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肠菌群失调 > 临床体现 > 饲料中添加多少酵软颗粒,可增强凡纳滨对虾

饲料中添加多少酵软颗粒,可增强凡纳滨对虾



北京那治疗白癜风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sfxbdf/
前言

凡纳滨对虾又名南美白对虾,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虾类之一,因其壳薄体肥,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市场需求日益增加,年我国凡纳滨对虾养殖产量超过万吨。

然而,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养殖水体环境失调,养殖动物疾病频发。

而发酵软颗粒饲料是指利用一些特种功能性微生物,对全价颗粒饲料进行发酵,最终制成的含有特定量活性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的湿颗粒饲料。

我们今天将以凡纳滨对虾配合颗粒饲料为发酵底物,利用由鼠李糖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和索氏鲸杆菌复配的发酵菌剂进行发酵,制备凡纳滨对虾发酵软颗粒饲料。

再按一定比例替代常规配合饲料投喂凡纳滨对虾,从生长性能、血清指标、肝胰腺和肠道形态以及肠道菌群等多方面入手,探讨发酵软颗粒饲料对凡纳滨对虾的影响。

一、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的影响

我们的实验所用发酵软颗粒饲料主要是以乳酸菌、酵母菌和芽孢杆菌为主的复合功能性菌种,对全价颗粒饲料进行发酵而得,兼具营养性和功能性双重功效。

乳酸菌作为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益生菌添加剂,无论是对人类的消化系统还是对动物胃肠道消化系统均有着积极的作用。

因此,微生物发酵饲料相比于普通饲料而言,不仅营养价值高,并且可以有效促进水产养殖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吸收,从而起到促进生长的作用。

在我们的实验中,试验组凡纳滨对虾WGR、SGR和S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FCR显著低于对照组。

结果显示,发酵软颗粒饲料按5%比例替代基础饲料,相比于直接投喂基础饲料而言,凡纳滨对虾的WGR、SGR和SR均显著提高,分别提高了30.10%、16.46%和5.12%,而FCR同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降低了11.94%。

这说明,发酵软颗粒饲料相比于基础饲料而言,能促进凡纳滨对虾的生长。

二、对凡纳滨对虾血清指标的影响

凡纳滨对虾作为一种无脊椎动物,其免疫系统不完善,主要依靠其有效的细胞和体液固有免疫反应来对抗传染源。

其中,溶菌酶是对虾先天免疫系统中的重要防御物质,可通过溶解细胞壁来抵抗外界病原菌的入侵。

如凡纳滨对虾感染副溶血弧菌后,饲料中添加芽孢杆菌,可提高溶菌酶的mRNA相对表达量。

我们在实验中做出了发酵软颗粒饲料对凡纳滨对虾血清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图,发现试验组血清酸性磷酸酶和溶菌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血清碱性磷酸酶和酚氧化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有所提升,但差异不显著。

而从发酵软颗粒饲料对凡纳滨对虾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图中可以看出,试验组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

由此表明,投喂发酵软颗粒饲料,可以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血清溶菌酶活性。

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是对虾抗疾病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酸性磷酸酶是溶酶体酶的关键成分,可抵御无脊椎动物的入侵生物体,碱性磷酸酶是一种参与免疫系统催化和代谢的金属酶。

研究表明,使用益生菌可以增强水产动物这2种酶的活性。

在我们的试验中,试验组凡纳滨对虾血清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且血清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提高。

丙二醛是脂质过氧化分解代谢的产物,与机体自由基产生量成正比。

当机体内存在的过量自由基不能被及时清除时,即可攻击细胞膜上的不饱和脂肪酸,导致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丙二醛含量增加。

故丙二醛的含量常常可以反映出,机体细胞受自由基攻击和脂质过氧化的程度,从而间接地反映出细胞损伤程度的严重性。

我们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凡纳滨对虾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这说明,发酵软颗粒饲料可降低对虾体内脂质过氧化物和氧自由基的积累,抵抗氧化损伤。

超氧化物歧化酶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抗氧化酶,可以将生物体内的超氧阴离子转变成过氧根离子,超氧化物歧化酶常与丙二醛一起,作为评价动物机体抗氧化能力的重要指标。

研究表明,芽孢杆菌可以提高凡纳滨对虾和草鱼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但在我们的试验中,试验组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相比于对照组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

