临床症状确诊,进行治疗。
3阴道分泌物中形成的菌沙现象图3阴道分泌物革兰染色加德纳菌的菌沙现象
标本来源:阴道分泌物
形态特征:阴道加德纳菌附着在阴道上皮细胞上,形成线索细胞,但有时重度感染时可见浓密的细菌,布满涂片,呈现犹如细沙一般,进一步查找,可以检出线索细胞,把此现象称“菌沙现象”(bacterialsandphenomena)。是细菌阴道病诊断特异性现象。
临床意义:由于阴道菌群失调引起乳酸杆菌减少,过路菌或条件致病菌“杂菌”寄居、繁殖、过度生长,阴道内的菌群可以产生菌沙现象,而不附着在上皮细胞表面,而是在阴道内寄居,当抵抗力下降,或菌群量超过一定的阈值时,必然引起机体疾病发生。发现菌沙现象同样具有诊断细菌阴道病的临床意义。
应用评估:分泌物中检出菌沙现象,提示患有细菌阴道病的可能性,进一步检出线索细胞可以确诊并治疗。
2包皮垢与精液检出线索细胞和菌沙1包皮垢检出线索细胞图4包皮垢加德纳菌和动弯杆菌形成线索细胞,瑞-姬染色。
标本来源:包皮垢涂片。
形态特征:加德纳菌和动弯杆菌附着在上皮细胞上形成线索细胞,在重度感染时可用看到浓密的细菌,布满整个细胞,为细菌阴道病诊断特异性细胞。
临床意义:包皮垢检出线索细胞具有临床意义,说明有细菌阴道病感染,双方同时具有感染与传播的可能,为此,必需与性伴侣同时诊疗。
应用评估:包皮垢检出线索细胞具有临床意义,说明是细菌阴道病的感染者与传播者。
2精液中检出线索细胞图5精液加德纳菌和动弯杆菌形成线索细胞,瑞-姬染色。
标本来源:精液涂片。
形态特征:精液中上皮细胞附着加德纳菌、动弯杆菌和短杆菌附着,形成线索细胞,在重度感染时可用看到浓密的细菌布满整个细胞。
临床意义:精液检出线索细胞说明是细菌阴道病的感染者与传播者,应与性伴侣同时诊疗。近年研究证实,加德纳菌可以侵入睾丸,破坏睾丸的生殖功能,导致不育症。
应用评估:精液中检出线索细胞,对诊断细菌阴道病和不育症有诊断意义。
3精液中形成菌沙现象图6精液加德纳菌和动弯杆菌形成的菌沙,革兰染色。
标本来源:精液涂片。
形态特征:精液中加德纳菌、动弯杆菌和短杆菌群居,形成“菌沙现象”(bacterialsandphenomena),为细菌阴道病的一种特殊现象,可提示有细菌感染,在重度感染时可用看到浓密的细菌分布与团状。
临床意义:精液检出菌沙说明是细菌阴道病的感染者与传播者,应与性伴侣同时诊疗。近年研究证实,加德纳菌可以侵入睾丸,破坏睾丸的生殖功能。发现菌沙现象同样具有细菌阴道病的诊断意义。
应用评估:女性是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病者和储存者,男性是细菌性阴道病的携带者和传播者,而女性的感染又多来自男性的携带者,乒乓效应是互相传播的重要条件(单打、双打、混合双打更造成了传播)。为此,诊断细菌性阴道病,就需要双方检查、诊断和治疗。
3参考文献1.曹兴午,杨世凡,曹育爱,等.细菌性阴道病[J].中国性科学.,4(4):43~46.
2.GardnerHLandDukesCD.AmJobstetGynecol.,69:.
3.叶顺章,张木有主编.现代性传播疾病实验诊断技术[M].第1版.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4.吴志华主编..现代性病学[M].第1版.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5.GardnerHL.AmJ.AmJobstetGynecol.,:.
6.GreenwoodJR.HealthLabsci.,14:.
7.曹育爱,曹兴午,姜梅,等.例阴道涂片检查细菌性阴道病关系探讨[J].中国性科学,,6(1):30~32.
8.李连青,朱庆义,刘俊芬,等.阴道加德纳菌对细菌性阴道病的病原学诊断评价[J].医院感染学杂志.,(2):-.9.夏曙华,杨正安,胡官林,等.例男性泌尿生殖道疾病患者加德纳菌的检测[J].中华皮肤科杂志.,33(3):.
10.BurdgeDR,BowieWR,ChowAW.Gardnerellavaginalisassociatedbalanoposthitis[J].SexTransmDis,,13:-.
11.赵广明,韩贵夫,赵连华,等.例阴茎包皮炎实验室诊断[J].中华男科学杂志,6(2):-.
12.张水林,朱云霞,糜祖煌,等.男性不育患者精液阴道加德纳菌感染调查[J].中华男科学杂志,,10(7):~.
13.GravettMG,NelsonHP.Independentassociationsofbacterialvaginosisandtrachomatisinfectionwithadversepregnancyout北京的哪个医院治白癜风好昆明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