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肠菌群失调 > 疾病病因 > A肠道微生态制剂老年人临

A肠道微生态制剂老年人临



健康人口腔、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阴道及皮肤等部位存在微生态系统。其中肠道微生态系统最重要且复杂,占人体总细菌量的80%左右。当人体受年龄、环境、饮食、用药、疾病等因素影响时,肠道微生态失衡,又称为肠道菌群失衡,主要指由于肠道菌群组成改变、细菌代谢活性变化或菌群在局部分布变化而引起的失衡状态,表现为肠道菌群在种类、数量、比例、定位转移(移位)和生物学特征上的变化。肠道微生态失衡可导致代谢性疾病、炎症性肠病、肿瘤、内源性感染等疾病的发生、发展。肠道微生态制剂是微生态学发展的重要成果,它应用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或促进有益菌生长的制品,以调节人体与肠道微生态间的平衡。与成人比较,老年人群肠道微生态稳定性和多样性下降。

一、肠道微生态系统

与成年人比较,老年人群肠道微生态稳定性和多样性下降,双歧杆菌和厚壁菌数量减少,肠杆菌科和某些变形杆菌增加,拟杆菌变得更加丰富。

二、肠道微生态制剂在肠道疾病中的应用

1.炎症性肠病:炎症性肠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肠道菌群在炎症性肠病中起着关键的致病作用,同时慢性炎症亦通过改变肠道的氧化和代谢环境引起微生态失调。

推荐意见:炎症性肠病患者可在美沙拉嗪基础上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mg,3次/d,疗程4~8周)或枯草杆菌二联活菌(mg,3次/d,疗程≥4周)。

2.肠易激综合征:肠道微生态失衡是肠易激综合征的特点之一,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中肠杆菌科等促炎菌群相对丰富,而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相应减少,肠道微生物群的稳定性、多样性降低。

推荐意见: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可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mg,3次/d,疗程4~8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1.5g,3次/d,疗程4~8周)作为辅助用药。也可尝试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地衣芽孢杆菌活菌、凝结芽孢杆菌活茵片、酪酸梭茵肠球菌三联活菌片、酪酸梭菌活菌等益生菌制剂。

3.急性感染性腹泻:急性感染性腹泻,也称为急性胃肠炎。研究结果显示,急性感染性腹泻患者常存在肠道菌群失调、肠黏膜屏障功能异常。

推荐意见:老年急性感染性腹泻患者可在常规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基础上。采用抗菌药物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mg,3次/d),症状控制后益生菌继续服用l~2周。

4.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又称抗菌药物相关菌群失调性腹泻。除停用抗生素、对症支持、口服甲硝唑或万古霉素、谨用止泻药等治疗外,应用肠道微生态制剂已成为临床上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防治中的重要手段。

推荐意见: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患者可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mg,3次/d。服用至症状控制后2周)。

5.慢性便秘:慢性便秘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综合征。便秘患者常伴随肠道专性厌氧菌减少,潜在致病菌和真菌增加,这种菌群变化通过改变短链脂肪酸和5-羟色胺引起胃肠动力障碍。同时,膳食纤维摄入量不足也是便秘的重要原因之一。治疗慢性便秘除生活方式调整、泻药、润滑性药物、促分泌药外,微生态制剂也是常用的治疗药物。

推荐意见:老年便秘患者可使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1~2g,3次/d,疗程2~4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1g,2次/d,疗程4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mg,2次/d,疗程4周)、双歧杆菌乳杆菌四联活菌片(0.5~1.5g,3次/d,疗程4周)、乳果糖(15~45ml/d,疗程2~4周)等肠道微生态制剂。

6.肝硬化: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的终末阶段,由于肠肝轴的存在,患者不同程度的存在肠道菌群失调,表现为大肠杆菌等病原菌增加和小肠细菌过度生长。肠道菌群失调可进一步导致肠道通透性改变,内毒素和细菌进入门静脉循环,引起免疫激活,最终导致肝脏损伤及全身炎症。

推荐意见: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可使用地衣芽孢杆菌0.5g,3次/d,疗程4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0.5g,3次/d。疗程1~2周)、复方嗜乳酸杆菌(1g,2~3次/d。疗程2周以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mg,3次/d,疗程2周)、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剂(1g,3次/d,疗程4周)、乳果糖(30~60ml/d,疗程2~4周)作为辅助用药。

