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肠菌群失调 > 饮食调养 > 肠道菌群平衡是儿童健康的基石

肠道菌群平衡是儿童健康的基石



白癜风可以抹药吗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313943.html

很多人会认为是皮肤,因为皮肤占人体的面积最大。但现代医学告诉我们:肠道不仅是我们的消化器官,也是为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担任着人体第一道免疫防线的重任。人体99%的营养素和80%以上的毒素要靠肠道吸收和排除,人体70%的免疫力来自于肠道,70%的免疫球蛋白IgA在肠道,95%以上的感染性疾病与消化道有关。肠道还是人体最大的免疫细胞和微生物聚集地,里面居住着数以亿计的肠道菌群,可分为有益菌(即益生菌)、中性菌和有害菌(即致病菌)。这些微生物的数量、种类、比例不同,就会影响我们肠道菌群的平衡。如果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增多,就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宝宝可能会出现过敏症状(如湿疹、乳糖不耐受、蛋白质过敏等)、消化不良、腹泻或便秘、经常感冒、免疫力低下等。

儿童的肠道菌群来自哪里?又是如何建立的?

新生儿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就通过母体的产道和空气获得微生物。自然分娩的婴儿体内微生物与母体产道的微生物种类相似,母体产道的优势菌群乳酸杆菌,对新生儿肠道菌群的培育和成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一批进入婴儿体内的微生物,既锻炼了婴儿的免疫系统,又教会了免疫系统如何区分“敌我”。所以,自然分娩的婴儿相比剖腹产的婴儿获得更高的免疫力。

新生儿在吮吸第一口母乳时就获得妈妈体内的益生菌。母乳里有专门促进优势菌群双歧杆菌大量繁衍的营养成分和免疫因子,帮助宝宝形成良好的免疫系统和代谢系统。因此,相比人工喂养的宝宝,母乳喂养的宝宝肠道内益生菌的数量普遍比较多,免疫功能也较好。

宝宝成长到了6个月左右,开始逐步添加辅食,随着辅食种类的增多,宝宝的肠道菌群也变得多样化。这个阶段就得特别注意辅食添加的顺序:种类和数量由少到多,性状由细到粗,做到循序渐进的科学喂养。婴儿的胃肠道功能发育还未完善,对很多食物不耐受,过早的添加辅食或添加辅食的方式不正确,很容易导致肠道菌群失衡,引发过敏症状。

婴幼儿时期尽量避免使用抗生素。婴幼儿的肠道菌群发育尚未成熟,抗生素不仅会导致菌群种类的减少,而且容易打破肠道菌群的平衡,对肠道菌群的破坏性远大于成年人。

在什么情况下,宝宝需要额外地补充益生菌?

1.剖腹产、人工喂养、早产儿或处于断奶期的宝宝。这些宝宝肠道菌群的建立比较缓慢,菌群的多样性和数量也相对不足,容易引发产道菌群失衡,导致宝宝的免疫功能低下。

2.肠胃功能不佳的宝宝。这类宝宝经常会出现腹泻、便秘、胀气、消化不良、积食等肠胃问题。通过补充益生菌可以协助宝宝尽快恢复肠道菌群平衡,双向调节肠道功能,缓解腹泻、便秘、消化不良等问题。

3.有湿疹、过敏性鼻炎、乳糖不耐受等过敏症状的宝宝。有研究表明,过敏性症状与肠道菌群紊乱有显著的相关性。过敏体质儿童的肠道菌群多样性明显降低,有害菌如肠杆菌的数量增多,有益菌如乳酸菌会受到抑制。补充益生菌如鼠李糖乳杆菌、双歧杆菌等可以有效缓解婴幼儿的湿疹、食物过敏等症状。

4.经常感冒、发烧、免疫力低下的宝宝。我们刚才说过肠道既是消化器官,也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担任着人体第一道免疫防线的重任。研究显示,肠道菌群可以促进胎儿出生后肠道黏膜免疫系统和全身免疫系统的发育成熟,刺激肠道分泌sIgA(这是一种免疫球蛋白)。所以,补充益生菌可以帮助宝宝肠道菌群平衡,提升免疫力。

5.正在服用抗生素的宝宝,容易出现肠道菌群失调,免疫功能低下。补充益生菌能降低抗生素的副作用和使用量,有利于恢复肠道菌群平衡,提升免疫力。

如何选择适合婴幼儿、儿童吃的益生菌?

首先,益生菌只有耐受住胃酸、胆酸的“考验”,活着抵达肠道,并定植在肠道中才能发挥作用。

其次,不同的菌种和菌株,有不同的功效。益生菌主要包括两大类:乳酸杆菌类,主要作用于小肠,如鼠李糖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类,主要作用于大肠,如乳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在益生菌产品选择上,如果同时含有这两类菌种,则作用更全面,效果也会更好。所以“对症选菌”非常重要。(申明:稿件来源于平台原创或网络转载,用于会员交流使用,若涉及版权,或版权人不愿意在本平台刊载,请与小编联系,小编收到信息后会在24小时内处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zjgr.com/ystl/12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