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肠菌群失调 > 疾病病因 > 超高频考点真题考研倒计时12天

超高频考点真题考研倒计时12天



生理

1.N11A心脏收缩力增强时,静脉回心血量增加,这主要是因为 

A.动脉血压升高

B.血流速度加快

C.心输出量增加

D.舒张期室内压低

E.静脉压增高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D

[考点定位]静脉血压和静脉回心血量。(P)“心肌收缩力增强时,由于射血量增多,心室内剩余血量减少,心舒期心室内压就较低,从而对心房和静脉内血液的抽吸力量增强,故回心血量增多”(D对)。

[题眼解析]心脏收缩力强时,射血分数较高,舒张期心室内压较低,因而对心房和大静脉血液的抽吸能力就越强,则回心血量增多(D对)。

[知识拓展]单位时间内回心血量决定于外周静脉压、中心静脉压以及静脉阻力的因素。

2.N7A关于微动脉,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在调节动脉血压中起主要作用

B.在调节器官血流量中起主要作用

C.其管壁的可扩张性比中动脉的大

D.收缩时,组织液的生成量减少

E.其管壁平滑肌的张力主要受局部代谢产物调节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E

[考点定位]微循环的血流通路。(P)“由于微动脉占总血流阻力的比例较高,因此微动脉阻力对控制微循环血流量起主要作用。”(B对);(P)“微动脉管壁血管平滑肌含量丰富,在生理状态下保持一定的紧张性收缩,它们的舒缩活动可明显改变血管口径,从而改变对血流的阻力及其所在器官、组织的血流量,对动脉血压的维持有重要意义。”(A对);(P)“由于微动脉的交感缩血管神经纤维密度高于微静脉,交感缩血管神经纤维兴奋时毛细血管前阻力和毛细血管后阻力的比值将增大,可使毛细血管血压降低,组织液的生成减少而重吸收增加。”(D对);(三版八年制生理学P)“也就是说,血管的顺应性与血管的初始容积有关,血管的初始容积愈大,则顺应性就愈小(C对)。”

[题眼解析]微循环受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其中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是主要的调节方式,而自身调节是次要调节方式。自身调节中,受局部代谢产物(如低氧、CO?、H?、腺苷、ATP、K?等)调节的部位主要是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E错,为本题正确答案);微动脉占总血流阻力的比例较高,因此微动脉阻力对控制微循环血流量起主要作用;微动脉是直径最小的动脉分支,富含平滑肌,它的收缩或舒张可以使微动脉的口径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微动脉对血流的阻力和微动脉所在器官、组织的血流量,对动脉血压的维持有重要的意义(AB对);中动脉的主要功能是将血液输送至各器官组织,属于分配血管,因此其管壁扩张性很小(C对);由于微动脉的交感缩血管神经纤维密度高于微静脉,交感缩血管神经纤维兴奋时毛细血管前阻力和毛细血管后阻力的比值将增大,可使毛细血管血压降低,组织液的生成减少而重吸收增加(D对)。

[知识拓展]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是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功能:(1)物质交换(主要功能);(2)调节血量和器官的血液分配;(3)生成组织液和淋巴液。影响因素:(1)血流量;(2)毛细血管血压;(3)血浆胶体渗透压;(4)毛细血管通透性。

3.N5A决定微循环营养通路周期性开闭的主要因素是

A.血管升压素

B.肾上腺素

C.去甲肾上腺素

D.血管紧张素

E.局部代谢产物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E

[考点定位]微循环血流量的调节。(P)“而积聚的代谢产物和低氧状态,尤其是后者可反过来引起局部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张,于是毛细血管开放,局部组织积聚的代谢产物被血流清除。接着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又收缩,使毛细血管关闭,如此周而复始”(E对)。

[题眼解析]营养通路是指血液从微动脉流经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进入真毛细血管网,最后汇入微静脉的微循环通路,是血液和组织液之间进行交换的主要场所。微循环关闭或开启主要由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决定。毛细血管网的开放和关闭是由局部代谢产物积聚的浓度决定的(E对)。

[知识拓展]迂回通路是指血液从微动脉流经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进入真毛细血管网,最后汇入微静脉的微循环通路,该通路因真毛细血管数量多且迂回曲折而得名,加上管壁薄,通透性大,血流缓慢,因而是血液和组织液之间进行交换的主要场所,又称营养通路。同一器官、组织中不同部位的真毛细血管是轮流开放的,而同一毛细血管也是开放和关闭交替进行的,在安静状态下,同一时间内约有20%的毛细血管开放,与器官、组织当时的代谢相适应,由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的收缩和舒张控制。血管的舒缩活动控制着毛细血管开放和关闭,当它们收缩时,毛细血管关闭,导致毛细血管周围组织代谢产物积聚,氧分压降低,而积聚的代谢产物和低氧状态,尤其后者可反过来引起局部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张,局部组织积聚的代谢产物被血流清除。

