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肠菌群失调 > 临床体现 > 肠道微生物产业化面临多重挑战

肠道微生物产业化面临多重挑战



  广东创新驱动战略两周年

  加速在肠道微生物产业布局的企业不在少数。然而,无论是理论基础还是临床实践,肠道微生物的研究成果依旧十分有限。其在微生物检测、菌群移植和微生物治疗三个主要的产业化应用领域皆面临不同的挑战。

  在刚刚结束的第七届中国分子诊断技术大会上,肠道微生物再次成为中外科学家和企业家热议的话题。

  “以前大家都觉得肠道微生物很重要,但是不知道哪些菌跟哪些疾病相关,检测完了也得不出结论。随着科学发现越来越多、二代测序技术的普及,肠道微生物产业化发展明显提速。”博奥颐和副总裁兼科学总监孙义民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道。

  博奥颐和的母公司博奥生物脱胎于清华大学生物芯片研究与开发中心,是清华控股旗下生物医药领域的旗舰企业。年夏天,博奥生物正式将健康科学事业部剥离出来,成立了健康产业旗舰公司博奥颐和。不久前,博奥颐和成功将肠道微生物检测“输送”进医院。

  跟博奥颐和一样加速肠道微生物产业布局的企业不在少数。记者了解到,人体绝大部分微生物分布在胃肠道,约占人体微生物总重量的80%以上。作为人体基因组的有效补充,肠道微生物组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基因组”,预计在整个二代测序分子诊断的市场规模中,微生物基因组的市场规模将达百亿以上。

  然而,无论是理论基础还是临床实践,肠道微生物的研究成果依旧十分有限。其在微生物检测、菌群移植和微生物治疗三个主要的产业化应用领域皆面临不同的挑战。

  资本扎堆

  “成立博奥颐和之前,我们的检测产品已经运行了六七年,当时以事业部的方式运行,因为博奥之前还没有专门的健康板块,产业方面的布局以临床诊断为主。这几年不少企业都在布局大健康,博奥的布局也在提速。”孙义民回忆道。

  目前,博奥颐和将健康产业细分为检测、干预、医疗、养老、文化教育五大板块,简单来说,是从基因检测切入到健康管理。而肠道微生物系列产品和服务是其重点布局的领域之一,即通过人体肠道微生物检测获取肠道菌群信息,对比健康人的肠道菌群来判断用户健康情况,并提供膳食纤维素等健康调理方案。

  “从健康管理的角度来看,肠道微生物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所以市场上不仅有益生菌产品,还有很多从健康人肠道中提取有益菌或者其他提取物来治疗重症患者的环节。”孙义民告诉记者,现在肠道微生物检测的三个方向是:益生菌是否足够、平衡;致病菌是否增多;跟疾病相关的菌种含量情况如何,以用于评估疾病的风险。

  在此基础上,去年博奥颐和上线颐和康城,并在今年八月正式推出肠道调理产品。博奥颐和产品经理白圆圆告诉记者,博奥颐和用于肠道菌群检测的是圆梦谱,这一检测产品已经在医院体检中心开始使用。另外针对圆梦谱推出了三个肠道调理系列产品。

  “饮料会在商超渠道销售,益生菌主要进入体检中心、健康管理机构等,因为稍微专业一点。”白圆圆向记者透露,“我们检测采集的是粪便样本,去跟健康人做比对,评定益生菌含量、致病菌是否超标以及糖尿病、肥胖、免疫力等相关的菌群有没有紊乱。我们的健康人数据库现在是千人级别的样本量,还在不断增加中。”

  事实上,人体微生物组研究逐渐由实验室走向大众市场,国内与博奥颐和一样布局微生物组检测和调理的企业数量众多,例如华大基因耗时八年研究肠道微生物,并推出固体饮料、益生菌片等产品。

  不少创业公司也以肠道微生物作为起跑点。例如运用基因测序和大数据手段分析、解读用户各个部位菌群特征的hcode,近期完成千万Pre-A轮融资;肠道微生物检测公司量化健康去年10月完成万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卡尤迪在9月初推出了肠道菌群检测产品。

  国际上布局肠道微生物检测的公司主要是uBiome、Arivale和TheAmericanMicrobiomeInstitute等。其中,uBiome公司一款微生物检测试剂盒已经上市。记者了解到,该试剂盒共分三个定位,价格分别为89美元、美元和美元,价格越高检测内容越全面。

  孙义民坦言:“从检测技术上看大家的起点非常接近,门槛在于肠道菌群需要庞大的健康人数据库,才能判断哪个菌是否正常,使评价的结果越来越准确。”

  产业化面临多重挑战

  多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肠道微生物的应用在国内外已较为普遍,但是产业化刚刚起步,科研成果十分有限。

  据山东基因研究院发起人、锐翌基因首席科学家秦楠介绍,现在微生物行业主要应用领域有三个。第一是微生物检测,包括不同部位、时期的微生物检测以及健康指导。博奥颐和、华大基因等位列其中。

  在国内最早系统开展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上海系统生物医学研究中心营养系统生物学实验室主任赵立平看来:“肠道菌群做健康管理还需要解释清楚因果关系,现在公认肠道菌群和所有疾病有关系,但是这种关系目前只是相关关系,究竟是病人得病使得菌群改变了,还是菌群不一样使人得病,还需要进一步解释。”

  其次是粪菌移植,包括粪便检测和粪便银行。

  国际上关于粪菌移植的应用进展颇多,据中华粪菌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国内关于粪菌移植的循证医学研究已然起步,今年9月,医院发布“捐屎”志愿者征集公告,为粪菌移植多中心循证研究起了个头。

  不过,在关键的粪菌移植剂量及途径、粪菌的制备等临床研究及应用规范,至今尚未出台。

  第三个应用领域是微生物治疗,包括微生物靶点、制剂和代谢物。国际上在微生物治疗领域走得较前的两家公司已经成功上市,分别是SERES和assembly,但相关产品皆处于研发、临床阶段。

  其中,SERES在年成立于剑桥,经历了四轮融资,年6月成为首个上市的微生物组学公司,目前该公司有两种药正在美国做临床测试;assembly致力于利用肠道微生物开发新型口服药剂,在研项目有AB-M,用于治疗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

  孙义民告诉记者,肠道微生物的产业化依旧受制于科研的进展,而肠道微生物复杂的生态系统则给科研设置了很高门槛。数据显示,人体内含有数十万亿细胞,而细菌微生物数量则达数百万亿级别。

  “肠道微生物的体系很庞大,现在只是依赖测序技术把它研究明白是很难的,且肠道微生物和疾病不是简单的一对一关系,很多还是复杂性疾病而肠道基因组作为其中一个环节。如果国家政府层面能从政策和资金进行引导,那么产业的研究和转化就会比较快。”孙义民说。(中广环保)









































白癜风诊断
白癜风防治专项援助


转载请注明:http://www.nzjgr.com/lctx/9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