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肠菌群失调 > 疾病病因 > 得了糖尿病,可能会引起哪些胃肠道问题
得了糖尿病,可能会引起哪些胃肠道问题
有一糖友患2型糖尿病已经八年了,从今年年初开始,吃点东西就胃胀,血糖也变得不稳定,医生说是得了糖尿病性胃轻瘫,属于糖尿病引起的胃肠道常见问题。经过不断调整方案,目前血糖重新得到控制,胃胀问题也改善了。
有糖友问了,糖尿病还会引起哪些胃肠道问题?
我们总说“民以食为天”,胃肠道不适可能算是最令人痛苦的事情了。大家知道,糖尿病可以影响全身的每一个细胞,胃肠道的各种细胞(如肌肉细胞、神经细胞)也不例外,而它们负责控制胃肠道的运动和消化吸收功能。
因此,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友,更容易出现各种胃肠道问题。
(1)运动问题很多糖尿病相关的胃肠道问题都源于运动障碍。我们的消化道其实就是一条流水线,肌肉在神经的控制下协调运动,实现有规律地收缩和舒张,推动食物沿着口-食管-胃-肠运动,最终形成粪便从肛门排出体外。
如果把这个过程比作协奏曲,那么神经就是指挥家,而肌肉就是乐手,不论指挥还是乐手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效果,而高血糖就是最大的威胁。因此,控制血糖对预防和改善胃肠功能障碍都至关重要。
(2)胃轻瘫胃轻瘫就是胃部无法协调工作,导致食物向小肠排空延迟,不仅会引起胃胀、上腹痛、恶心、呕吐、食欲差等问题,还会导致血糖不可预知的大幅波动,原因就是由于食物不能按时进入肠道消化吸收,血糖变化难以与药效相匹配。
胃轻瘫的治疗包括改变饮食(减少纤维摄入、少量多餐)、药物(胃动力药或止吐药),还可以给胃装上类似心脏起搏器的装置,以刺激胃的运动。
(3)胃食管反流病像老百姓常说的反酸、烧心,这些都是胃食管反流病的常见症状,其实不仅仅是胃酸从胃反流入食管,还包括食物。
正常情况下,食管括约肌可以阻止反流出现,但当糖尿病导致控制食管括约肌的神经受损,或是糖尿病性胃轻瘫导致胃部长时间无法排空时,就会发生胃食管反流。
我们可以通过使用抑制胃酸分泌或中和胃酸的药物来缓解症状,前者常用的是质子泵抑制剂,临床上用得非常广泛,对改善胃食管反流效果显著,然而很多患者却存在使用误区,他们把它当作是中和胃酸作用更强的药物,在胃部不适出现时服用,可以在食物刺激胃酸分泌时发挥抑制作用,而且效力可持续一天,症状严重者可睡前加服一次,以加强对夜间胃酸分泌的抑制。
(4)腹泻与便秘腹泻和便秘其实也是主要源于胃肠道运动障碍,而且两者是密切相连的,并非相对立的。
很多糖友都有一个困惑,肠道蠕动快了会腹泻,蠕动慢了会便秘,为什么还会交替出现。事实是,便秘会导致肠道有害菌增多,有益菌减少,即菌群失调,进而引起腹泻。
对于这些卫生间里的尴尬事,很多糖友不愿意向医生诉说,也有些糖友认为胃痛、胃胀、腹泻或便秘谁都会经历,不是大事。
当您患有糖尿病时,反复出现的胃肠道症状背后往往隐藏着大问题,因此,及时、正确的诊治非常重要。
其实,不仅是糖尿病患者,所有人出现胃肠道不适,如果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都应该予以重视。
例如,近年来已经有很多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与胰岛素抵抗、肥胖、血脂异常等健康问题关系密切,并正在据此研发新的治疗手段。
来源:糖尿病天地
图片来自摄图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点击下载微糖APP。微糖--糖尿病全程管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