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肠菌群失调 > 疾病病因 > 中国好声音丨肠道菌群特征对炎症性肠病诊断
中国好声音丨肠道菌群特征对炎症性肠病诊断
北京出名的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Dr.X陪您读的第篇文章
肠道菌群特征对炎症性肠病诊断和药物应答的预测作用
文献来源:mSystems.Jan30;3(1).pii:e-17
既往的观点和实践
在传统的概念里,IBD被认为是一种西方疾病。随着经济和生活水平的发展,亚洲人群IBD的发病率不断增加,日益成为全球性的医疗卫生问题。
虽然IBD的确切病因仍然难以确定,但众所周知,遗传背景、肠道微生物和环境因素都与IBD相关。但与IBD相关的遗传多态性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失衡导致的异常免疫反应,可能是潜在的IBD发病关键机制之一。
人类肠道菌群与免疫系统频繁地相互作用,在IBD发病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已经鉴定出超过个与IBD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其中许多涉及调节宿主对微生物刺激的反应途径。
NOD2基因是第一个被鉴定与IBD易感性相关基因,可识别细菌细胞膜的成分。此外有研究显示,拟杆菌可分泌荚膜多糖A,可诱导调节性T细胞表达白细胞介素-10,最终影响结肠炎的发生和发展。
面临的问题
之前有研究显示,在肠道菌群的层面,IBD患者与健康个体存在广泛的差异。IBD患者肠道整体生物多样性减少,某些特定细菌(如厚壁菌门的几个亚群)的丰度降低,而一些菌种(γ-变形菌)的丰度增加。
不同国家和地区人群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和肠道菌群存在差异。但目前还不清楚这种肠道菌群的差异,是否独立影响IBD等疾病的发生,是否存在可用于IBD诊断和预后评估的微生物标志物。
关于菌群状态与肠道炎症的关系,之前绝大部分研究是在北美、欧洲和日本人群中进行的,其遗传学、种族背景、生活环境、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与中国不同。目前只有少数研究报道了中国IBD患者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特征,描述微生物组成和IBD疾病表型之间的相关性。
在治疗CD或UC方面,英夫利西单抗(IFX)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药物,但目前有很多临床问题需要回答:为什么部分患者对IFX没有应答,哪类患者受益最多,何时可以停止治疗,停药复发再次使用是否仍然有效。
肠道菌群的特征和状态,是否可以预测药物的疗效,从而指导并优化临床决策,最终改善患者的治疗结局。这是一个吸引人的话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这项研究有什么新发现
这项研究医院陈烨教授团队,选取了不同疾病活动状态的中国IBD患者,分析其肠道微生物组的组成和特征,评估不同IBD患者人群的肠道菌群差异。试图寻找潜在的菌群生物标志物,用于反映和预测IBD的疾病进展和IFX的治疗应答。
此外,研究通过分析中国IBD患者的粪便微生物特征,并与两个西方IBD队列(PRISM和RISK)进行荟萃分析,发现中国IBD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特征,与西方IBD患者相似。
基于肠道微生物特征而构建的IBD诊断预测模型,对于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的预测准确率分别为87.5%和79.1%。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放线菌Actinobacteria和变形菌Proteobacteria丰度的增加,厚壁菌Clostridiales丰度的降低,与IBD严重程度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
使用英夫利西单抗(IFX)治疗持续应答的患者,呈现出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快速恢复,尤其是梭状芽胞杆菌Clostridiales的相对丰度的显着增加。
某些微生物(主要是梭状芽孢杆菌)单独预测IFX有效的准确率为86.5%。结合钙卫蛋白水平和克罗恩病活性指数(CDAI),对IFX疗效预测的准确率能达到93.8%。
因此,肠道菌群特征可作为潜在的通用生物标志物,用于IBD诊断、疾病活动度评估和英夫利西单抗的疗效预测。
启示和影响
这项研究显示,粪便肠道菌群可能会成为潜在的通用生物标志物,用于无创评估IBD严重程度和IFX治疗效果。通过肠道菌群特征对IBD患者进行分层,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和管理,可能是未来的一个新的思路。
这项研究再一次证明,IBD患者肠道菌群的多样性低于健康个体,但菌群多样性降低的程度在CD和UC患者之间无显著差异。无论是中国人还是西方人都是如此。
在新发CD(治疗开始前)患者中,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变化与疾病状态存在强烈的相关性。这至少从概念上证明了使用肠道菌群特征辅助IBD诊断和疾病管理的潜力。
关于IBD的治疗的预测,目前主要基于临床预测因素来进行判断,例如粪便钙卫蛋白可用于预测IBD患者的复发,C反应蛋白(CRP)水平可预测生物制剂诱导和维持缓解的水平。
最近,肠道菌群特征作为IBD生物标志物的价值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