生物化学

1.N55A人体内胆固醇分解代谢的产物是

A.乙酰CoA

B.CO?和H?O

C.酮体

D.甲羟乙酸

E.胆汁酸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E

[考点定位]胆固醇的转化。(P)“在肝被转化成胆汁酸(E对)是胆固醇在体内代谢的主要去路”。

[题眼解析]胆固醇的去路:①被肝转化为胆汁酸,主要去路(E对)。②在肾上腺皮质、睾丸、卵巢等处合成类固醇激素,包括醛固酮、皮质醇、雄激素、雌激素、孕激素等;③在皮肤被氧化为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转变为维生素D?。

[知识拓展]胆固醇:7α羟化酶→7α羟胆固醇→初级游离胆汁酸+甘氨酸/牛磺酸→初级结合胆汁酸→(肠菌)次级游离胆汁酸。

2.N94B体内合成长链脂肪酸的主要原料是

A.乙酰辅酶A

B.乙酰乙酰辅酶A

C.丙酰辅酶A

D.草酰乙酸

E.葡萄糖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A

[考点定位]内源性脂肪酸的合成。(P)“乙酰CoA(A对)是软脂酸合成的基本原料”。

[题眼解析]体内合成长链脂肪酸的主要原料是葡萄糖代谢产生的乙酰CoA(A对E错)。草酰乙酸为糖异生的中间产物,可以作为糖异生的原料(D错)。乙酰乙酰辅酶A为酮体合成和胆固醇合成的中间产物(B错)。丙酰辅酶A为奇数碳原子脂肪酸β-氧化及支链氨基酸氧化分解的产物(C错)。

[知识拓展]乙酰CoA是软脂酸合成的基本原料,此外,软脂酸合成还需ATP、NADPH、HCO??(CO?)及Mn2?等原料。其中NADPH主要来自磷酸戊糖途径。

3.N30A乙酰CoA出线粒体的机制是

A.柠檬酸-丙酮酸循环

B.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

C.三羧酸循环

D.α-磷酸甘油穿梭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A

[考点定位]内源性脂肪酸的合成。(P)“用于软脂酸合成的乙酰CoA主要由葡萄糖分解供给,在线粒体内产生,不能自由透过线粒体内膜,需通过柠檬酸-丙酮酸循环(A对)进入细胞质”。

[题眼解析]乙酰CoA不能自由通过线粒体内膜,必须借助柠檬酸-丙酮酸循环才能进入胞质(A对)。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和α-磷酸甘油穿梭为生物氧化过程中胞质内NADH进线粒体的机制(BD错)。三羧酸循环是糖、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最终通路(C错)。

[知识拓展]软脂酸合成的基本原料乙酰CoA主要由葡萄糖分解供给,乙酰CoA需经柠檬酸-丙酮酸循环从线粒体进入胞质然后参与反应。柠檬酸-丙酮酸循环:乙酰CoA首先在线粒体内柠檬酸合酶的催化下,与草酰乙酸缩合生成柠檬酸;后者可通过线粒体内膜载体转运进入胞质,被ATP-柠檬酸裂解酶裂解,重新生成乙酰CoA和草酰乙酸。胞质内的草酰乙酸可生成苹果酸,苹果酸脱羧产生丙酮酸,丙酮酸转运至线粒体重新生成草酰乙酸。

病理

1.N43A下列炎症介质中,具有趋化作用的是

A.缓激肽

B.前列腺素

C.NO

D.IL-8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D

[考点定位]炎性介质。(P71)“趋化因子可以是外源性的,也可以是内源性的。最常见的外源性趋化因子是细菌产物,特别是含有N-甲酰甲硫氨酸末端的多肽。内源性趋化因子包括补体成分(特别是C5a)、白细胞三烯(主要是LTB?)和细胞因子(特别是IL-8等)(D对)。”(P76)“表4-2。”

[题眼解析]具有趋化作用的炎症介质包括C5a、LTB?、细菌产物、嗜中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细胞因子(例如IL-8)(D对)。缓激肽与血管通透性和疼痛有关;前列腺素与发热疼痛有关;NO与血管扩张和组织损伤有关,均与趋化作用无关(ABC错)。

[知识拓展]白细胞沿浓度梯度向化学刺激物作定向移动,这些化学刺激物称为趋化因子。趋化因子包括内源性与外源性,内源性趋化因子主要有TNF、IL-1、C3a、C5a、LTB?;外源性趋化因子主要包括可溶性细菌产物。

2.NX炎症反应中,具有趋化作用的物质有

A.可溶性细菌产物

B.C3a

C.白细胞三烯B?

