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肠菌群失调 > 疾病病因 > 肠道菌群失调,可不只是ldquo跑肚
肠道菌群失调,可不只是ldquo跑肚
文丨药疗君-吴鹏药师;编丨小智;图丨网络
随着益生菌类产品的大量上市和宣传,普通老百姓对“肠道菌群”以及“肠道菌群失调”这些名词已经非常熟悉了。但从专家眼里看,只谈“肠道菌群”似乎有失偏颇。在这方面,他们更愿意谈“肠道微生态”这个名词。
这两个名词之间到底是个什么关系呢?“肠道微生态”其实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一个系统:肠道菌群、肠粘膜上皮组织和肠道粘膜免疫系统,它们共同组成了肠道的粘膜屏障,而肠道菌群在其中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
这个“屏障”可不是只防止和治疗“跑肚拉稀”、便秘、消化不良等消化道疾病那么简单。肠道微生态系统在维护人体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它是阻止致病菌和内毒素进入人体其他器官系统的防护墙;其次,它参与营养物质的转化、吸收和运输任务;还有就是参与了人体免疫系统的发育,使人保持健康状态。
由此看来,“肠道微生态”不仅与一些消化道疾病密切相关,其失调或者紊乱,还会导致一些消化道之外的疾病的发生,其中就有:
1、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
肠道微生态系统的变化,特别是肠道菌群的变化,会改变食物中一些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分解(代谢产物),这些产物进入血液循环,引起血中胆固醇和血小板的变化,导致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与动脉粥样硬化最相关的疾病就是冠心病、心肌梗死和脑卒中。而日本的一项研究中,在轻微高血压患者早餐中,每天加入ml含有干酪乳杆菌和乳酸乳球菌的乳饮品,可以发现这些人血压明显降低了。
2、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年的一项研究显示,3周龄儿童粪便里高浓度的厌氧菌,和日后的哮喘和其他肺部疾病发作有关。提示过敏性哮喘的发生机制与肠道菌群中的某些菌属有关,从而影响血液中某些与过敏、免疫反应有关的细胞活性。
3、肾脏疾病
一些晚期肾病患者的肠粘膜屏障会受到损害,肠道菌群可能通过菌群位移、炎性反应和免疫反应引起全身性的炎性反应;同时也会产生具有肾脏毒性的代谢产物,这些都与肠道菌群有关。
4、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
科学家们发现:在遗传和能量摄入相同的情况下,有些人会产生肥胖、高血糖和胰岛素抵抗现象,而另一些人不会。究其原因,发现肠道微生态环境的不同在里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肥胖者的肠道菌群里拟杆菌门种类减少,而硬壁菌门种类增多。
5、神经精神类疾病
肠道正常微生物影响着大脑的发育和功能,可以影响行为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科学家们发现,一些罹患自闭症的儿童常伴随腹泻、便秘和腹痛等胃肠道症状,以及易怒、攻击行为和睡眠障碍等,而短期的抗生素治疗可以改善他们这些异常行为。
除此之外,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湿疹等疾病也与肠道微生态系统有关。由此提示,调整人们的肠道微生态可以预防和治疗多系统疾病,而微生态制剂在其中可能是主力军。
部分参考自:肠道微生态与非消化道疾病,《中华消化杂志》
药疗君的疾病宝典:
感冒腹泻便秘近视积食护理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痛风
颈椎病关节炎肩周炎腱鞘炎骨质疏松
痔疮痛经乳腺增生宫颈炎阴道炎
外阴炎卵巢癌两性焦虑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