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肠菌群失调 > 疾病病因 > 健康知识增强体质防宝宝腹泻婴幼儿腹泻
健康知识增强体质防宝宝腹泻婴幼儿腹泻
婴幼儿腹泻是婴幼儿期的一种急性胃肠道功能紊乱,以腹泻、呕吐为主的综合征,以秋冬季节发病率最高。本病致病因素分为三方面:体质、感染及消化功能紊乱。
怎样预防婴幼儿腹泻
1注意饮食卫生
食品应新鲜、清洁,凡变质的食物均不可喂养小儿,食具也必须注意消毒。
2母乳喂养
出生后最初数月内应以母乳喂养。因母乳最适合婴儿的营养需要和消化能力。人乳中含有IgA,可中和大肠杆菌肠毒素,有预防感染埃希氏大肠杆菌的作用,故除患结核、心、肾及其他慢性疾病外,均应提倡母乳喂养。应注意正确的喂养方法,避免在夏季及小儿有病时断奶。
3按时添加辅食
小儿生长发育迅速,不论母乳或人工喂养儿均应按时添加辅食,以满足营养需要。添加辅助食品时,品种不宜过多,变换不宜过频,要在婴儿逐渐适应新的食品后,才渐次增加其他食品。具体而言,添加辅食时,要注意婴儿的消化能力,每次只能增加一种,从少至多,逐渐增加。一般在出生后半个月开始添加维生素C及D,2~3个月加菜汤、奶糕或米糊,4~6个月添加蛋黄、肉末及碎菜等。
4注意饮食质量
母乳不足或缺母乳采取混合喂养及人工喂养时,应注意饮食调配,不宜过多或过早地给米糊或粥食等食品,以免发生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及影响小儿生长发育,初出生至3个月内婴儿母乳不足,可吃奶粉补充;食欲不振时,不宜强制进食。
5增强体质
平时应加强户外活动,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注意小儿体格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避免感染各种疾病。
6避免不良刺激
小儿日常生活中应防止过度疲劳、惊吓或精神过度紧张。
7加强体弱婴幼儿护理
营养不良、佝偻病及病后体弱小儿应加强护理,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各种感染。对轻型腹泻应及时治疗,以免拖延成为重型腹泻。
8避免交叉感染
感染性腹泻易引起流行,对新生儿,医院应注意消毒隔离。发现腹泻患儿和带菌者要隔离治疗,粪便应做消毒处理。
9合理应用抗生素
避免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以免肠道菌群失调,招致耐药菌繁殖引起肠炎。
婴幼儿腹泻怎么治疗呢饮食疗法:
轻症减少奶量,代以米汤、糖盐水等;重症应禁食8~24小时,并静脉补液。
液体疗法:
(1)口服法适用于轻度脱水或呕吐不重者。补液量按每公斤体重毫升/日计算,分数次服用。
(2)静脉补液法用于中度、重度脱水。
控制感染:
针对病因,选用抗菌药物。
对症治疗:
腹泻可口服1次碳酸铋或轻酸蛋白,并将依病情对症处理。
科室介绍小儿四科共有医护人员13人,其中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4名,护师1名。现开放床位48张,科内配有心电监护仪、经皮测血氧饱和度检测仪、超声雾化仪、压缩式雾化泵、微波理疗仪、双通道注射泵及快速过敏原检测仪、空气消毒机等先进仪器,并采用中心供氧,实行院内统一管理。
科内技术力量雄厚,现有医务人员责任心强,以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针对每一位患儿提供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能开展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开展中药超声雾化、中药保留灌肠、小儿捏脊推拿、穴位敷贴疗法等绿色中医疗法。开展了三种中医优势病种,其中包括肺炎咳嗽、感冒、泄泻病。现中医药治疗率达70%以上,有效避免抗生素滥用,抗生素应用量下降40%,不仅缩短患儿病程,减少患儿针药痛苦,更减轻家长经济负担,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科室不断加强医疗质量和科室管理,同时注重人才培养,积极进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特别是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感染及变态反应性疾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我们的服务宗旨: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就诊的患儿,让家长放心满意!
科室-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