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肠菌群失调 > 预防治疗
-
2016/10/15
教你如何巧妙化解胃肠节后综合征
秉承着“好不容易过个节”的想法,很多人在这个长假里可谓是过了把“嘴瘾”,山珍海味、鸡鸭鱼肉、聚会喝酒、夜宵烧烤,放纵了一回口腹之欲。几天下来,感觉自己的胃肠似乎是“堵住了”“吃滞了”,看什么美食也提不起兴致,到了饭点也不饿,往日准时造访的“便便”也不规律了,一时间,脸泛油光、鼻头长痘、口腔溃疡的毛病都纷纷找上门,这就是所谓的胃肠“节后综合征”。 “清肠”来化解胃肠“节后综合征”的想法、思路没错[详细]
-
2016/10/14
健康丨巧妙化解胃肠节后综合征
导语秉承着“好不容易过个节”的想法,很多人在这个长假里可谓是过了把“嘴瘾”,山珍海味、鸡鸭鱼肉、聚会喝酒、夜宵烧烤,放纵了一回口腹之欲。几天下来,感觉自己的胃肠似乎是“堵住了”“吃滞了”,看什么美食也提不起兴致,到了饭点也不饿,往日准时造访的“便便”也不规律了,一时间,脸泛油光、鼻头长痘、口腔溃疡的毛病都纷纷找上门,这就是所谓的胃肠“节后综合征”。图片源于网络既然是大鱼大肉吃多“腻住了”自然是清肠[详细]
-
2016/10/14
肠胃检测
许多健康问题都是预防重于治疗,肠道保健也是如此,它在出问题前,其实会给我们许多信号,但人们通常对这些信号麻木不仁,失去了“防患于未然”的宝贵机会, 可能真的搞到“疾”重难返,再也回不到健康的当初了。据《01中国城市居民健康白皮书》,约95%的人认为肠道健康有异常表现。想知道您的肠道健康状况吗?当肠道健康出现问题时,往往没有明显症状,但也会有一些细微警示信号,与其在 亡羊补牢,不如及早重视这些肠道的[详细]
-
2016/10/14
无限极让你胃雨绸缪,肠治得久安
天一凉,好胃口又被唤了回来,什么都想吃。但如果肠胃功能不好,三餐吃进去,可能会引起肠胃不适。小编支5招,让肠胃舒服起来:定时吃饭,要细嚼慢咽;每餐只吃七分饱,保持心情愉悦;吃饱喝足,还是得动动,散散步,做点轻松家务。天一凉,好胃口又被唤了回来。什么都想吃:冷的刺身、冰淇淋;热的火锅、铁板烧;麻辣油腻的川菜、湘菜, 统统吃个遍。这顿吃得太多,下一顿又省了,饱一餐饿一餐,你考虑肠胃的感受了吗?肠胃的意[详细]
-
2016/10/13
知识收藏美女大夫提醒你,别再胡乱刮肠
编有话:今天,上下班的路都堵上了,真让您不爽。不仅仅如此,您的身体也出状况了:脸泛油光......鼻头长痘......口腔溃疡......大便干结......。要让大夫说,这就是所谓的胃肠“节后综合征”,是长假期间的山珍海味、鸡鸭鱼肉、聚会喝酒、夜宵烧烤给闹出来的。瞧,医院西院内分泌科的美女大夫付煜一掐算就知道,您肯定得想着“清肠”了。在这个裉节儿上,小付大夫提醒您,适度“清肠”是对的,大力“刮肠[详细]
-
2016/10/13
肠道的清道夫结肠水疗
中医学家曾讲:“欲得长生,肠中常清”“肠为百病之源”。说的就是宿便的危害。肠道的宿便不清除,就会产生许多毒素及促使有害细菌的过度繁殖,造成肠道菌群失调、便秘及肠梗阻等疾病的出现。所以只有排出宿便及肠道毒素,肠道才会健康,轻松的工作。如何才能减轻肠道“负担”呢?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肠道的清道夫”——结肠水疗。结肠水疗(结肠透析整复系统)也称大肠水疗,是用过滤杀菌的水或中药温和进入大肠,剌激肠道蠕动,[详细]
-
2016/10/13
肥胖的幕后推手肠道菌群
临床中,医生总会被问道:同是吃货,为什么有些人风采依旧,而有些人,则变成了“肉肉”,为何同样地吃,肥胖发生情况却不尽相同?这肉肉毁了颜值事小,关键它还是很多疾病的“领路人”!那么,“肉肉”的幕后推手到底是谁?身体的庞大隐形菌团目前在肠道当中发现有超过种细菌,所含的细胞数量是人体细胞数量的10倍左右,基因数更是达到人体基因数的倍。人体和肠道菌群作为一个超级生物体,其实是相互影响的。肠道菌群可以产生毒[详细]
-
2016/10/12
当心婴儿湿巾使用不当也会引发肠道菌群失
