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肠菌群失调 > 疾病病因 > 抗生素为什么我这些年总是被花式吊打
抗生素为什么我这些年总是被花式吊打
大家好,我是抗生素,曾被认为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现之一,许多人把我当成包治百病的“妙药”。然而进入21世纪,特别是近几年我却却成为众矢之的,被花式吊打。
年07月19日,柳州下“禁输令”遏制抗生素滥用。——南国今报
年8月25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改委等14个部门联合印发了《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年)》,该计划将“完善抗菌药物应用和细菌耐药监测体系”列为了主要措施。
年9月5日,在中国杭州落下帷幕的G20峰会发布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公报,其第四十六条明确指出,“我们将推动谨慎使用抗生素,并考虑在抗生素可负担和可获得性方面的巨大挑战及其对公共卫生的影响”。
年9月21日,出席联合国大会的个成员国签署宣言承诺加强管制抗生素,联手减少“超级细菌”的传播。
还有相关专家建议,应该设立抗生素替代品创制重大专项计划,鼓励研发高效、无毒、安全,生产性能和经济性能高的抗生素替代品,并加大对企业的政策性扶持力度,快速推动新型有效抗生素替代品的研制和生产。
渐渐的我明白了一些……
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1)使耐药性细菌广泛出现不合理、不科学地使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降低。当细菌与这一抗生素反复接触后,甚至会导致细菌对这一抗生素的敏感性完全消失。在一般的杀菌过程中,当大部分的普通细菌被杀死后,原本没有优势的病原菌就会取代之前的优势细菌,大量繁殖。此时,若存在抗生素的长期刺激,就会使一些病原菌发生变异,形成耐药菌株。
(2)使菌群失调现象频发以及延误临床治疗菌群失调现象是指患者因受到滥用抗生素等因素的影响而使其体内正常菌群的细菌数量及细菌种类发生明显的变化,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临床症状。抗生素特别是广谱抗生素的选择性差,其在快速杀死部分对药物敏感的有害菌滋生的同时,也杀死了肠道中的益生菌,严重破坏了肠道生态平衡,造成肠道“荒漠化”。此时,对广谱抗生素相对不敏感的病原菌却乘机而入并大量繁殖,从而引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肺炎以及假膜性肠炎等疾病。临床上将这一病理变化称之为二重感染。二重感染会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被完全掩盖,从而影响临床诊断,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3)使机体各项器官受到损害抗生素虽然可以杀死病原菌,但同时也会给机体带来伤害。当患者服下抗生素后,抗生素会经过患者的口腔进入胃部,之后经过肠道吸收进入血液,最后再进入到各个细胞中。在这一过程中,只有进入患病部位的抗生素才可以杀死病原菌,而其他细胞和器官中的抗生素不仅不会起到杀菌作用,而且还会给患者的肝脏或肾脏带来负担。久而久之,就会影响患者的肝肾功能。另外,某些抗生素本身就会对人体造成损害。例如,链霉素和庆大霉素等。链霉素和庆大霉素等抗生素可干扰患者的造血系统,损伤患者的神经系统。
虽然抗生素存在以上危害,但是客观公正的说,抗生素在细菌性感染疾病中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因此,要合理利用抗生素。
(1)明确患者的感染菌是否明确患者的感染菌对于能否有效为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来说至关重要。这主要是因为感染不同的病原菌可能会导致同一种疾病。而治疗这种疾病,不同的感染菌其治疗方法是不同的。以肺炎这种疾病为例。细菌引起的肺炎需要应用抗生素来进行治疗。病毒引起的肺炎需要应用抗病毒药物来进行治疗。真菌引起的肺炎需要应用抗真菌药来进行治疗。即使在细菌性肺炎的治疗中,不同类型的细菌对于抗生素的敏感性也是不同的(比如,青霉素G和万古霉素对于由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肺炎没有治疗效果)。因此,及时明确患者的感染菌对于顺利开展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了能够给临床治疗提供精准的依据,在就诊时,对于疑似细菌感染的患者,临床医生应尽早将其体液标本送去实验室培养,而检验人员应尽快对患者感染的病原菌进行判断。
(2)依据药敏试验结果为患者应用抗生素在临床上,任何一种抗生素都会有一定程度的药学特征及抗菌谱,因此在使用抗生素时,应充分发挥其最明显的药学特征,从而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而哪种抗生素对于感染菌的药学特征最明显,就需要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来进行判断了。
(3)加强职能部门的监管力度自年7月1日起,我国将抗生素列为处方药。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抗生素在普通群众中的流通和使用,但远远不够。相关的职能部门还应该严格限制抗生素在牲畜和家禽喂养过程中的添加,医院等医疗部门的监管力度。
(4)使用抗生素后,要补充益生菌使用抗生素后,肠道菌群被破坏,肠道益生菌大量减少,“荒漠化”的肠道,经不起半点风雨。因此,为了快速重建肠道菌群平衡,恢复生物屏障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我每次闯祸,总是益生菌来善后~~~~
北京治疗白癜风专科求治白癜风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