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肠菌群失调 > 临床体现 > 肠易激综合征的日常生活管理
肠易激综合征的日常生活管理
肠易激综合征的日常生活管理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经检查排除可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
所谓的「易激」就是很多因素比如精神因素、心理因素甚至某种食物都会很「轻易」地「激惹」肠道,引起功能紊乱,发生排便习惯改变,可以是腹泻,也可以是便秘。之所以称之为「综合征」,就是除了消化道症状外,还有一系列的其他症状,包括失眠、焦虑、抑郁、头昏、头晕等等。
目前IBS全球患病率为11.2%,欧洲的患病率为4.7%~25%,亚洲稍低,中国为4.6%~5.67%。患者以中青年居多,女性IBS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研究发现血清睾酮水平与IBS症状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性激素水平的差异可导致女性内脏痛觉更敏感。
本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可能与肠道动力学异常、内脏感觉异常、精神因素、感染、食物不耐受、肠道菌群失调、脑-肠轴调节紊乱、肠黏膜渗透性改变、遗传及环境因素、缩胆囊素等有关。因IBS患病率高,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了巨额的医疗费用,因此寻求更有效、更经济的治疗方法尤为重要。
肠易激综合征已非罕见病,所以有必要和大家讲解一下此慢性病的日常管理:
1去除或规避促发因素
比如压力大、发火等等,应该想办法避免这些事件。
2主动调整情绪、心态
很多促发因素无法避免,所以要自己调整心态。首先,不要对这一慢性病过分焦虑,坦然面对。要知道,人类的胃肠道是「会思维」的,大多数人都有碰到苦恼的事,而觉得「茶不思饭不想」的时候;也有遇到好事,瞬间又「食欲大增」的时候。再例如,很多出租车驾驶员都有胃病,就是因为常年在车流中奔波,精神紧张程度高于一般工作岗位,胃肠道也随着这种紧张分泌了较多的胃酸刺激所致。长期处在这样的心理、精神状态肯定对胃肠道不利,必要时应该看看心理医生,或者读一些让自己舒缓的书籍,听一些轻松的音乐,想办法把心态、情绪调整到一个平缓的状态。
3适当运动
比如快步走、慢跑、瑜伽、太极等等。运动本身可以促进胃肠道活动,在腹部外科手术后医生总要赶着病人尽早下地活动,不让他们躺在床上,就是想通过活动促进胃肠道恢复功能。另外通过运动也可以调整情绪,改善睡眠。
4药物辅助
肠易激综合征本身没有治疗药物,但可以根据症状对症下药。比如奥替溴铵、匹维溴铵,它可以选择性地作用于胃肠道平滑肌,缓解腹痛,进而改善腹泻症状。另外,如果患者同时有焦虑、失眠等症状,也应该用药。否则容易陷入「睡不好——心情差——肠易激——心情更差——更睡不好」的恶性循环。
5注意饮食
尽量避免烟酒辛辣、生冷油硬,这些东西多少都有点刺激胃肠道,一般人吃了没关系,但谁让你的胃肠道那么易激惹呢?多吃富含粗纤维、易消化的食物,此外还可以补充一些好的酸奶。
警惕其他疾病虽然肠易激综合征不伴随器质性病变,但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也可以得其他器质性胃肠道疾病,不能因为知道自己是肠易激综合征,就忽视病变的可能。如果出现以下症状,还是需要再检查:体重下降、腹泻特点不同于以往、粪便带血、贫血、低热,特别是年龄超过40岁才有这些症状。以上称之为「报警症状」,一旦出现,可能提示有其他问题,需认真对待,需要完善肠镜等检查除外恶性肿瘤。辽宁治疗白癜风的医院白癜风初期怎样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