以上结果表明,发酵软颗粒饲料可提高凡纳滨对虾的非特异免疫酶活性,进而达到增强对虾免疫力、维护机体健康生长状态的作用。

三、对虾肝胰腺和肠道形态的影响

肝胰腺是凡纳滨对虾体内重要的免疫器官,也是甲壳动物重要的消化器官,能分泌消化酶,促进消化吸收,储存营养物质,此外还兼具解毒功能。

E细胞为肝胰腺干细胞,可通过分裂和分化产生其他类型的肝细胞,从而补充一些退化损耗的细胞。

R细胞的功能是吸收储存营养和参与脂蛋白的代谢,B细胞负责营养吸收,是消化酶合成的主要场所。

有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和复合菌制剂时,凡纳滨对虾的肝小管排列整齐、紧密,B细胞和R细胞数量均较为丰富。

我们通过观察发酵软颗粒饲料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形态的影响,发现试验组肝小体排列紧密,肝小体之间基底膜完整,B细胞和R细胞数量较为丰富。

而对照组肝小体排列松散,基底膜脱落,B细胞有损伤,R细胞和E细胞数量减少。

而从发酵软颗粒饲料对凡纳滨对虾肠道形态的影响中,发现对照组肠上皮细胞与基底膜分离(箭头X),肠上皮细胞轻度损伤(箭头Z)。

试验组肠上皮细胞与基底膜紧密相连(箭头Y),肠道未见明显损伤,试验组肠道绒毛高度高于对照组,而肠肌厚度2组之间差异不明显。

结果显示,饲喂发酵软颗粒饲料与饲喂基础饲料的凡纳滨对虾相比,肝小体排列紧密,肝小体之间基底膜完整,B细胞、R细胞和E细胞数量均较为丰富。

这说明发酵软颗粒饲料有利于维持凡纳滨对虾的肝胰腺健康状态,改善其生长性能。

肠道不仅是对虾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重要器官,还是病原菌入侵机体的门户,因此,肠道的形态和结构与对虾的生长性能和健康水平密切相关。

而肠道微绒毛与肠道吸收面积密不可分,提高肠道微绒毛高度和密度可以使消化酶与食糜更充分地接触,增大营养物质运输面积,提高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

所以说与饲喂基础饲料相比,饲喂发酵软颗粒饲料可明显提高凡纳滨对虾的肠绒毛高度,说明发酵软颗粒饲料,可以促进对虾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进而维持肠道的发育和健康。

四、对凡纳滨对虾肠道菌群的影响

肠道益生菌可通过促进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来抑制肠道有害微生物生长,进而维持机体肠道内生态平衡,促进机体健康生长。

我们做出了凡纳滨对虾肠道菌群主坐标分析(PCoA),发现试验组肠道样品点与对照组样品点距离较远,且各自形成明显的团簇,说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微生物群落有显著差异。

而凡纳滨对虾肠道菌群非度量多维尺度(NMDS)分析的结果与PCoA结果相一致。

这表明,饲喂发酵软颗粒饲料的凡纳滨对虾与对照组相比,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有明显的变化,说明发酵软颗粒可以调节凡纳滨对虾肠道菌群,改变肠道微生物组成。

随后我们对凡纳滨对虾肠道菌群的组成做出了一个统计。

在门水平上,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是对虾肠道中最主要的门,但各门相对丰度在2组间存在一定差异。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均有所提高(变形菌门的

相对丰度从54.83%提高到65.60%,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从13.96%提高到21.39%),而厚壁菌门和疣微菌门的相对丰度有所降低(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从8.99%降低到2.67%,疣微菌门的相对丰度从8.22%降低到1.74%)。

总结下来就是,变形菌门是对虾肠道中的主要优势菌门,该门的一些成员参与了氮循环和有机化合物的矿化过程。

凡纳滨对虾肠道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最高,其次是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和厚壁菌门。

由此可以看出,凡纳滨对虾肠道以未分类_f_红杆菌科、Psedoruegeria和未分类_f_黄杆菌科为主。

红杆菌科细菌在健康对虾肠道中具有较高的相对丰度,是指示对虾健康的关键微生物类群,被认为是抗逆防病的益生菌资源。

也就是说鲁杰氏菌属与对虾SR呈显著正相关。

黄杆菌科包括多种致病菌,可导致鱼和虾的腮部病变,对水产动物是有害的微生物类群。

此次试验我们发现,饲喂发酵软颗粒饲料的凡纳滨对虾肠道中未分类_f_红杆菌科和鲁杰氏菌属的相对丰度提高,未分类_f_黄杆菌科的相对丰度降低,这表明饲喂发酵软颗可使等对虾肠道菌群结构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调整。

这一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发酵软颗饲料对凡纳滨对虾健康的调节作用。

结论

根据上述内容我们得出,饲料中添加5%发酵软颗粒饲料,可提高凡纳滨对虾的WGR、SRG和SR,降低FCR,并且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力、改善肝胰腺健康、调节肠道菌群结构,从而改善肠道形态。

#热点引擎计划#作者声明:内容由AI生成

转载请注明:http://www.nzjgr.com/lctx/14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