D.IL-8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ABCD

[考点定位]炎症介质的种类和功能。(P71)“趋化因子可以是外源性的,也可以是内源性的。最常见的外源性趋化因子是细菌产物(A对),特别是含有N-甲酰甲硫氨酸末端的多肽。内源性趋化因子包括补体成分(特别是C5a)、白细胞三烯(主要是LTB?)(C对)和细胞因子(特别是IL-8等)(D对)”。(P76)“表4-2主要炎症介质的作用”(B对)。

[题眼解析]具有趋化作用的炎症介质包括C3a、LTB?、细菌产物、嗜中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细胞因子(例如IL-8)(ABCD对)。各类炎症介质的功能如下。血管扩张:组织胺、缓激肽、PGE?、PGD?、PGF?、PGI?、NO;血管通透性升高:组织胺、缓激肽、C3、C5、LTC?、LTD?、LTE、PAF、活性氧代谢产物、P物质、血小板激活因子;发热:细胞因子(IL-1、IL-6、和TNF等)、PG;疼痛:PGE?、缓激肽、P物质;组织损伤:氧自由基、溶酶体酶、NO。[知识拓展]趋化作用是指白细胞沿化学物质浓度梯度向着化学刺激物作定向移动。趋化因子可以是外源性的,也可以是内源性的。最常见的外源性趋化因子是细菌产物,特别是含有N-甲酰甲硫氨酸末端的多肽。内源性趋化因子包括补体成分(特别是C5a)、白细胞三烯(主要是LTB?)和细胞因子(特别是IL-8等)。

3.NX下列哪些疾病属纤维素性炎

A.风湿性关节炎

B.流行性脑膜炎

C.大叶性肺炎

D.细菌性痢疾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CD

[考点定位]急性炎症的病理学类型及其病理特点。(P77)“纤维蛋白原大量渗出,说明血管壁损伤严重,通透性明显增加,多由某些细菌毒素(如白喉杆菌、痢疾杆菌和肺炎球菌的毒素)(CD对)或各种内源性和外源性毒物(如尿毒症的尿素和汞中毒)引起”。

[题眼解析]纤维素性炎以纤维蛋白原渗出为主,继而形成纤维蛋白,即纤维素。大叶性肺炎是主要由肺炎球菌引起的以肺泡内弥漫性纤维素渗出为主的炎症(C对)。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所引起的一种假膜性肠炎,以大量纤维素渗出形成假膜为特征(D对)。风湿性关节炎一般不会导致关节畸形,多为浆液性炎(A错)。流行性脑膜炎是由脑膜双球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的化脓性炎症(B错)。

[知识拓展]黏膜发生的纤维素性炎,又称伪膜性炎;浆膜发生的纤维素性炎,如绒毛心;肺发生的纤维素性炎,如大叶性肺炎。

内科

1.N74A女性,45岁,术后卧床3天,突发呼吸困难、胸痛,CTPA诊断为肺栓塞。查体:R24次/分,口唇发绀,双肺呼吸音清,P?>A?,左下肢肿胀。下列情况中,对决定患者是否采取溶栓治疗意义最大的是

A.低氧血症程度

B.血压和右心功能情况

C.呼吸困难程度

D.发病时间长短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B

[考点定位]PTE临床分型和溶栓适应证。(P)“1.高危PTE临床上以休克和低血压为主要表现,即体循环动脉收缩压<90mmHg,或较基础值下降幅度≥40mmHg,持续15分钟以上…2.中危PTE血流动力学稳定,但存在右心功能不全和(或)心肌损伤…3.低危PTE血流动力学稳定,无右心功能不全和心肌损伤。临床病死率<1%”。(P-P)“溶栓治疗主要适用于高危PTE病例(有明显呼吸困难、胸痛、低氧血症等)。对于部分中危PTE,若无禁忌证可考虑溶栓,PTE的溶栓适应证仍有待确定。对于血压和右心室运动功能均正常的低危病例,不宜溶栓。溶栓的时间窗一般定为14天以内,但若近期有新发PTE征象可适当延长”(B对)。

