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肠菌群失调 > 相关医院 > 口腔微生物如何影响肠道菌群的

口腔微生物如何影响肠道菌群的



1文章介绍

英文题目:OralAdministrationofP.gingivalisInducesDysbiosisofGutMicrobiotaandImpairedBarrierFunctionLeadingtoDisseminationofEnterobacteriatotheLiver

中文题目:口服P.gingivalis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屏障功能受损进而诱导肠道菌群向肝脏的转移

期刊名:PLOSone发表时间:IF:3.

物种:C57BL/6型鼠样品来源:小鼠粪便、血液、肝脏、大肠、小肠

相关产品:16S多样性测序

测序平台:

2研究背景

牙周炎被认为是各种系统性疾病的危险因素,然而牙周炎引起系统性疾病的确切机制还有待阐明。Porphyromonasgingivalis是诱发牙周炎的致病菌,研究发现重复服用P.gingivalis能够扰乱肠道菌群,进而引发内毒素血症,产生各种系统性炎症和胰岛素抗性。但是P.gingivalis的使用剂量达到何种水平,才能够影响肠道菌群的组成、破坏屏障功能,致使菌群由肠道转移到肝脏,目前还不得而知。

3研究内容

本研究对C57BL/6型小鼠进行P.gingivalis灌喂实验,并结合平台微生物多样性测序手段,探究肠道及肝脏中菌群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P.gingivalis能够导致血液内毒素含量升高,诱导肠道菌群发生改变,降低肠道中紧密连接蛋白基因的表达量。此外,研究还揭示了系统性炎症与肠道菌群变化的因果关系,P.gingivalis感染会扰乱肠道菌群,进而引发各种系统性疾病,即肠道菌群的改变先于系统性炎症的发生,这一假设打破了传统的认知:系统性炎症是导致肠道菌群变化的原因。

4研究方法

小鼠选择

取6周龄C57BL/6型雄性小鼠,放在特定的无菌条件下饲养,定期饲喂食物和无菌水,使之适应新环境,7周后用于P.gingivalis感染实验。

P.gingivalis培养

将P.gingivalis接种到改造过的厌氧培养基GAM上,放入厌氧罐中,37℃培养48h。

灌喂处理

通过针管喂食的方法将混有P.gingivalis的20%羧甲基纤维素的PBS注入到小鼠口腔中,P.gingivalis的注入量根据小鼠体重和牙周炎患者唾液中的细菌数量决定。对照组注射不含有P.gingivalis的20%羧甲基纤维素的PBS。所有小鼠经过正常饮食,然后分别在3h、24h、48h后用CO2处以安乐死。

粪便、组织收集与DNA提取

在小鼠感染P.gingivalis后的6h、24h、48h,分别收集粪便样品,并提取粪便中的DNA。在小鼠感染P.gingivalis后的3h、24h、48h分别收集小鼠肝脏组织和血液,并提取DNA。

血液内毒素检测

收集P.gingivalis感染48h后的小鼠血清,稀释1-4倍,之后对血清中的内毒素进行定量检测。

肠中基因的表达定量

提取P.gingivalis感染24h和48h后小鼠的小肠和大肠组织中RNA,反转成cDNA,PCR扩增形成mRNA待用。

测序

采用平台,对每个样品进行细菌16S微生物多样性测序。

5研究结果

口服P.gingivalis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研究发现P.gingivalis感染后,在0-6h肠道菌群基本无变化,24h后开始出现差异,48h后差异达到显著,因此后续对肠道菌群的研究都是基于48h后的粪便样本结果。结果显示,在门水平上,相比正常组,P.gingivalis感染组的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显著增加而厚壁菌门(Firmicutes)显著降低。在属水平上,同属Paraprevotellaceae家族的S24-7和Prevotella显著增加,而厚壁菌门下的unclassifiedClostridiales却显著减少。此外,Chao1曲线显示虽然P.gingivalis感染并不会影响肠道菌群的多样性,但由PCoA分析可见P.gingivalis确实对肠道菌群的结构产生了显著影响。

图1.P.gingivalis感染48h后小鼠肠道菌群门水平(A)和属水平(B)的相对丰度变化分析

图2.多样性指数Chao1分析(A);P.gingivalis感染和未感染小鼠粪便菌群的PCoA分析(B)

口服P.gingivalis对肠道菌群屏障功能的破坏

紧密相关蛋白编码基因Ocln和Tjp1在肠道功能屏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若Ocln和Tjp1表达被抑制,就会导致肠道屏障功能受损,肠道中的菌群则会涌入到肝脏中。研究发现,P.gingivalis感染48h后,Ocln和Tjp1在小肠中的表达量明显降低,但在大肠中却未见此现象。此外,通过检测肝脏中16srRNAgene的拷贝数,发现P.gingivalis感染后肝脏菌群明显增多,而血液中的菌群基本无差异,但是血液中的内毒素含量却显著增加。

图3.P.gingivalis感染48h后小肠中紧密相关蛋白编码基因Ocln和Tjp1的表达分析(A);P.gingivalis感染后小鼠肝脏和血液中的菌群丰度变化分析(B);P.gingivalis感染后内毒素含量变化分析(C)

口服P.gingivalis对肠中促炎基因高表达的诱导

P.gingivalis感染24h后肠中基因的表达无变化,然而48h后,小肠中IL-6的表达显著增高,同时,Th17细胞的转录因子Roryt,其mRNA的表达也被明显抑制。此外,IFN-α和-β,促炎基因IL-1β和IFN-γ以及调节T细胞的主基因Foxp3的表达也有上调趋势,尽管差异不是很显著。同小肠一致,大肠中基因的表达也是在P.gingivalis感染24h后开始出现差异,其中TNF-α的表达显著增高,导致Foxp3也相应增高,而其它促炎基因表达基本无变化。总之,P.gingivalis感染后无论小肠还是大肠,都会诱导促炎基因的大量表达,并引发相应的炎症。

图4.P.gingivalis感染和未感染小鼠小肠(A)和大肠(B)中促炎基因的表达分析

口服P.gingivalis对肝脏菌群组成的影响

在上述研究中已经得知P.gingivalis感染后,肝脏菌群的丰度发生了显著增高,那么肝脏菌群的组成情况有没有发生改变呢?测序研究结果表明,在门水平上,虽然两组没有显著差异,但是拟杆菌门仍有上升趋势而厚壁菌门呈下降趋势。在属水平上,Paraprevotellaceae门下的Prevotella比例升高,而Allobaculum和Akkermansia比例则趋于下降。此外,从Chao1曲线和PCoA分析结果也可见P.gingivalis感染对肝脏菌群的多样性及组成均产生了显著影响。

图5.P.gingivalis感染后小鼠肝脏菌群门水平(A)和属水平(B)的相对丰度变化分析

图6.多样性指数Chao1分析(A);P.gingivalis感染和未感染小鼠粪便菌群的PCoA分析(B)

6参考文献

NakajimaM,ArimatsuK,KatoT,etal.OralAdministrationofP.gingivalisInducesDysbiosisofGutMicrobiotaandImpairedBarrierFunctionLeadingtoDisseminationofEnterobacteriatotheLiver[J].PLoSONE,,10(7):e.Doi:10./journal.pone..









































?北京看白癜风专业医院
?北京安全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nzjgr.com/xgyy/1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