三、肠道微生态制剂在肿瘤放化疗中的应用

1.化疗:化疗容易引起肠道微生态失衡,具体表现为梭菌、肠杆菌科等有害菌增加,乳杆菌、双歧杆菌等有益菌下降,可引起急性黏膜炎、内源性感染、营养不良等毒副反应,最常见的毒副反应是化疗诱导腹泻,其发生率可高达50%~80%,影响化疗疗效。肠道微生态制剂能缓解化疗诱导腹泻。

推荐意见:化疗期间可使用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胶囊(mg,3次/d)、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2g,2次/d)等防治化疗诱导腹泻。

2.放疗:放射性肠炎是放疗常见并发症,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血便,严重者出现肠坏死、肠穿孔、阴道直肠瘘等。益生菌通过增强肠道屏障功能、提高免疫力和刺激肠道修复机制在放射性肠炎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推荐意见:放疗期间可使用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口服,0.5g,3次/d)、双歧三联活菌肠溶胶囊(口服,mg,3次/d)、酪酸梭菌活菌胶囊(保留灌肠,1g,3次/周)等防治放射性肠炎。

四、肠道微生态制剂在代谢性疾病中的应用

代谢综合征常伴肠道微生态失调现象,肠道菌群通过影响脂多糖、短链脂肪酸、脑肠轴、胃肠激素等调控宿主能量代谢、诱发全身慢性轻度炎症反应,从而对代谢综合征产生重要影响。

推荐意见:代谢综合征可试用含有双歧杆菌、果聚糖、抗性淀粉、菊粉、低聚果糖的肠道微生态制剂。

五、肠道微生态制剂在老年危重症的应用

危重症的肠道微生态特征是共生菌群破坏和潜在的致病菌过度生长,导致对院内感染的高度易感性。益生菌可保护肠道屏障,减少病原菌过度生长,减少细菌易位和内源性感染。

推荐意见:危重症患者可使用酪酸梭菌活菌胶囊(10.4g,3次/d)、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mg,2次/d)、双歧杆菌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三联活菌片(1~2g,3次/d)及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胶囊(0.5g。3次/d)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三联活菌片(2g,3次/d)1周,疗程推荐1~2周。

六、肠道微生态制剂在健康老年人中的应用

随增龄,老年人群肠道微生态稳定性和多样性下降,致病菌比例上升,益生菌比例下降,导致肠道代谢吸收功能减弱、黏膜修复屏障功能受损、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全身性感染的风险增高。

推荐意见:健康老年人长期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mg,3次/d)、哧乐舒(2.0g,1~2次/d)改善肠道健康。

七、粪菌移植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意义

对于复发性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美国指南、欧洲及中国专家共识推荐粪菌移植治疗。

粪菌移植途径包括:经鼻空肠管、空肠造瘘管或回/结肠造口肛侧端、结肠途径肠道深部植管。

八、肠道微生态制剂应用的注意事项

1.益生菌服用时间:益生菌为活的微生物,应避免与抗菌药物同时服用,以免影响疗效。若需同时应用抗菌药物,应加大益生菌剂量或错开服药时间,最好间隔2~3h以上。布拉氏酵母茵、酪酸菌和芽孢杆菌制剂对抗菌药物不敏感,可与抗菌药物同时使用。

2.不良反应:益生元安全性高,毒性小,个别患者可出现腹痛、腹泻、腹胀等消化道症状,随着服用时间延长,症状会自动消失。益生菌是安全性很高的一类药物,罕见的不良反应是菌血症,对免疫功能低下的老年人,应用时注意观察。

3.储存方式:除地衣芽孢杆菌、酪酸梭菌、凝结芽孢杆菌、枯草杆菌制剂可常温保存外,其他肠道微生态制剂需低温保存,注意避光、密封。由于益生菌是活菌,储存期间易死亡,建议尽量使用出厂时间较近的产品。

〔本资料由朱明恕主任医师根据《肠道微生态制剂老年人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编写〕

(本共识刊登于《中华老年医学杂志》年第4期。如欲全面详尽了解,请看全文)

.6.15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zjgr.com/jbby/117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