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肠菌群失调 > 临床体现 > 益生菌的临床应用方向
益生菌的临床应用方向
-11-11菌君天劲微生态
正常人胃肠道生活着大量的细菌,新生儿出生2h后即开始有不同细菌进入体内,以后逐步建立正常菌群,成年人体内约有多种细菌,分属50多个种,细菌总数超过万亿。肠道细菌群是由需氧菌、厌氧菌及兼性厌氧菌构成的一个极其复杂的生态系统,正常情况下它们在宿主体内繁殖而不会致病,并对机体健康起着积极作用,包括辅助消化、吸收、营养、免疫和拮抗致病菌。如果肠道生态平衡因某种原因遭到破坏,正常菌群的种类、数量和定植位置发生变化,导致菌群失调,就可能使致病菌乘虚而入引起病变。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类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人们对正常菌群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的深入,也推动了益生菌制剂的开发和应用。益生菌是指那些具有对人体有益生理活性的细菌,如双岐杆菌、乳酸杆菌、酵母菌等。临床所用的益生菌制剂包括固态(胶囊、片剂)或液态(口服液、发酵乳)等多种剂型,依所用菌种的不同可分为单菌制剂和多联活菌制剂。
1、益生菌制剂的作用机理
1.1屏障作用
双岐杆菌等益生菌能以磷壁酸与肠道黏膜上皮细胞紧密结合,与其他兼性厌氧菌一起形成生物学屏障。这些益生菌分泌的代谢产物(包括低分子酸、过氧化氢及抗菌活性肽等活性物质)又能形成一个化学屏障。上述的生物学和化学屏障能有效地阻止各种外来致病菌的侵入和定植。
1.2免疫作用
定植于肠道黏膜的益生菌能不断地刺激肠道免疫系统,从而诱导宿主自身的特异性和/或非特异性免疫反应,达到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的功效。尤其是对于幼儿这种良性刺激是免疫系统发育完善所必需的。
1.3营养作用
肠道内益生菌参加体内蛋白质和糖类的代谢和吸收,并通过代谢产生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B1,生物素,叶酸和泛酸等,提供给人体使用。
1.4其他作用
益生菌可以抑制产胺的腐败菌的生长,吸收肠道内毒素,减少内毒素的来源及对肝脏的损伤。肠道内益生菌还可以通过对有害菌的抑制而降低前致癌物质转化成活性致癌物,从而降低癌症的发病率。
2、益生菌制剂的临床应用
2.1预防和治疗腹泻
2.1.1儿童腹泻
儿童腹泻主要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在多个国家的临床试验结果均表明,口服不同的益生菌制剂均能有效治疗此类腹泻。研究显示,用乳酸杆菌制剂治疗儿童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可使患者平均病程和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使用益生菌制剂治疗儿童腹泻可降低腹泻的持续时间和频率,减少粪便量。
2.1.2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广谱抗生素的使用在杀死有害菌的同时,可导致肠道内正常菌群减少,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异常繁殖,产生大量毒素,轻度表现为腹泻,严重时腹泻伴有全身症状并出现灶性肠假膜形成。研究表明,无论在抗生素治疗的初期还是中期给予益生菌制剂,均能显著减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并缩短腹泻的持续时间和腹泻次数。对于已出现伪膜性结肠炎的病人,用益生菌制剂配合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不仅疗效好而且能防止复发。
2.2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
目前已确定胃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与幽门螺旋杆菌有关。有研究显示乳酸杆菌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动物模型具有抑菌和杀菌的作用。临床研究也表明口服乳酸杆菌制剂,可以显著减少幽门螺旋杆菌在高危人群中的定殖。另外,临床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常用抗菌药物,铋剂和甲硝锉三联疗法,但胃肠道的不良反应是该方法的主要问题。研究者对60例无症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在用克拉霉素、替硝唑和雷贝拉唑治疗1周的同时,随机使用乳酸杆菌或安慰剂治疗两周并随访3周,结果显示乳酸杆菌能明显减轻腹泻、恶心等不良反应。
2.3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治疗
食物过敏、湿疹及过敏性皮炎等变态反应性疾病常伴随存在,根治办法为去除过敏原,一项为期4年的研究显示,2岁以下幼儿口服益生菌能减少过敏性皮炎的发病率。对于1~13岁过敏性皮炎患者,口服乳酸杆菌制剂6周能减轻发病程度,对IGE增加者效果更明显。
2.4细菌性阴道炎的治疗
细菌性阴道炎的患者的阴道内乳杆菌明显减少甚至消失,临床上常用抗生素治疗虽可暂时控制,但顽固复发率很高,用乳杆菌制剂治疗,不仅可使大多数病人痊愈,而且能恢复患者阴道内乳杆菌的平衡,达到标本兼治的功效。
2.5乳糖不耐受症的治疗
乳糖不耐受症是小肠乳糖酶活性下降导致乳糖的吸收不充分,临床出现肠管内气体增多,腹部胀气和腹泻,量多的水样便等,常导致营养障碍。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和嗜乳酸杆菌含有乳糖酶可以促进乳糖的消化和吸收,使乳糖不耐受症状减轻。婴幼儿的乳糖不耐受较常见,并且大多数都是由腹泻引起乳糖不耐受,而乳糖不耐受反过来会造成腹泻难以短期痊愈。通过益生菌来缓解和治疗乳糖不耐受,已经得到了共识。
总结:从细菌的发现,到益生菌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接受和已经使用各种益生菌来提升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关于益生菌的应用领域,并不局限于本文中提到的这几个方面,已有诸多研究正在不断深入探讨,作用机制还需要不断的明确,更多特异性的菌株以及更多的临床试验等需要开发和进行。在确保益生菌的安全性的前提下,益生菌的应用领域会越来越广。
部分内容引自《天津药学》杂志
白癜风初期能治好吗北京治疗白癜风价格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