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肠菌群失调 > 饮食调养 > 与人体共生,肠道菌群得上交20寿命作为

与人体共生,肠道菌群得上交20寿命作为



人生路漫漫绝非平坦,而对长寿的追求就像修炼“武林神功”,只有坚定的延寿信心和超越旁人的自制力,才能从时间手里挣得额外的寿命奖励!

但有时派派也忍不住想,武侠小说中常有“功力灌顶”,能走捷径、快速武功大成,那如果抗衰延寿也能这样就好了!

很显然,有这样想法的不止派派,最近,一篇发表在《Science》高分子刊上的新研究就介绍了一种“不用自己努力、坐享他‘人’长寿成果”的抗衰延寿方法[1]。还有这种好事?派派,啊不,派派有一个朋友也想了解一下!

虽然想要抗衰延寿的是人类,但任何一项对抗衰方法的研究都得从模式生物做起。本文也不例外,以最简单、生命周期最短的模式生物线虫为模板展开的实验。

首先,想要坐享其成,得先找一个合适的“长寿供体”,但是向不相干的生物收取长寿好像不太道德(不是),于是研究者们选中了几乎每种生物都有的——肠道菌群。

图注:线虫及其肠道菌群

活着就要吃饭,饮食滋养的不仅仅是生物本身,还有寄存在生物体内的无数微生物,它们与生物体共生,自然要互助互利。虽然这一点在“微生物失调”成为衰老十二大标识之一的时候已经广为流传,但到底是个怎么“互助互利”法,还真有待商榷。

相比肠道菌群复杂多样的人类,实验室里培养的线虫就简单多了。它们以大肠杆菌为食,也包容地接纳没被消化的大肠杆菌定植于它们的肠道,于是研究者们干预大肠杆菌,再检测它们对它们生存的线虫产生的影响。

一众衰老生物学模式生物中,线虫是出了名的“柔弱不能自理”,在它们短短十几二十天的生命里,任何一点点自然威胁都能要了它的命,本文主要探讨对象、氧自由基ROS诱发的氧化应激,就是其中关键的一种。

俗称“一口没”的剧毒农药百草枯,其实是生物实验中常用的氧化应激强效诱发剂,生存周期短的大肠杆菌突变也多,在适当剂量的百草枯中生存一段时间就能进化出更“坚强”、更能抵抗氧化应激侵袭的菌种。

图注:图注:在百草枯的长期选择下,大肠杆菌变强了!

研究者们用百草枯处理大肠杆菌,经过代的艰苦“长跑”,终于筛选出了能在百草枯里顽强生活的菌种。随后他们将这种“超进化”菌喂给线虫吃,神奇的事情就发生了:

相比吃普通大肠杆菌的线虫,吃超进化菌线虫的寿命和健康寿命都得到了显著的延长!最长生存期延长了近20%,而且在老年期身体硬朗,活动能力强劲;这种延寿效果在有百草枯威胁的生存环境中更为明显,普通线虫早已死亡的情况下,还有大量实验组线虫存活。

此外,之前的其他研究中,线虫延寿总是伴随着生殖能力的降低,为此这项研究中研究者们也顺手检测了延寿线虫的生殖能力,发现它们的产卵速率和后代体型大小都没有受到影响,生殖力还是杠杠的。

图注:用百草枯超进化的大肠杆菌喂养的线虫,在寿命、健康寿命方面遥遥领先,在生殖力上也没损失

因为大肠杆菌不仅是线虫的肠道共生菌,还是它们的食物,研究者们也排除了它们作为食物的影响。当用药消除线虫的肠道菌群后,哪怕吃着超进化菌,线虫的健康延寿效果也全部消失,也就是说,肠道菌群才是带来长寿的那一个。

图注:消除肠道菌群后,线虫不再因为吃超进化大肠杆菌而延寿

效果神奇令人惊叹,但到底是为什么能有这种“长寿呼叫转移”的现象还不得而知,研究者们仔细研究了大肠杆菌和线虫体内的各种“蛛丝马迹”,找到了可借鉴、可复制的抗衰机制。

他们对比了进化前和进化后相隔代的大肠杆菌基因序列,还真从中找到了几个有明显改变、且和氧化应激有关的基因:IscR(铁硫簇转录调节因子)、rpoH(RNA聚合酶sigma因子)和grpE(核苷酸交换因子)。

其中,iscR因为在之前的研究中已有留名而格外受到研究者们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nzjgr.com/ystl/157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