[题眼解析]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临床分型:①高危(大面积)PTE——临床上以休克和低血压为主要表现,即体循环动脉收缩压90mmHg,或较基础值下降幅度≥40mmHg,持续15分钟以上;②中危(次大面积)PTE——血流动力学稳定,但存在右心功能不全和(或)心肌损伤;③低危(非大面积)——血流动力学稳定,无右心功能不全和心肌损伤。溶栓治疗主要适用于高危(大面积)PTE治疗,故是否采取溶栓治疗主要取决于患者的血压和右心功能情况(B对)。低氧血症程度、呼吸困难程度都只是溶栓治疗的参考依据,且非PTE危险度分层的关键依据(AC错)。溶栓治疗的时间窗一般为14天以内,但近期有新发栓塞症状患者可适当延长(D错)。

[知识拓展]PTE溶栓治疗的绝对禁忌证包括:活动性出血和近期自发性颅内出血,但对于致命性大面积PTE绝对禁忌证亦可视为相对禁忌证。相对禁忌症包括:2周内的大手术、分娩、有创检查、十天内的胃肠道出血、15天内的严重创伤、一个月内的神经外科或眼科手术、难于控制的严重高血压(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三个月内的缺血性脑卒中、创伤性心肺复苏、血小板计数<×10?/L、抗凝过程中、心包炎或心包积液、妊娠、细菌性心内膜炎、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出血性视网膜病变、高龄(>75岁)。

2.N44A肺栓塞患者应考虑溶栓治疗的指征是

A.低血压或晕厥

B.剧烈胸痛

C.低氧血症

D.咯血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A

[考点定位]肺血栓栓塞症。(P)“溶栓治疗主要适用于高危PTE病例(有明显呼吸困难、胸痛、低氧血症等)”。

[题眼解析]溶栓主要适用于高危(大面积)PTE病例(有明显呼吸困难、胸痛、低氧血症等)。对于部分中危(次大面积)PTE,若无禁忌证可考虑溶栓,PTE的溶栓适应证仍有待确定。高危(大面积)PTE临床上以休克和低血压为主要表现(A对)。肺血栓栓塞症一般均会出现胸痛和低氧血症,仅明显低氧血症需溶栓治疗(BC错)。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可出现咯血,不作为判断是否溶栓指标(D错)。

[知识拓展]肺血栓栓塞症溶栓的时间窗一般为14天以内,但若近期有新发PTE征象可适当延长。常用的溶栓药物有尿激酶(UK)、链激酶(SK)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后,应每2~4小时测定一次APTT,当其水平降至正常值的2倍(≤60秒)时,即应启动规范的肝素治疗。

3.N11A肺心病患者测血pH7.25,paCO?60mmHg,BE-10mEq/L,PaO?50mmHg.诊断是

A.失代偿呼吸性酸中毒

B.代偿呼吸性酸中毒

C.代谢性碱中毒

D.呼酸合并代酸

E.正常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D

[考点定位]肺源性心脏病的实验室检查(九版教材未明确说明)。[题眼解析]患者pH7.25(正常值为7.35~7.45),低于正常值,为酸中毒(BE错);PaCO?60mmHg(正常值为33~46mmHg)高于正常值,说明有呼吸性酸中毒;BE(剩余碱)为-10mEq/L(正常值为-3~+3mmol/L)低于正常值,说明患者体内存在代谢性酸中毒(C错),所以患者为呼酸合并代酸(D对A错)。

[知识拓展]正常值:PH:7.35~7.45(7.45为碱中毒,7.35为酸中毒);PaCO?:35~45mmol/L(45为呼吸性酸中毒,35为呼吸性碱中毒);BE(剩余碱):-3~+3mmol/L(+3为代谢性碱中毒,-3为代谢性酸中毒)。

外科

1.N96B急性肠梗阻

A.右上腹绞痛,伴压痛、黄疸、Murphy氏征阳性

B.脐周围阵痛,伴有压痛,肠鸣音亢进,有肠型

C.上腹压痛,板样强直,肝浊音界消失

D.上腹部胀痛伴有胃型及拍水声

E.胸骨下持续性钝痛,腹部体征正常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B

[考点定位]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P)“腹部视诊:机械性肠梗阻常可见肠型和蠕动波。肠扭转时腹胀多不对称;麻痹性肠梗阻则腹胀均匀。触诊:单纯性肠梗阻因肠管膨胀,可有轻度压痛,但无腹膜刺激征……听诊:肠鸣音亢进,有气过水声或金属音,为机械性肠梗阻表现。麻痹性肠梗阻时,则肠鸣音减弱或消失”(B对)。

