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肠菌群失调 > 疾病病因 > 如何提高粪便标本潜血的阳性检出率

如何提高粪便标本潜血的阳性检出率



作者:王乾

单位:医院

前言

便潜血(FOB)(亦称便隐血)是指消化道少量出血,红细胞被消化破坏,粪便外观无异常改变,肉眼和显微镜下均不能证实的出血。

消化道出血,消化道溃疡病人粪便潜血(FOB)实验多呈间断性阳性,痢疾,直肠息肉、痔疮出血等也可使粪便中出血较多红细胞,导致潜血实验阳性,因此,粪便潜血(FOB)检查可作为检查各种原因导致的消化道出血疾病的重要检测实验,是发现便潜血的有效办法。

案例经过

星期天早晨值班,一大早就来了一位大爷,焦虑的询问,大夫:“医院化验大便,好几次了便潜血都是阳性的,医院化验都是阴性的?”大爷的询问立马引起了我的高度重视。

案例分析

目前临床上大便隐血常见的检测方法分为化学法(邻联甲苯胺法)和免疫法(胶体金标记免疫夹心法)。俩种方法为检测人类粪便样本中的血红蛋白(Hb)。

首先医院用现用的检测方法(免疫法):

仪器:四川沃文特全自动粪便检测仪。

检验原理:采用双抗体夹心法。

免疫法的局限性:

人血红蛋白(Hb)含量在大于等于0.2ug/mL并小于等于ug/mL时,检出结果为阳性,人血红蛋白(Hb)含量小于0.2ug/mL时,检出结果为阴性。

血红蛋白(Hb)在消化道内存留时间过长,可能被胃酸或肠道菌分泌的酶所稀释或破坏,使其免疫原性减弱或丧失而失去与抗体结合的能力。可能导致阳性减弱或假阴性结果。

当血红蛋白(Hb)浓度超出ug/mL检测范围时检测结果可能出现假阴性结果(钩状效应),此时需要对粪便样本进行稀释(10~50倍)后再进行测试。

其次我们分析一下化学法(邻联甲苯胺法):

原理:邻联甲苯胺法是利用血红蛋白(Hb)中的亚铁血红素具有过氧化物酶活性,催化过氧化氢放出新生态氧,把受体邻联甲苯胺氧化成联甲偶氮苯而显蓝绿色。

化学法的局限性:

任何有类似氧化酶活性的物质都可影响此实验,如外源性动物性食品中的的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均可使结果呈阳性,有些含有高浓度的过氧化物酶活性的生食蔬菜、铁剂等也可引起假阳性反应。而大剂量的维生素C及其他还原性物质,则可抑制化学显色反应,因此化学法缺乏特异性。

由于两种方法对血红蛋白(Hb)的检测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现在临床检验中经常把转铁蛋白(Tf)的检测作为粪便潜血检测的一种补充。

转铁蛋白(Tf)主要存在于血浆中,在健康人的消化道中几乎不存在,当消化道出血时,转铁蛋白(Tf)会随着消化道出血进入消化道中,进而在人体大便中被检测出。

转铁蛋白相对于血红蛋白而言,在肠道中稳定性更强,不易被胃酸,消化酶,消化道细菌等分解破坏。尤其适宜检测上消化道出血。而且转铁蛋白(Tf)试剂盒的检测线性范围宽,当消化道大量出血时,血红蛋白(Hb)由于产生钩状效应结果为假阴性,但此时转铁蛋白(Tf)为阳性。

回到文章一开始,我对大爷的粪便标本分别进行了沃文特全自动分析仪的上机操作(6~8mL稀释液稀释),然后用生理盐水稀释10倍再用化学法和免疫法进行操作,结果显示全自动分析为阴性,10倍稀释后俩种方法都为阳性。转铁蛋白检测为阳性。

总结与心得

粪便隐血试验中,对于血红蛋白(Hb)的检测。免疫法特异性高,但存在假阴性,化学法受干扰因素多,但可对免疫法部分假阴性结果予以纠正,同时免疫法也可对化学法假阳性结果进行验证。

一般认为,上消化道出血时化学法比免疫法阳性检出率高。下消化道出血时免疫法比化学法灵敏度高,而且单独化学法或免疫法都可能因其方法学的某些缺陷而产生一定的假阳(阴)性。

而对于转铁蛋白(Tf)的检测,特异性强,灵敏度更高,无饮食或药物干扰,假阳性率极低。所以转铁蛋白和血红蛋白(Hb)可以联合检测,两项同时检测,其中一项检测为阳性即为阳性,可以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检出率较单项检测法更高,从而提高临床样本的检出率。

刘冰主任点评

近年来由于消化道疾病,消化道恶性肿瘤以及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因此如何提高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诊断率就显得尤为重要。大便隐血试验具有既方便、快速、无创,又能达到早期筛选的目的,所以如何提高大便的阳性检出率,为临床提供可靠又准确的检验结果,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熊立凡.临床检验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蒋辉.两种便血检测方法比较[J].检验医学与临床,,8(21):-.

[3]王建洲,陆希明.三种便潜血试验测定方法的比较[J].哈尔滨医药,,25(2):13-14.

[4]冯丽梅,刘静,孙德华.探讨粪便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联合检测对肠癌诊断的临床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年5月第33卷第十期:.

[5]吴飞.粪便转铁蛋白检测在提高消化道出血检出率中的作用[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临床医学工程年35卷第6期.

—END—

说明:本文为原创投稿,不代表国际检验医学传媒、检验医学

转载请注明:http://www.nzjgr.com/jbby/130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