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肠菌群失调 > 疾病病因 > 保健之窗秋风起,天渐凉,警惕幼儿秋季

保健之窗秋风起,天渐凉,警惕幼儿秋季



幼儿秋季腹泻

温馨提示

秋季悄然而至,随着换季小儿患“秋季腹泻”的现象愈发普遍。如何让孩子们安然度过9-12月这个患病多发季,着实考验着家长们的育儿功力。专家指出,宝妈们要帮宝宝预防“秋季腹泻”,需要清楚地知道小儿腹泻的症状以及正确预防的方法等,才能更全面地呵护宝宝的健康成长。

那么如何预防幼儿秋季腹泻?幼儿腹泻是在秋季天转凉之际时有发生的,但是可以避免吗?可以的,俗话说防患于未然,可是究竟宝宝秋季腹泻怎么预防呢?

01

了解秋季腹泻

特点:

秋季腹泻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无特效药治疗,多数患儿约一周会自然止泻。当严重呕吐腹泻时如果补液不及时,很快出现脱水,其后果就比较严重。腹泻是因为胃肠道功能不好,跟肠道菌群失衡有关,建议食用易消化的流质食物,促进营养吸收。

流行季节:

每年的9月份到次年的1月份是秋季腹泻的流行季节,其中10~12月是流行高峰期。

易感人群:

6个月~3岁的婴幼儿,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和体弱多病的婴幼儿更容易患病,而且病情严重,病程较长。3岁以上的儿童,消化道功能和免疫系统逐步完善成熟,也很少患秋季腹泻,即使患病,病情也会轻很多,病程短。

主要特征:

秋季腹泻的主要特征:先吐后泻,伴发烧,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病程有自限性,即使用药也不能显著改变病程,症状表现:

(1)起病急,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状,如咳嗽、鼻塞、流涕,半数患儿还会发热(常见于病程初期),一般为低热,很少高热。

(2)大便次数增多,每日10次左右,大于3次就应考虑秋季腹泻,大便呈白色、黄色或绿色蛋花汤样,带少许粘液或脓血,无腥臭味。

(3)半数患儿会出现呕吐。呕吐症状多数发生在病程初期,一般不超过3天。

(4)腹泻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如口渴明显,尿量减少,烦躁不安。

(5)病程有自限性,病程一般5-7天,营养不良、佝偻病和体弱者,腹泻的时间可能更长。

02

预防措施

幼儿园方面已采取的措施:

1.加强晨间检查、午间检查。在园期间发现有发烧、头痛或皮疹的幼儿立即隔离观察。

2.班级加强消毒工作。玩具隔天消毒水消毒或紫外线曝晒,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3.适当增加户外体锻时间,提醒孩子勤洗双手。

4.气温转凉,做好食物保暖工作,确保热水、热饭、热菜、热汤进班。

需要家长配合的:

1.如发现孩子有发烧、头痛或皮疹等症状,请勿来园,在家隔离观察或及时就医,如发现异常请及时就医,并及时告之老师,以便园内采取各项消毒隔离措施。

2.每日来园提醒孩子先洗手,养成每日来园洗手的好习惯。并到保健老师处晨检。

3.秋季容易引发“幼儿秋季腹泻”,症状表现为呕吐或腹泻。教育孩子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及饮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注意腹部保暖,适当加强体锻。

4.家中保持室内通风、空气新鲜。孩子物品专用,注意衣物和用具的清洁消毒。

5.在疾病多发季节,尽量少带幼儿至人多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小区内的公共游乐设施,以免交叉感染。随着气温及时增减衣物。

6.天气多变,请根据气温及时为幼儿增减衣物。

7.流感多发季节,为更好地预防疾病,建议可到卫生院接种疫苗,可增强一定的抗病能力。

8.秋季是儿童食欲比较好的季节,这一时期是儿童调节营养状况的关键时期。应该让孩子在这一时期保证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纤维素、钙、磷等的摄入。

家园携手

共同防控

秋季腹泻,幼儿万一中招怎么办?

应冷静应对,做好保健护理:

1

发现幼儿腹泻,要尽快就诊,确认病因。将幼儿的大便存放于塑料瓶或保鲜膜中,并在2医院检查。

2

严重呕吐者时可禁食数小时,但不禁水。可以给宝宝吃加了少量盐的稀饭等流食,也可服用益生菌。

3

腹泻非常容易引起宝宝脱水以及电解质的丢失,甚至危及生命。所以一定要多给幼儿补充水分。

最后,祝愿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zjgr.com/jbby/12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