[题眼解析]急性肠梗阻多表现为脐周围阵痛,伴有压痛,肠鸣音亢进,有肠型(B对)。右上腹绞痛,伴压痛、黄疽、Murphy氏征阳性是急性胆囊炎伴胆总管结石的表现(A错)。胃溃疡穿孔多表现为上腹压痛,板样强直,肝浊音界消失(C错)。上腹部胀痛伴有胃型及拍水声是幽门梗阻的典型表现(D错)。胸骨下持续性钝痛,腹部体征正常多见于冠心病(E错)。

[知识拓展]嵌顿性或绞窄性腹外疝是常见的肠梗阻原因。新生儿以肠道先天性畸形为多见,2岁以内的小儿多为肠套叠。蛔虫团所致的肠梗阻常发生于儿童。老年人则以肿瘤及粪块堵塞为常见。

2.NX哪几种疾病所致的肠梗阻属闭袢性肠梗阻

A.肠蛔虫堵塞

B.乙状结肠扭转

C.横结肠癌

D.小肠套叠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BC

[考点定位]肠梗阻的分类、病因。(P)“按梗阻部位分类可分为高位(空肠)梗阻、低位小肠(回肠)和结肠梗阻,后者因有回盲瓣的作用,肠内容物只能从小肠进入结肠,而不能返流,故又称‘闭袢性梗阻’。只要肠袢两端完全阻塞,如肠扭转,均属于闭袢性梗阻”。

[题眼解析]任何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通过障碍统称为肠梗阻。肠梗阻按梗阻部位分类:高位(空肠)梗阻、低位小肠(回肠)和结肠梗阻,后者因有回盲瓣的作用,肠内容物只能从小肠进入结肠,而不能返流,故又称闭袢性肠梗阻。只要肠袢两端完全阻塞,如肠扭转,均属于闭袢性肠梗阻(B对)。横结肠癌:位于肿块和回盲瓣之间的结肠形成闭袢性肠梗阻(C对);肠蛔虫堵塞、小肠套叠均为肠梗阻原因,但一般不会造成闭袢性肠梗阻(AD错)。

[知识拓展]结肠包括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下接直肠,其间没有明显的分界标志。结肠有三个解剖标志,即结肠袋、肠脂垂和结肠带。盲肠以回盲瓣为界与回肠相连接。回盲瓣具有括约功能,由于它的存在,结肠梗阻易发展为闭袢性肠梗阻。另一方面,保留回盲瓣的短肠综合征较已切除回盲瓣的相同长度的短肠综合征的预后好。

3.N59A患者出现剧烈阵发性腹痛,约数分钟一次,无排气。查体:腹部膨隆,压痛(+),可见肠型及蠕动波,肠鸣音亢进呈金属音调,最可能的诊断是

A.血运性肠梗阻

B.麻痹性肠梗阻

C.痉挛性肠梗阻

D.机械性肠梗阻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D

[考点定位]肠梗阻的诊断。(P)“机械性肠梗阻(D对)的腹痛是阵发性绞痛性质。在腹痛的同时伴有高亢的肠鸣音,当肠腔有积气积液时,肠鸣音呈气过水声或高调金属音”。

[题眼解析]机械性肠梗阻的腹痛是阵发性绞痛性质。在腹痛的同时伴有高亢的肠鸣音,当肠腔有积气积液时,肠鸣音呈气过水声或高调金属音(D对)。血运性肠梗阻是由于血管阻塞或关闭导致相应肠管的缺血缺氧,表现为剧烈持续的腹痛合并不明显的腹部体征,肠鸣音及肠蠕动一般减弱(A错)。麻痹性肠梗阻的腹胀明显,腹痛不明显,阵发性绞痛尤为少见,肠鸣音消失(B错)。痉挛性肠梗阻很少见,如铅中毒,腹痛在痉挛时表现为持续性,但不会出现金属音调(C错)。

[知识拓展]胃肠型是指胃肠道发生梗阻时,梗阻近端扩张,呈现出的轮廓。若同时伴该部位蠕动增强,可看到蠕动波。蠕动波是指肠蠕动过程中呈现的波浪式运动。由于胃肠道发生梗阻时,梗阻近端的胃肠产生阵发性蠕动波。有时这种蠕动波自右向左,称逆蠕动波。小肠梗阻时蠕动波多见于脐部,方向不一。腹壁松弛菲薄的多产妇及消瘦者也可见到蠕动波。发生肠麻痹时,蠕动波消失。正常人腹部一般看不到胃和肠的轮廓及蠕动波。

??

年终时机要惠学

研大双十二巨献

????

打卡不能停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zjgr.com/jbby/11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