[摘要]几乎在每个有小宝宝的家庭中,你都能看到婴儿湿巾的身影。这种近年来才研发出的新产品为我们带来了方便。使用婴儿湿巾的家长并不在少数,殊不知,婴儿湿巾使用不当,也可能引发健康问题。婴儿湿巾,是传统清洁方式的替代品,相比以前使用手绢或是棉布的清洁方式,婴儿湿巾的便利性使得其一面世就迅速火热起来。婴儿湿巾是专门给宝宝用的湿巾,和成人的湿巾相比,婴儿湿巾的要求相对更高,因为宝宝的皮肤是非常娇嫩的,很容[详细]
-
2016/10/12
认识肠道病痢疾
认识肠道病痢疾 痢疾是由志贺菌属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又称菌痢。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粘液脓血便,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状,严重者可有感染性休克和中毒性脑病。菌痢分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菌痢病程迁延超过两个月病情未愈者称为慢性菌痢,目前少见。 发病原因: 痢疾杆菌属于志贺氏菌属,革兰染色阴性。直杆菌,形态似其他肠杆菌科的种。不运动。具有呼吸和发酵两种类型的代谢。接触酶阳性(只一[详细]
-
2016/10/12
肠道菌群紊乱了怎么办?
肠道菌群紊乱了怎么办?来源于:普泽益生菌图片来源于网络人体的肠道内,遍布着有益菌,有益菌在肠道的表面聚集在一起保护着我们的肠道,阻止了有害物质进入肠壁,而当坏细菌大量繁殖的时候,就会破坏我们肠道的屏障,让有害物质进入到我们的血液。长期肠道内菌群失衡,就会增加我们患肠癌的风险,同时也会增加其他疾病的风险。肠道所吸收的营养首先通过门静脉到肝脏,肝脏是人体 的解毒器官,肠道吸收的营养物质以外还包括其他的[详细]
-
2016/10/11
肠道菌群影响人的心理健康
肠道菌群影响人的心理健康肠道内有数量众多、种类丰富的菌群,它们和宿主间形成了互利共生的关系,深深影响宿主的健康。不过,肠道菌群的作用可不止如此,研究发现它们不仅调控肠道活动,还影响宿主的脑功能和行为,人类的心理精神健康与肠道菌群关系密切。很多人心情糟糕的时候会出现口腔溃疡、疱疹等症状,这是人体内菌群与心理互动的典型案例。在焦虑时,神经细胞中的五羟色胺水平迅速降低,寄生在三叉神经结的疱疹病毒会根据神[详细]
-
2016/10/11
肠道菌群失调、便秘、拉稀的杀手——双仁沙
肠道菌群失调、便秘、拉稀的杀手——双仁沙肠道与健康(健康小常识)人们知道心脏、肝脏等器官对人体十分重要,但往往忽视了肠道的重要作用,其实肠道的作用不亚于心脏。关于肠道的科学数据摘录1、人体的营养%靠肠道吸收;2、人体中99%的毒素是从肠道进入人体的;3、人体中84%的病毒是从肠道进入人体的;4、人体的老化一半因素是大脑,一半因素是肠道;5、西方国家中营养不良的人中84%是因肠道问题导致的;6、已经[详细]
-
2016/10/11
肠道型感冒——夏季鸡场不可忽视的疾病
肠道型感冒——夏季鸡场不可忽视的疾病目前不少地区蛋鸡出现了产蛋率下降的现象,其实造成这个时期产蛋率下降的原因较多,如天气炎热或降温设施处理不当引发的中暑,饮水量过大以及饮水中细菌滋生引发的腹泻、肠炎,饲料霉变引起的霉菌毒素中毒等,但主要的致病因素是——肠道型感冒。1.禽肠道型感冒肠道型感冒是指家禽表现为消化道症状(食欲低下,嗉囊积气或积水,甩水,拉稀过料,粪便酸臭等)以及机体发热(冠髯深红色)的一[详细]
-
2016/10/11
肠是人的第二大脑 懂得“肠寿”才能“长寿
肠是人的第二大脑 懂得“肠寿”才能“长寿肠是人的第二“大脑”人还有第二个“大脑”?没错!就是我们的肠道,它有一千亿个神经细胞,主要负责我们下意识的活动。事实上,肠道的确有它自己的思想。除了通过广泛的交流网络跟大脑直接相连,肠道还是大脑以外 一个拥有独立神经系统的“器官”。每天,肠道的“头脑”都会跟大脑谈心(比如我们最熟悉“饥饿感”)。肠道是人体 的排毒器官,担负了人体大部分的排毒任务。肠道是最易保[详细]
