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肠菌群失调 > 疾病病因 > 幽门螺杆菌最全科普,看完你就全懂了

幽门螺杆菌最全科普,看完你就全懂了



幽门螺杆菌,可谓大名鼎鼎,全国约7亿人被它困扰。它除了与各种胃病、胃癌密切相关外,还有数十种其他疾病与它相关。

今天,就在这里详细聊一聊,让我们一起来全面了解一下它的庐山真面目吧!

什么是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简称Hp,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该细菌生存能力极强,能够在强酸性环境中生存,是目前发现的唯一能够在胃里面生存的细菌。由于我国的共餐习惯,大家都是通吃一碗菜,也很少使用公筷,所以感染率高,约有56%的人群感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

幽门螺杆菌有什么危害?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多数感染者并无症状和并发症,但几乎均存在慢性活动性胃炎,亦即幽门螺杆菌胃炎,感染者中约15%-20%发生消化性溃疡,5%-10%发生消化不良,约1%发生胃恶性肿瘤[胃癌、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MALT)瘤]。

△幽门螺杆菌的危害

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

幽门螺杆菌可通过粪口途径,口口途径传播。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的粪便中存在幽门螺杆菌,如果污染水源,健康人饮用了含幽门螺杆菌的水,可以被传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的口腔中也可能存在细菌,一起吃饭、接吻、使用不洁餐具、母婴传播、唾液传播等都有可能传染幽门螺杆菌。

特别是口对口喂小孩,极容易将幽门螺杆菌传染给小孩。

△幽门螺杆菌传播途径

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

理论上,疫苗的预防效果最好,如乙肝疫苗,能有效预防乙肝。但是,目前幽门螺杆菌疫苗还在实验阶段,没有在临床上使用。可通过以下措施降低幽门螺杆菌感染率。

·少去不卫生的地方用餐,特别是路边摊,那里的餐具可能消毒不合格。

·进餐时使用公筷,不将食物嚼碎了喂小孩,餐具要定时消毒,高温可以杀灭幽门螺杆菌,用沸水煮沸10到15分钟即可。

·个人的生活用品一定要分开使用,不要共用牙刷,碗筷等等。

·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少吃盐,饮食清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多锻炼身体,提高自身免疫力。

怎么检测幽门螺杆菌?

害怕幽门螺杆菌感染了,如何检测呢?

首选C14或者C13呼气试验,无创,无痛、准确,30分钟出结果。

胃镜下可行快速尿素酶检测,还可以观察有无胃炎,胃溃疡,胃癌等情况。

还可以检测粪便和血液,目前在临床上应用的较少。

△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

C14呼气试验则具有无痛、无创、快速简便、无交叉感染的优点,准确率达95%以上,我中心常规开展C14呼气试验。

这项检查,便宜、方便、准确性高,还没什么痛苦,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检测手段,C14呼气试验已在我中心常规开展多年。

碳14呼气试验的临床适应症:

1.消化不良初诊者,临床怀疑有幽门螺杆菌感染。

2.急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黏膜相关性淋巴组织淋巴瘤体检客户。

3.预防胃癌或有胃癌家族史者。

4.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后疗效评价和复发诊断。

5.长期使用NSAID(非甾体抗炎药)类药物者等。

6.幽门螺杆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与筛选。

注意事项

下列因素可导致假阴性,应予避免:

1.受检者在近一个月内使用了抑制HP的药物,如抗生素、铋剂等。

2.受检者在近一周内曾有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史。

3.受检者没有空腹,胃中有食物,口服碳14尿素胶囊难以与胃粘膜接触。

4.孕妇、哺乳期妇女尽量不做此试验。

幽门螺杆菌感染到底需不需要治疗?

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存在一些争议。因为它的治疗存在利弊。“利”是根除了幽门螺杆菌,可以解除了它导致胃部疾病的隐患。“弊”是现在的治疗方案中,西医治疗存在很大的副作用、耐药性以及可能复发等问题。

同时,对于幽门螺杆菌在人体中的意义也存在争议。有研究发现,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有助于降低哮喘及过敏的发病;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助于减低食道反流症的发病率。

根治幽门螺杆菌也可能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肥胖症的发病几率升高。

现代医学业已证明:幽门螺杆菌的毒力主要与细胞毒素(CagA)和空泡毒素(VacA)相关。通过幽门螺杆菌抗体分型检测,可以将幽门螺杆菌分为:高致病性的Ⅰ型和低致病性的Ⅱ型。

Ⅰ型(CagA和VaCA阳性)是导致胃癌的高危因素,需要积极治疗并清除;Ⅱ型(CagA和VaCA阴性)导致的病变中,以胃部炎性病变为主,不需要积极清除。

为此,建议C14吹气实验检测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客户,再做一个幽门螺杆菌抗体分型检测,这样能更早期、更精准判断是不是需要药物清除,减少不必要的恐慌,有助于节约社会资源,达到提高国民身体素质的目的。

目前,我中心已经开展了通过血清学幽门螺杆菌分型检测。该检查对于指导疾病的诊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检测方便,乐于接受,深受广大体检客户的欢迎。

该检测针对的对象有哪些?

