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肠菌群失调 > 疾病病因 >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温馨提示:医院内部员工学习参考,不作为对外宣传使用,且不可作为诊断依据。 

每年4.15-4.21日是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是第27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国家卫健委防癌宣传周的主题是:健康中国健康家——关爱生命科学防癌。通过肿瘤的防治宣传,旨在提高全社会癌症防治意识和能力,有效遏制癌症带来的社会危害,切实降低癌症疾病的负担。

视频来源于:中央电视台13套   结肠癌和直肠癌是五大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高。由于大部分的大肠癌发现时已属于晚期,所以该疾病死亡率也非常高。大肠癌除了通过肠镜早期发现之外,一些早期信号也可助你提前发现肠癌。一般来说,肠癌早期会有这5个“提醒”。今天医院李宝成主任一起来聊聊大肠癌的早期信号。

1、排便习惯改变

  “拉肚子”不太正常的原因之一,可能是肠癌所引起的腹泻。腹泻是肠癌的患者常见的一种症状。目前在我国最常见的肠癌发病的部位是在靠近肛门的直肠。在肠道中生长的肿瘤不断增殖、坏死、脱落,会干扰整个肠道的内环境,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就会导致排便次数的增多。   肠癌引发的“拉肚子”,典型的表现是腹泻和便秘相互交替出现。这是因为当肠腔中的肿瘤长得很大的时候,它就会堵死肠腔里的管腔。因此就会产生排便不通畅的症状;但当肿瘤脱落的时候,则有可能表现为腹泻。

2、大便出血

  由于痔疮和结肠癌发病部位相似,且都会出现便血。但痔疮患者大便有血,是排便时擦伤患处,血液多数是随着大便排出后滴下来,而结肠癌患者大便则常混有血液、黏液和脓液。晚期肿瘤时常可见到脓血便,有时伴有恶臭味。

3、大便变形

  肠癌还会引起大便变形,可呈细杆形、扁带形或发,总之就是跟正常的形状不一样。

4、里急后重

  肠癌引起排便次数增多时,多半还会伴有排便不尽或里急后重的感觉。

5、腹痛、肛痛

  早期患者常见左下腹痛,呈间歇性隐痛,到了晚期则变为持续性疼痛,呈阵发性且逐渐加重;若是肿瘤位于肛门附近,还可表现为肛门痛。

  

生活中,做好这3点,肠癌不上门

  1、发现有肠道疾病时,积极进行治疗,以减少癌变机会。   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要长期食用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多吃含有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能促进肠道蠕动,预防肠癌。   3、多运动,避免久坐。运动能加速肠道蠕动,防止便秘。

免责声明:本文图文素材来源于中央电视台13套,仅作分享信息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zjgr.com/jbby/129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