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肠菌群失调 > 相关医院 > 微生态小知识菌群失调概念普及
微生态小知识菌群失调概念普及
白癜风症状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129/5885336.html
确定菌群失调由临床病史分析与实验室检查两个方面的综合判断而定。病史分析当然是简便但又是十分细致的。实验室检查的确比较麻烦,因为某一生态部位的正常菌群数量很多,菌群种类又复杂,要进行此项检查的确需要相当好的仪器设备,而且常常要一周左右才能出结果。有些学者认为,临床诊治中常常不一定需要很精确的数据,只要有个基本的范围,所以想出了标本的直接涂片、革兰染色、显微镜观察与分类计数法。显微镜检查不可能精确算出标本中细菌的绝对总数,但可根据多个视野中细菌平均数,估计出标本的细菌数是基本正常还是增多或减少(可用几个+号表示)。显微镜检査时,还可将所见细菌算出革兰阳性杆菌与球菌、革兰阴性杆菌与球菌四者的百分比,再与健康人的百分比进行比较。另外,镜检时注意观察是否存在有特征性形态的细菌或真菌。这种简便检查省时省钱,对菌群失调的及时诊断与治疗很有帮助。但这种简便检测要求检验人员操作时尽可能规范,并要经过良好的培训。
菌群失调的生态防治原则是什么?
菌群失调或者微生态失调是环境、机体与微生物三者之间的平衡失调。影响三者平衡的因素很多,因此对失调的生态防治也应该是全面的、综合的。当然,对具体的人来说,措施应该是各有所侧重。但总的来说有以下几方面。
(1)创造一个良好的微生态环境具体地说,如尽可能保持规律合理的生活习惯,做到劳逸结合,防止过度劳累,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与户外活动。要有规律、合理的饮食方式,多吃些新鲜蔬菜、水果,减少高脂肪食品,防止暴饮暴食与过度饮酒。食品中也可吃些促进有益菌(如双歧杆菌、乳杆菌)生长的食品,如胡萝卜、酸奶等。还有愉快乐观的精神状态也是十分重要的。
(2)严格掌握会损害正常菌群的医疗措施,如胃肠吻合术、激素与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等。
(3)注意冶疗会引起菌群失调的疾病,如慢性肝炎、肾病、消化道功能紊乱、呼吸及泌尿系统的急性病和慢性病等。
(4)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时要有明确指正,剂量要适当小一些,只需杀抑致病菌,尽量减少对有益菌的损害,尽量使用针对致病菌的窄谱抗生素,尽量避免口服,以减少对人体最重要的肠道微生态系的损害。
(5)使用微生态制剂,合理的有效的使用微生态制剂,包括能促使微生态平衡的所有药物(或食品)这对调整与纠正菌群失调能发挥很好的作用,而且一般都没有副作用。比如说用丁酸梭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就可以快速的为肠道建立微生态平衡。
声明:本篇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后台留言或联系我们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