-
2016/10/10
纠正肠道菌群失调:预防治疗肥胖和2型糖尿
纠正肠道菌群失调:预防治疗肥胖和2型糖尿肠道菌群与肥胖及2型糖尿病关系的研究进展纪立农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31(07):-.DOI:10./cma.j.issn.-..07.以下内容和版式版权归属中华医学会,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一、肠道菌群概述人体肠道中定植着大量微生物,由超过种细菌组成,主要来自于9个菌门,其中绝大多数可归入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肠道菌群细胞数量()是人体细胞数量[详细]
-
2016/10/10
生病的真相:肠菌群紊乱,微生态失调,内毒
生病的真相:肠菌群紊乱,微生态失调,内毒当人体健康时,体内有益菌占30%,中性菌占60%,恶性菌占10%。肠道里面的有益菌和有害菌常常在“暗地较量”。如果有益菌占据了肠道的表面,有害菌就没有了生存的位置,这叫“占位性保护”,位置大小有限,有益菌占得多了,有害菌在营养竞争上就处于失败状态,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就能抵抗疾病发生。因此,当有益菌在肠道内生长、繁殖,就能构筑成一个生物屏障,阻止外面的病原体入[详细]
-
2016/10/10
糖尿病治疗新靶点肠道菌群
来源:国际糖尿病肠道菌群与糖尿病 医院张秀英教授介绍,肠道菌群自人出生时便开始形成,通过长期协同进化,已成为人体密不可分的“环境”因素,被称为人体后天获得的“新系统”或“新器官”。年我国学者发表于Nature的研究通过元基因组关联分析发现,T2DM的菌群多样性下降,菌群丰度谱发生改变,某些产 益生菌减少,条件致病菌数量增加,还发现了有益菌群和有害菌群之间存在拮抗关系。张教授等比较不同糖耐[详细]
-
2016/10/10
调节肠道菌群对抗高血压心脏病
长期以来,大量存在于红肉(如牛肉、羊肉等)里的左旋肉碱曾一度与 和卵磷脂一起被认为属于营养成分,但两年前美国的一项研究指出,左旋肉碱可能在肠道细菌作用下,由利变害,导致动脉硬化。不久前,有科学家根据这一发现,提出了通过干扰肠道细菌来预防心脏病的新思路。之所以过去被认为是营养物质,乃至一度被各国认可作为食品强化剂的左旋肉碱和 能诱发动脉硬化,原因是这类物质能被大肠内的细菌代谢产生三 ,三 被肠道吸收[详细]
-
2016/10/10
已经丢掉的菌无法通过饮食改变寻回Na
历史上,人类经历了一些重大的饮食变化,包括西化的人群中向低纤维饮食的转变,与这一转变同时发生的是肠道菌群多样性的普遍丧失。食物纤维中含量丰富的“菌群可利用碳水化合物”(MACs)是远端肠道菌群所需碳和能量的主要来源。这项研究显示,对吃低MAC食物的小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被耗尽,而且这种效应还会转移给后代并叠加,使得低丰度的细菌从一代到另一代逐渐减少,尤其是能够有效消耗食物纤维的“拟杆菌目”的细菌。[详细]
-
2016/10/10
基因和饮食哪个对肠道菌群影响更大
根据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科学家一项 研究表明,一个人肠道菌群所含细菌种类丰度的决定因素中,基因虽然很重要,但是饮食更为重要。这项小鼠研究探讨了这种先天和后天的平衡,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年12月18日的《CellHostandMicrobe》杂志。肠道细菌的数量大大超过了我们自己的细胞,在我们一生当中,通常居住于我们体内的微生物物种,可通过影响我们的新陈代谢、甚至行为,进而影响着我们的健康。[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