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肠菌群失调 > 疾病病因 > 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食物性肠梗阻
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食物性肠梗阻
当今社会已逐步进入老龄化,我国人口寿命不断增加,老年人的外科疾病也在不断增加,肠梗阻就是其中之一。在老年肠梗阻中,又以食物性肠梗阻为多见,危害性也大,当引起足够重视。
那么什么是肠梗阻?
任何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通过障碍,统称为肠梗阻。肠梗阻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急性肠梗阻有哪些症状?
(1)腹痛
为阵发性绞痛。可伴有高亢的肠鸣音,呈气过水声或高调金属音。麻痹性肠梗阻可以无腹痛,高位小肠梗阻绞痛可以不严重,中段或低位肠梗阻则呈典型剧烈的绞痛,位于脐周或定位不确切。每次绞痛可持续数秒到数分钟。如果阵发性绞痛转为持续性腹痛,则应考虑已发展为绞窄性肠梗阻了。
(2)呕吐
梗阻以后,肠管的逆蠕动使病人发生呕吐。呕吐物开始为胃内容物,以后为肠内容物。高位小肠梗阻绞痛不重,但呕吐频繁。中段或远端小肠梗阻,呕吐出现较晚,低位小肠梗阻呕吐物有时呈“粪便样”
(3)腹胀
(4)排气与排便停止
为什么会发生食物性肠梗阻?
由于全身各脏器的退行性改变,老年人肠道功能低下,肠道的消化、吸收、分泌、顺逆蠕动等功能易出现紊乱。一般成年人能消化的食物,在老年人的胃肠道内就可能不易被消化,这些未完全消化的团块成年人可顺利排出,老年人则可能排不出,因而堵塞肠腔,导致肠梗阻。老年人肠道消化液分泌减少,加之肠蠕动无力,常有习惯性便秘,食物残渣聚集成秘结的粪块也可引起肠梗阻。此外,老年人如伴有其他疾病,使胃肠道的分泌蠕动进一步降低,也是诱发食物性肠梗阻的因素。
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食物性肠梗阻?
1.饮食上多选择易消化、含纤维素多的植物性食物,少食动物性食物。动物类食品更应熟烂后食用,以便于消化吸收。一些不易嚼烂、易形成团块的硬食、粘食,如糯米、葡萄、香菇、竹笋、黄豆芽,动物筋膜、肌腱等,要尽量少食。另外少食生冷、油腻食物。
2.防治便秘老年人患习惯性便秘的较多,平时身体允许下应多运动、多饮水、少食辛辣刺激食物,必要时可在专业医师指导下选用些药物调节肠道分泌功能,促进肠蠕动,帮助粪便软化,预防肠梗阻。
3.保护好牙齿老人牙齿衰老、脱落,易造成咀嚼不全。加上肠道蠕动功能降低,食物不易分解,未经充分咀嚼的食物遇水膨胀,就可能导致肠腔堵塞。所以,老人更应经常清洗口腔,勤刷牙。如牙齿脱落过多,可安装假牙。重视牙齿保养或修复。
4.治疗其他原发病消化系统及心血管疾病是引起肠梗阻常见的原发病。临床观察发现,消化道溃疡的患者发生食物性肠梗阻的几率明显增高,肺心病老人卧床多、活动少,肠道功能较健康老人明显降低,发生食物性肠梗阻的机会也会增加。所以,积极治疗原发病,也是预防食物性肠梗阻的一个方面。
5.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锻炼身体,增强自身抵抗力。
老年人的肠梗阻常因临床症状不明显,诊治延误,同时老年患者在生理上的衰退以及合并严重的基础疾病,病情进展较中青年患者迅速的多,也凶险的多,临床上有更高的死亡率。所以我们应重视老年人的肠梗阻,能够早发现、早就诊、早治疗。
科主任:张军帅
孙春光
李攀科
护士长:王焕敏
医院外一科科室-
北京那治疗白癜风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治疗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