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肠菌群失调 > 疾病病因 > 丁酸梭菌的功效验证
丁酸梭菌的功效验证
丁酸梭菌,又名酪酸菌,是一种专性厌氧的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丁酸梭菌代谢产物的突出特点就是丁酸、B族维生素以及叶酸含量高。大量研究表明,丁酸梭菌具有极强的整肠作用,它能够通过抑制致病菌的生长繁殖从而调节肠道的微生态平衡,预防和治疗腹泻、肠炎等疾病。
1、实验材料:共培养用液体培养基;LB培养基
2、实验方法:A、丁酸梭菌对霍乱沙门氏菌的抑制作用
a、霍乱沙门氏菌种子培养:
取平板活化好的菌转接到LB液体三角瓶中
,装液量25mL/mL,37℃,r/min
培养12-24h,取培养菌液测活菌数和pH值。b、酪酸菌单独培养:
取酪酸菌菌粉0.1g接种到装量为25mL/30
mL的细菌培养瓶中,置于37℃静止恒温培
养24h左右。(可按此比例扩大培养体积,
最低比例为0.1g:25mL)c、丁酸梭菌和霍乱沙门氏菌混合培养:
活化好的酪酸菌培养液5mL接种到装液量
为20mL/30mL的细菌培养瓶中,再把培
养好的霍乱沙门氏菌菌液1mL同时接入该
共培养液中,37℃恒温静止培养。对照组
为向同样的共培养液体培养基中(装液量
为20mL/30mL)接种霍乱沙门氏菌菌液1
mL,37℃恒温静止培养。分别在16和24
h测pH值及沙门氏菌活菌数。d、计数采用平板涂布法。
选择2—3个适宜梯度稀释液,吸取μL
涂布平板,倒置于严格厌氧培养箱或严格
厌氧培养袋中,37℃培养18—36h后计数。
每个梯度做两个平行,每个平板的菌落数
在30—范围内有效。
B、丁酸梭菌对肠出血性大肠杆菌、魏氏梭菌
的抑制作用实验方法同上,魏氏梭菌种子
液为严格厌氧,应采用共培养液体培养基。
3、实验结果A、对霍乱沙门氏菌的抑制结果
丁酸梭菌对霍乱沙门氏菌表现出非常强
的抑制作用,24h活菌数从单独培养时2.0
×CFU·mL-1减少到1.2×CFU·mL-1。
B、对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抑制结果
混合培养16h,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活菌
数从单独培养时3.5×CFU·mL-1减少到
7×CFU·mL-1,24h活菌数减少到0.4
×CFU·mL-1,pH从6.8下降至4.6,呈
现良好抑制作用。
C、对魏氏梭菌的抑制作用
混合培养后,魏氏梭菌活菌数从单独培
养时的1×CFU·mL-1减少到1×C
FU·mL-1,pH值从6.8下降到4.5,表现出
良好的抑制作用。
4、小结
A、丁酸梭菌为严格厌氧菌,产氢气。液体培
养基中加入厌氧指示剂,粉红色表明培养
基上层有氧;培养一段时候后液体表面有
气泡,为正常现象。B、丁酸梭菌平板形态如下。C、丁酸梭菌对霍乱沙门氏菌、肠出血性大肠
杆菌和魏氏梭菌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
将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和魏氏梭菌细菌含量
控制在发病浓度之下,防止发病。尤其是
对霍乱沙门氏菌抑制作用更强,可以达到
净化霍乱沙门氏菌的作用。
丁酸梭菌在体内的定植产生大量的
丁酸、乙酸、乳酸等短链脂肪酸,以及B
族维生素、叶酸和一些消化酶类,促进肠
道内有益菌群如双歧杆菌等乳酸菌的增殖
,抑制魏氏梭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沙
门氏菌等致病菌的繁殖,减少氨、胺、吲
哚等肠道毒素的产生及对肠粘膜的毒害,
使肠道内水分潴留明显减少,进而避免了
其所导致各种肠道疾病的发生(坏死性肠
炎、结肠炎、回肠炎等),恢复肠免疫功
能和正常的生理功能,达到无病防病、有
病治病的作用。
请用你可爱的小手按下分享发到朋友圈里
中国唯一通过微生态生物兽药GMP认证企业(国内唯一的兽用酪酸菌活菌制剂制造商)国家二类新兽药---------酪酸菌活菌制剂咨询
白癜风是什么北京中科医院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