C14呼吸试验HP感染阳性体检客户。

检测前需做什么准备工作吗?

该项检查仅需抽取2ml静脉血,不需空腹,非常方便。

哪些人需要根除?

以下是《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推荐的根除指征:

如何根除?

符合根除指征的均推荐接受治疗,推荐四联疗法,同时口服四种药物,疗程10-14天,根治率可达90%左右。

四联疗法:质子泵抑制剂(PPI)+抗生素1+抗生素2+铋剂

PPI:PPI(拉唑类)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中的主要作用是抑制胃酸分泌、提高胃内pH从而增强抗生素的作用,包括降低最小抑菌浓度、增加抗生素化学稳定性和提高胃液内抗生素浓度。

标准剂量PPI为艾司奥美拉唑20mg、雷贝拉唑10mg(或20mg)、奥美拉唑20mg、兰索拉唑30mg、潘托拉唑40mg、艾普拉唑5mg,以上选一,餐前半小时服用。

抗生素组合:

推荐的幽门螺杆菌根除四联方案中抗生素组合、剂量和用法

注:抗生素组合餐后服用

阿莫西林抗幽门螺杆菌感染作用强,不易产生耐药,不过敏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的首选抗生素。青霉素过敏者可用耐药率低的四环素或呋喃唑酮替代阿莫西林。

青霉素过敏者可选择:

1、四环素+甲硝唑或呋喃酮

2、四环素+左氧氟沙星

3、克拉霉素+呋喃酮

4、克拉霉素+甲硝唑

5、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

注:难以获得四环素或四环素有禁忌时,可选择第3、4、5种抗生素组合方案。注意方案4和5组合的2种抗生素对幽门螺杆菌耐药率已很高,如果选用,应尽可能将疗程延长至14d。

铋剂:铋剂的主要作用是对幽门螺杆菌耐药菌株额外地增加30%-40%的根除率,标准剂量铋剂为枸橼酸铋钾mg(果胶铋标准剂量待确定)。

含左氧氟沙星方案不推荐用于初次治疗,可作为补救治疗的备选方案。以上方案10或14天一个疗程,治疗结束后1个月复查。一旦开始治疗,必须坚持,不可随意中断或停止,否则易引起菌群耐药性给日后根除带来更大的困难。

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一定得胃癌?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幽门螺杆菌经口到达胃粘膜后定居感染,会引发慢性、浅表性胃炎,时间再长就会发展成为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等,而后者是导致胃癌最危险的因素。

其实胃癌的病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很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虽然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查出率越高,患胃癌率越高,但是,幽门螺杆菌阳性并不是绝对会发展成胃癌,它只是胃癌发病的帮凶,只要出现症状尽早治疗即可,大可不必惊慌。

大约只有1%的感染者最终会发展为胃癌。

但是反过来说,不感染幽门螺杆菌,也不一定就不得胃癌。

孩子感染了怎么办?

全球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高达50%,易感人群是老人与小孩,且成人感染者多是在儿童期获得。

由于根除方案含有大剂量抗生素和铋剂,疗程也较长,对儿童的正常菌落会造成影响,也会产生耐药性和重金属蓄积风险,除非符合指征,一般不建议儿童根除。

也有报道,根除后可能对免疫力有负相关。

成人根除幽门螺杆菌后再感染率是比较低的,但儿童是易感人群,根除后再感染几率要比成人高,要根除幽门螺杆菌往往需要联合用药,儿童器官发育不成熟,容易发生不良反应,而且儿童依从性差,一旦用药就不能随便停药,否则易引起菌群耐药性,为以后根治带来更大的困难。

综上所述,不建议14岁以下儿童对幽门螺杆菌的检查和根治治疗。

但如果出现胃十二指肠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获益大,有消化溃疡的儿童推荐检测和治疗。

治疗后什么时候复查?

建议吃完药以后,至少间隔一个月之后复查,复查也是做吹气试验,如果是阴性,恭喜你,你已经治好了。

需要注意的是,复查前,要停用各种抗生素、清热解毒类中药一个月以上,抑酸剂、铋剂一周以上,避免出现假阴性。

成人根除后的5年再感染率<5%;但是还需要注意预防。

来源:科普中国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zjgr.com/jbby/117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