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肠菌群失调 > 相关医院 > 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深秋时节宝宝
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深秋时节宝宝
昨天晚上,我一位儿科大夫朋友特意给朵妈打来电话,提醒我要注意照顾好小妹妹的饮食、穿衣、盖被等生活细节,因为现在是秋冬季转换季节,气温下降,早晚温差比较大,所以,医院里生病的宝宝也相对较多。
涉及到宝宝的健康,我想,这个问题也应该是很多宝妈关心的问题。特别是在北方地区,在秋转冬的时节,温度的变化再加上空气干燥,宝宝身体、皮肤等都有可能会出现不适。所以,有针对性地去呵护宝宝就是父母这一阶段的重要任务。
但具体要怎么做呢?
我们今天的话题,就来聊聊在秋冬季宝宝防护的一些重点和细节吧~
饮食方面的重点俗话讲:“立秋洗肚子,不长痱子拉肚子。”因为宝宝的肠胃系统处于发育之中,肠胃功能不太完善,再加上宝宝的免疫力低,无法抵抗外界的病毒入侵,所以,就很容易因为菌群失调导致腹泻。
另外,从实际情况来看,每到深秋季节,腹泻的患病宝宝就会比其他季节多一些,因此,每到这时,预防宝宝腹泻宝爸宝妈就不得不重视了。
★那么,从父母的角度出发,我们该怎么做呢?
①饮食卫生要格外注意。在给宝宝做饭前,宝妈要认真洗手,并确保给宝宝的蔬菜清洗干净并充分煮熟。宝宝用的碗勺也要定期消毒。
②均衡饮食,加强宝宝身体抵抗力。很多宝宝对饮食都是存在一定偏向性的,有些宝宝天生爱吃肉,有些更喜欢某种蔬菜。即便如此,每天每餐都要让宝宝摄入多种食物,蔬菜、水果、肉类尽量搭配开来。
对于已经添加辅食的小宝宝,宝妈宝爸可以参照朵妈之前的一篇文章,宝宝应何时添加辅食?不能看月龄,关键是这一点,父母别盲目跟风进一步了解关于辅食添加相关的内容了解。③充分的补充水分。在秋冬季节,气温降低,身体不再大量出汗,因此,宝宝喝水的量也会相应减少。但是,特别是在北方地区,这一阶段,室内外空气都比较干燥,因此,及时的补充水分特别重要。
穿衣方面的重点国庆节之后,各地气温明显下降,早晚温差加大,这一阶段,宝宝很容易因为不适应温度从而引发感冒。
★所以,这一阶段,在小宝宝穿衣方面,宝妈要格外注意以下几点:
①尽量不要给宝宝穿得太厚,裹得太严,这样反倒因为过度保暖,更易让宝宝着凉。另外,宝宝外出尽量避开早晚时间段,并多给宝宝备一件外套,要方便穿脱的那种。
②宝宝穿衣最好要选择纯棉质地的,尽量不要穿化纤衣服,因为这样的衣服透气性相对较差,也更容易起静电,会让宝宝的皮肤变得更加干燥,从而引起皮肤过敏。
③秋季给宝宝穿衣,要遵循“三暖一凉”,即肚暖、背暖、脚暖、头凉。当然了,暖和凉也要把握好度,过热出汗不行,过凉感冒更不行,所以,温热最好。
古话讲:“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话虽这样讲,但“饥寒”的度还是需要父母用心去琢磨的。
夜间保暖重点深秋时节,特别是北方地区,这时还没有供暖,每到晚上,家里一般都比较凉。所以,晚上在宝宝睡觉的时候父母就要留意避免宝宝因踢被子着凉。
★父母能做些什么?
勤检查,勤盖被。宝宝对气温的变换往往都比较敏感,尽管他不会说话,但是,他们还是能够感受到冷暖的,所以,往往在深秋时节,小宝宝的睡眠就会比之前要差一点,夜间醒的频率和次数都会增加。
所以,作为父母,可能这时候也会辛苦一点,要多给宝宝检查被子是够盖好,必要的时候,可以给宝宝使用睡袋之类的物品,更利于保暖,宝妈也能睡得更安心。
除此之外,还有两个生活“小细节”不能刻意减少①户外活动不能少
即使是天气转凉,小宝宝的户外运动也不能少,只不过单次外出的时间不能太长,哪怕是15-20分钟也好,并且在太阳完全出来后在把宝宝带出去。
这对增强宝宝御寒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增强宝宝呼吸道抵抗力,降低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率。
②洗澡不必刻意减少
在天气转凉之后,宝宝的出汗量也会明显减少,所以,很多宝妈就会认为,宝宝洗澡不需要那么勤了。其实,这样的想法大错特错。
实际上,有规律地给宝宝洗澡,哪怕是一天一洗都是可以的,只不过在洗澡的过程中,宝妈要把握好水温及室内温度,并确保宝宝洗完澡之后的保暖工作做到位即可。
不过,在这里朵妈要特别强调一下:在宝宝洗完澡之后,即使穿好了衣服也不要立刻抱出来,要等宝宝头发干透,可以先把门打开,让浴室的空气和外面的空气流通一会再抱出来,避免孩子忽冷忽热着凉感冒。
结束语这些虽然都是宝宝生活护理上的小细节,但却很容易被父母忽视。宝宝的健康无小事,作为父母,就要把护理的细微之事做好,从而减少宝宝患病的几率。不是吗?
我是朵妈,专注孕产知识、0~6岁育儿干货分享。在育儿精进的路上,期待与你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